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唐代摩崖《灵岩寺记》笺证
- 《灵岩寺记》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炳灵寺,此摩崖张维《陇右金石录》失载,今见于张思温《积石录》,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卷三三据《积石录》补录,国内学者亦曾有论述。然录文间有讹误,论述过于简单,诸多问题未能解决。因此,对此...
- 霍志军邵郁
- 文献传递
- 敦煌写本《朋友书仪》研究
- 敦煌本《朋友书仪》是中古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月仪类作品。它的作者并非一人,而是出自众人之手,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其成书时间从隋初到唐中晚期。《朋友书仪》保存了完整的年序凡例和十二个月的往来书范,是中古期人们书信频繁往来的生动...
- 邵郁
- 关键词:社会风尚
- 文献传递
- 唐代摩崖《灵岩寺记》笺证
- 2016年
- 《灵岩寺记》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炳灵寺,此摩崖张维《陇右金石录》失载,今见于张思温《积石录》,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卷三三据《积石录》补录,国内学者亦曾有论述[1]。然录文间有讹误,论述过于简单,诸多问题未能解决。因此,对此摩崖尚有重新笺证之必要。
- 霍志军邵郁
- 关键词:石刻摩崖
- 朋友伦理与中古社会风尚探析
- 2012年
- 朋友伦理是古代社会的重要伦理关系,是个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考察中古朋友人伦的变化可知,先秦时期儒家人伦观潜藏着宗法等级观念;秦汉以后,因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和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血缘人伦被衍化成社会政治原则,社会交往中的朋友关系随政治等级观念的逐步渗透,使得忠孝观念被置于首位。儒家的朋友关系虽然被排除在"三纲"之外,较少受到等级差别的影响,但随后代选官制度的逐渐成熟化,朋友之谊已经偏离了"择善辅仁"的初衷,呈现出以利益为主导的现实。
- 邵郁方翔
- 关键词:选官制度
- 丝绸之路青泥古道交通碑刻的文学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青泥古道作为宋以来丝绸之路由秦陇入蜀的重要通道,在今徽县大河店乡、水阳乡和虞关乡沿线遗留下来好几处官方与民间修路的碑刻,为研究青泥古蜀道的兴废变迁及古丝绸之路交通运输的状况提供了实物参照,是古蜀道上的珍贵遗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几通交通碑刻,记载了青泥古道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历次重大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是"蜀道难"文学主题的现实演绎。
- 邵郁安建军
- 关键词:文学意义
- 北周宇文廙、宇文广墓志疏证被引量:3
- 2014年
- 新出土《周故大将军西阳昭公墓志》与北周庾信撰《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分别记载了宇文廙和宇文广的生平及家族世系。两位志主为北周皇族嫡亲,曾任秦州刺史一职,其家族对北周王室立下过赫赫战功,与陇右秦州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墓志记载,志主宇文廙籍贯为河南洛阳,与北周皇族出身武川不符,通过考证可知,宇文泰通过建立府兵制、改变皇族及士兵的郡望姓氏,广幕关陇贵族,使得北周在和东魏与梁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墓志对于宇文廙籍贯的交代,是北周皇族改郡望之历史确据,和北周建国前期种种政治行为相暗合,为我们深入了解北周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两通墓志的记述较《周书》本传更为详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邵郁
- 关键词:家族世系籍贯府兵制
- 陇右诗碑的地域文化价值
- 2015年
- 陇右诗碑是指在陇右区划范围内各地区陆续发现的以石质为载体的金石文学文献。这些诗碑以自然区域和历史轨迹为依据,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历史、文学艺术、宗教伦理等多个方面具有可开掘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深入研究陇右历史地理文化的客观依据。
- 邵郁
- 关键词:文学艺术宗教伦理
- 近三十年来敦煌王梵志诗研究动态
- 2009年
- 近三十年来(1979—2007),敦煌王梵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大家云集,校勘考订之风盛行;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深入细致。本文拟从这个角度进行一浅显的探讨。
- 邵郁
- 关键词:王梵志
- 敦煌“放妻书”浅议被引量:3
- 2009年
- 1900年敦煌出土的离婚文书多称为"放妻书"。"放妻书"是敦煌地区特有的离婚现象,通过分析这些文书,使我们从一个小的角度透视到敦煌广阔的离婚现象,以期能给大家对这一文化现象一些更明确的认识。
- 邵郁
- 关键词:妇女地位
- 敦煌俗讲变文的社会教育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佛教的思想理念和修行方法传入我国后,由于经书要义繁多、艰涩难懂,尤其是在民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佛教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就是寺院聚众讲经。这种聚众讲经的方式,除了能够传播佛教教义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社会教育的作用。本文从讲唱者、听唱者及抄写者三个角度分别探讨了敦煌俗讲变文对他们的不同影响和教育启示作用。
- 邵郁王睿颖
- 关键词:社会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