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瑞镰

作品数:28 被引量:172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甘薯
  • 7篇栽培
  • 6篇育种
  • 5篇选育
  • 5篇栽培技术
  • 5篇甘薯新品种
  • 4篇高产
  • 3篇选育研究
  • 3篇杂交
  • 2篇淀粉
  • 2篇性状
  • 2篇引种
  • 2篇食用
  • 2篇亲本
  • 2篇种间
  • 2篇种间杂交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夏薯
  • 2篇抗性

机构

  • 28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作者

  • 28篇邱瑞镰
  • 23篇谢一芝
  • 19篇张黎玉
  • 19篇戴起伟
  • 13篇徐品莲
  • 12篇林长平
  • 7篇吴纪中
  • 5篇张启堂
  • 4篇尹晴红
  • 3篇杨春贤
  • 3篇付玉凡
  • 1篇胡建勋
  • 1篇夏穗生
  • 1篇陈学林
  • 1篇刘小平
  • 1篇李正明

传媒

  • 1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杂粮作物
  • 1篇南京农专学报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6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薯近缘野生种资源的杂交亲和性评价及利用被引量:10
2003年
甘薯近缘野生种与甘薯栽培品种的杂交结实率研究表明 ,甘薯栽培品种与不同倍性I .trifida的平均杂交结实率为 9.33% ,其中与六倍体I.trifida杂交结实率最高 ,与二倍体I.trifida杂交结实率最低 ;与四倍体I .littoralis杂交的平均结实率为 4 .2 2 % ;与I .leucantha杂交的平均结实率为 0 .75 %。甘薯与近缘野生种杂交 ,其后代的结薯性出现广泛的分离 ,甘薯与六倍体I.trifida的杂交后代结薯率高于与其它低倍体的野生种。在甘薯栽培品种与近缘野生种的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一些优良的杂种后代。利用六倍体I.trifida与甘薯栽培品种杂交和回交 ,从其后代中选育出了苏渝 30 3和渝苏 2 97等甘薯品种。
谢一芝吴纪中戴起伟张黎玉尹晴红邱瑞镰
关键词:甘薯杂交亲和性种间杂交育种
甘薯高淀粉品种的选育及育种配套技术研究
邱瑞镰徐品莲张黎玉戴起伟林长平谢一芝夏穗生程学林赵云娥张启堂刘作斌黄光荣
该成果利用日本种间杂交品种南丰为母本,以国内品种间杂交种栗子香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了高淀粉、高产、抗病性强的工业用甘薯品种“苏薯2号”。其淀粉率为2.3%,比国内主栽品种徐薯18高3.2%,淀粉平均亩产42.2公斤,...
关键词:
关键词:甘薯杂交育种
施肥对苏薯2号的物质生产及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1989年
甘薯的物质生产及其品质除了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多种栽培环境的影响,其中肥料的种类以及施肥量的影响较大。为了探索施肥与甘薯高淀粉品种苏薯2号的物质生产及品质的关系,1987年我们进行了不同种类的肥料及其施用量对苏薯2号物质生产及其品质影响的试验,以提出苏薯2号高产优质的施肥技术,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和方法
谢一芝邱瑞镰林长平李正明
关键词:甘薯施肥
苏渝303高产栽培优化措施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不同栽插密度及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薯品种苏渝 30 3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 ,各因素对鲜薯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钾 >氮 >磷。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氮、磷、钾的作用达显著水平 ,密度的作用不明显。在本试验的处理水平内 ,苏渝 30 3获得最高产量时 ,氮、磷、钾的最适施肥量分别为N 30 0kg·hm- 2 ,P2 O51 93 5kg·hm- 2 ,K2 O 367 5kg·hm- 2 。
谢一芝吴纪中张黎玉戴起伟邱瑞镰
关键词:甘薯高产栽培栽培技术
甘薯苏渝303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2
1999年
张黎玉谢一芝徐品莲戴起伟吴纪中林长平邱瑞镰张启堂傅玉凡
关键词:栽培要点
高花青素甘薯的研究及利用被引量:45
2004年
甘薯品种中花青素含量的高低主要由基因型决定 ,但环境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紫色甘薯块根在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的积累一般在栽后 3~ 6周增长最快 ,此后增长缓慢。花青素在块根内的分布通常是外层高于内层 ,块根膨大期间的土壤平均温度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甘薯花青素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好 。
谢一芝尹晴红邱瑞镰
关键词:甘薯花青素
我国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及其前景被引量:8
1989年
我国甘薯资源十分丰富,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总产约1亿多吨,均居世界首位。甘薯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居第四位,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60年代前甘薯主要用作粮食和饲料,其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甘薯逐渐转变为工业原料。目前,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已形成一个新型行业。以甘薯为原料加工的各类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发展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可以做到物尽其用,扩大产品的用途,提高产品价值,增加国民收入,繁荣城乡经济,从而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邱瑞镰林长平胡建勋刘小平
关键词:甘薯
苏薯2号高产的生物学基础被引量:1
1993年
苏薯2号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18高15.0%和24.7%,经济系数比徐薯18高8.8%.苏薯2号栽后发根返苗快、结薯早,前中期茎叶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在生长的前90天明显快于徐薯18,但生长后期则不明显.苏薯2号叶片厚,平均叶质重为28.6mg/cm^2,比徐薯18高8.3%,净同化率和光合强度分别比徐薯18高14.6%和19.4%,属高光合强度型品种.
谢一芝邱瑞镰戴起伟张黎玉徐品莲林长平
关键词:甘薯高产生物学
苏薯2号氮磷钾效应函数模型分析被引量:3
1993年
苏薯2号是江苏省农科院“七五”期间育成的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目前正在省内外甘薯生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进一步完善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我们在过去单因子试验基础上,于1991年进行了NPK不同组合水平的复因子试验,研究NPK不同施肥水平与产量结构因素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戴起伟邱瑞镰徐品莲谢一芝张黎玉陈学林赵立华周文富张梯龙
关键词:甘薯氮磷钾肥
甘薯新品种苏薯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994年
甘薯新品种苏薯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张黎玉,邱瑞镰,徐品莲,戴起伟,谢一芝,林长平(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苏薯5号(原宁11-45)是我所选育的工业兼饲用型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张黎玉邱瑞镰徐品莲戴起伟谢一芝林长平
关键词:甘薯栽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