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刘佳子
- 作品数:26 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2%高渗盐水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 第一部分:7.2%高渗盐水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扩容和降颅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7.2%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HS-HES)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扩容效果、降颅压效果和术中安全性等相关参数的影响,...
- 邵刘佳子
- 关键词:氯化钠注射液神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
- 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75
- 2019年
-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协作组刘缚鲲刘世江每晓鹏王霞武晓丽许智鸿赵二贤邵刘佳子侯海军
- 关键词:麻醉管理内镜手术内镜治疗相关并发症内镜诊断
- 围手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拔管期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围手术期泵注对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拔管期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选取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另一组为0.9%氯化钠溶液组(C组)。诱导期D组给予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泵注时间为10~15 min,C组给予相应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以七氟烷吸入和间断推注芬太尼维持麻醉,将患者BIS维持在45~55之间,待手术结束进行鼻腔内填塞时停用所有药物。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时(T1),手术开始即刻(T2)、停药时(T3)、拔出气管插管即刻(T4)、手术结束(T5)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诱导前及术后24 h测量麻醉恢复质量(QoR-40)量表,并记录术后12 h内数字评价量表(NRS)。记录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相应给药情况。结果D组在T1~T5时的心率明显低于C组,在T1、T2、T4、T5点平均动脉压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24 h后,D组情绪状态评分、身体舒适评分、心理支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D组NRS评分为0(0,4)分,明显低于C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C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盐酸昂丹司琼用量、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负荷量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拔管期及术后恢复质量。
- 罗欣邵刘佳子
- 关键词:高龄躁动鼻内镜手术
- 7.2%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 邵刘佳子王保国王双燕穆峰顾科
- 关键词: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液体管理
- 透视引导下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透视引导下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PRF)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74例接受透视引导下高电压长时程PRF治疗的PHN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后6个月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50%与否将其分为有效组(n=45)和无效组(n=29);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PRF治疗PHN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完成治疗后1例惊恐发作,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见其他明显并发症。相比PRF前[7(6,8)],PRF后即刻[1(0,2)]及6个月后[2(1,7)]N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组间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PHN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HN病程、BMI及PRF前NRS评分为PRF治疗PHN效果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透视引导下高电压长时程PRF可明显缓解PHN;PHN病程、BMI及PRF前NRS评分为疗效的影响因素。
- 李修良张杰孙晨力李成文邵刘佳子
- 关键词:射频消融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80例妊高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60例。0.05%、0.075%、0.1%浓度组患者分别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05%、0.075%、0.1%罗哌卡因复合0.5 mg/L右美托咪定混合液10 ml。比较3组产妇不同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体温,T0为分娩镇痛即刻、T1~T6分别为镇痛后1~6 h。比较3组产妇硬膜外阻滞安全性、镇痛时间、产程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用量及硬膜外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催产素使用比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应用产钳、中转剖宫产)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治疗后,3组产妇T1~T6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T0时点,T4~T6时点体温均高于T0时点,且0.05%浓度组、0.075%浓度组T4、T5时点体温低于0.1%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5%浓度组、0.075%浓度组产间发热比例均低于0.1%浓度组[6.7%(4/60)、8.3%(5/60)比23.3%(1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妇的改良Bromage评分>1分、单侧阻滞、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8分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比例、胎心率、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05%浓度组、0.075%浓度组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均多于0.1%浓度组[(1.9±0.7)、(1.6±0.9)次比(1.3±0.5)次],0.05%浓度组产妇右美托咪定用量多于0.075%浓度组和0.1%浓度组[(46±7)mg比(36±6)、(36±7)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妇镇痛时间、产程时间、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075%浓度组产妇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0.05%浓度组和0.1%浓度组(均P<0.05);3组产妇催产素使用比例、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高征产妇应�
- 李颖黄海清池萍邵刘佳子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镇痛罗哌卡因
- 七氟烷联合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中罗库溴铵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中采用吸入七氟烷联合静脉麻醉对罗库溴铵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1例行腹腔镜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联合静脉麻醉组25例,静脉麻醉组26例。2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5mg/mL、罗库溴铵0.6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深度肌松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3~5mg/(kg·h)和瑞芬太尼0.1~0.3mg/(kg·min),维持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40~60;强直刺激后计数≥3时静脉泵注罗库溴铵,初始剂量为7.5μg/(kg·min),调整静脉泵注速率,维持术中肌松深度强直刺激后计数≤2。七氟烷联合静脉麻醉组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烷并维持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为1.0;静脉麻醉组不吸入七氟烷。2组均于预计手术结束前40min停止泵注罗库溴铵,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至术毕;七氟烷联合静脉麻醉组在预计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吸入七氟烷。记录2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等用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PACU治疗时间,肌松起效时间,临床肌松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恢复指数;采用莱顿手术评分量表评定手术开始(T_(0))、手术开始后1h(T_(1))、停止泵注罗库溴铵(T_(2))、关闭腹腔(T_(3))时肌松效果;观察2组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拔管后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年龄、性别比例、身高、体质量指数、ASA分级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联合静脉麻醉组瑞芬太尼[1.3(1.0,1.7)mg]、丙泊酚[490.0(347.5,740.0)mg]、罗库溴铵[(110.8±38.9)mg]用量均少于静脉麻醉组[2.7(1.5,3.3)mg、1240.0(760.0,1440.0)mg、(140.1±40.9)mg](U=-4.129,P<0.001;U=-4.618,P<0.001;t=-2.622,P=0.012),拔管时间[(67.7±18.9)min]短于静脉麻醉组[(82.1±21.9)min](t=-2.541,P=0.014),2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用量及手术时间、PACU治疗时间、�
- 邵刘佳子郝俊强万磊刘邵华薛富善
- 关键词:胃肠肿瘤罗库溴铵七氟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 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减重手术后严重恶心呕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行腹腔镜减重手术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严重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肥胖症患者471例,术中均使用托烷司琼等预防PONV,术后均使用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等预防PONV,根据术后是否需救援性镇吐药物治疗分为无严重PONV组387例和严重PONV组84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症、麻醉方法、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否留置腹腔引流管、术中镇吐药物种类、术中输液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用量、术后救援性镇痛药物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肥胖症患者发生严重PONV的影响因素.结果471例患者中严重PONV发生率为17.8%.84例严重PONV患者中,发生于术后24 h内54例,发生于术后24 h后30例;救援性镇吐药物治疗方案为甲氧氯普胺56例,昂丹司琼14例,地塞米松2例,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10例,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地塞米松2例;救援性镇吐药物治疗1次64例,2次13例,3次5例,4次1例,5次1例.严重PONV组女性(85.7%)、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88.1%)、留置腹腔引流管(84.5%)、术后救援性镇痛(41.7%)比率均高于无严重PONV组(64.1%、70.3%、72.1%、17.3%)(P<0.05),年龄[32.0(27.0,36.0)岁]、术中输液量[900.0(762.5,1100.0)mL]均小于无严重PONV组[34.0(29.0,39.0)岁、920.0(800.0,1150.0)mL](Z=-2.381,P=0.017;Z=-2.228,P=0.026),麻醉时间[96.5(80.0,126.5)min]、手术时间[80.0(63.5,103.8)min]均短于无严重PONV组[110.0(92.0,140.0)、93.0(70.0,120.0)min](Z=-3.335,P=0.001;Z=-3.399,P=0.001),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症、麻醉方法、使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术中镇吐药物种类、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右美托咪定用量、使用哌替啶救援性镇痛与无严重PONV组比较差�
- 万磊柳立伟李文静宋比佳李佳仪邵刘佳子薛富善
- 关键词:肥胖症术后恶心呕吐反流性食管炎
- 右美托咪定对病态肥胖患者七氟烷EC_(50)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计算病态肥胖患者七氟烷吸入诱导插入Blockbuster喉罩时的EC_(50)并探究右美托咪定对病态肥胖患者吸入麻醉诱导插入喉罩时七氟烷EC_(50)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择期行胃减容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18例和生理盐水组(C组)17例。两组诱导前10 min以1μg/kg的负荷剂量泵注试验用药,D组为浓度为4μg/mL的右美托咪定,C组为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之后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负荷剂量泵注完成后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调整七氟烷浓度为5%进行吸入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调整七氟烷浓度,第一次的浓度为2.5%,持续吸入5 min置入喉罩,根据置入喉罩发生体动的情况按Dixon’s序贯法调整下一例患者七氟烷的吸入靶浓度,相邻浓度为增加或减少0.5%。置入喉罩后给予静脉诱导药经喉罩气管插管并进行手术。记录吸入诱导靶浓度并计算七氟烷的EC_(50),记录患者在入室静息时(T0)、吸入诱导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喉罩置入前(T3)、喉罩置入后1 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吸入诱导麻醉的并发症情况。结果C组患者吸入七氟烷完成置入喉罩的EC_(50)值为2.334%(95%CI:-1.333~3.507),EC_(95)值为3.266%(95%CI:2.744~55.307),D组患者吸入七氟烷完成置入喉罩的EC_(50)值为2.107%(95%CI:1.768~4.734),EC_(95)值2.826%(95%CI:2.344~15.375),D组EC_(50)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T1时VT为(575.00±89.66)mL,显著低于C组[(690.59±193.02)mL],D组在T1和T3时BIS值为86.22±5.47、35.71±13.07,显著低于C组(95.82±1.02、44.22±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自主呼吸病态肥胖患者吸入�
- 罗欣邵刘佳子万磊
- 关键词:病态肥胖喉罩
- 托下颌试验评估无痛胃镜麻醉深度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前瞻性评价托下颌试验在判定胃镜置入时麻醉深度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5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2)和实验组(n=257)。对照组采用常规判断法判断麻醉深度,即在失去言语应答后尝试插入胃镜,实验组采用托下颌实验法判断麻醉深度,即在对下颌骨推力失去运动反应后尝试插入胃镜。评估两组患者胃镜置入条件,观察两组患者置入胃镜后出现阳性反应(置入1 min内有无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屏气等情况)的比例,记录操作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操作过程中以及苏醒期间出现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及苏醒延迟等。结果实验组胃镜置入条件满意者高达89.9%,置入咽喉无阻力者高达93.0%,胃镜置入一次成功率高达96.9%,明显高于对照组(68.4%、78.1%、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置入胃镜后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比例为12.7%,明显低于对照组(5.4%),异丙酚诱导剂量为(2.1±0.9)mg/kg,明显多于对照组(1.9±0.5)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下颌实验法可作为评价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胃镜置入时麻醉深度的有效方法。
- 侯海军邵刘佳子万磊陶星王拥军刘缚鲲薛富善
- 关键词:异丙酚无痛胃镜麻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