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优秀运动员
  • 1篇运动员
  • 1篇中国体育
  • 1篇身体机能
  • 1篇体育
  • 1篇体育科学
  • 1篇竞技
  • 1篇竞技状态
  • 1篇国体

机构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2篇田野
  • 2篇冯连世
  • 2篇郝为亚
  • 2篇赵杰修
  • 1篇任海
  • 1篇常芸
  • 1篇王向东
  • 1篇洪平
  • 1篇祝莉
  • 1篇骆玉峰
  • 1篇张忠秋
  • 1篇肖丹丹
  • 1篇王清
  • 1篇王梅
  • 1篇刘大庆
  • 1篇张力为

传媒

  • 2篇体育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被引量:78
2008年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田野王清冯连世张忠秋洪平赵杰修郝为亚王向东肖丹丹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身体机能心理状态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5
2005年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科学表现出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研究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开始步入国际体育科学舞台等 4个方面的特点。但是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创新性研究成果 (假说 )不多、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体育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地位不高等问题。另外 ,中国体育科学应当在理论研究突出重点 ;应用研究突出实用特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加强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 ;建立中国体育科学数据平台 ;不断提高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中地位等方面进行加强。
田野任海冯连世张力为常芸赵杰修刘大庆郝为亚王梅祝莉骆玉峰
关键词:体育科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