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曙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律
  • 7篇心律失常
  • 7篇心脏
  • 6篇动脉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起搏
  • 5篇起搏器
  • 4篇心脏起搏
  • 4篇心脏起搏器
  • 4篇型心
  • 4篇床旁
  • 3篇心病
  • 3篇心电
  • 3篇血栓
  • 3篇支架内血栓

机构

  • 29篇巴彦淖尔市医...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巴彦淖尔市临...
  • 1篇巴彦淖尔市临...

作者

  • 29篇郭曙军
  • 13篇高雯
  • 6篇董巧玲
  • 6篇乔尚
  • 5篇马贺
  • 4篇武新民
  • 4篇赵建全
  • 3篇吴昊
  • 3篇刘宏明
  • 3篇刘伟
  • 3篇张宁
  • 2篇蒙淑红
  • 2篇乌兰
  • 2篇杜丽萍
  • 2篇金洋
  • 2篇聂格娃
  • 2篇王金花
  • 1篇王建
  • 1篇张庆华
  • 1篇范鸿飞

传媒

  • 7篇疾病监测与控...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包头医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性等频心律伴房性早搏未下传和不完全右束支阻滞交替现象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xx,男,75岁,因发作性胸骨后憋痛、气短2年、加重6小时,于2007年6月17日上午7时10分入院,病人无高血压病史,患糖尿病10年,有烟酒嗜好,入院当天病人休息时,出现胸骨后憋痛、气短,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查体:血压128/78mmHg,神志清晰,口唇微绀,无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郭曙军蒙淑红刘宏明
关键词:右束支阻滞高血压病史心律含化硝酸甘油颈静脉充盈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舒通胶囊与氯吡格雷片)各46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硝酸甘油使用量显著减少、心电图改善率显著增加,治疗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C、LDL-C、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用药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舒通胶囊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UA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乔尚董巧玲郭曙军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舒通胶囊氯吡格雷血液流变学血脂
老年急性心梗患者QRS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梗(AMI)患者QRS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例老年AMI患者,根据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其分为A组39例(QRS时限>160 ms)、B组49例(QRS时限为120~160 ms)、C组37例(QRS时限<120 ms)。对3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C组患者的Ⅲ级、ⅣA级、ⅣB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和A组,B组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QRS时限的增长与其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升高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有关,可作为预测老年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辅助指标。
乔尚孙静郭曙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RS时限室性心律失常
负性情绪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死亡预后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是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资料探讨负性情绪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发生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发生支架内血栓病人根据是否存在负性情绪分为负性情绪组、非负性情绪组,对两组病例的死亡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负性情绪组发生支架内血栓后发生死亡的病例明显高于非负性情绪组(P<0.05)。结论负性情绪显著增加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病人的死亡风险;加强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支架置入术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郭曙军马贺张宁刘伟高雯
关键词:负性情绪冠状动脉血栓预后
负性情绪对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PCI)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资料探讨负性情绪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发生支架内血栓病人根据是否存在负性情绪分为负性情绪组、非负性情绪组,对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负性情绪组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病例较多,非负性情绪组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病例较多。
高雯郭曙军张宁马贺刘伟
关键词:负性情绪冠状动脉血栓
黄芪多糖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及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血清中E-选择素(E-selectin)、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本院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血清中E-selectin、ICAM-1、IL-1、TNF-α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9,P=0.024)。治疗前,两组血清E-selectin、ICAM-1、IL-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electin、ICAM-1、IL-1、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纠正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明显降低血清E-selectin、ICAM-1、IL-1、TNF-α的表达水平,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为黄芪多糖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乔尚靳二东郭曙军高雯
关键词:黄芪多糖心电图E-SELECTINICAM-1IL-1TNF-Α
不同电极或入路床旁置入临时起搏器电极脱位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临床上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肺复苏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急救措施,因需要临时起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多不稳定,故多是在床旁无X线光条件下进行,预防电极脱位是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的关键。
郭曙军赵建全武新民董巧玲高雯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临时起搏器电极脱位床旁缓慢型心律失常入路
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收治AMI患者96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46例和重组链激酶组50例,观察冠脉血管再通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出血并发症。结果:瑞替普酶组再通率高于链激酶组,死亡率低于链激酶组,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溶栓疗效优于重组链激酶。
吴昊李冬梅郭曙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重组链激酶溶栓
强化降脂治疗对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功接受PCI治疗,术前血脂异常的青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强化治疗方法,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组间差异性。结果:(1)两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随访12个月观察组终点事件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术后强化降脂治疗可以降低青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赵建全范鸿飞郭曙军杨春
关键词: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强化降脂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溶假象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IRA)自溶(SR)的假象,探讨SR假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观察56例考虑梗死相关血管(IRA)自溶(SR)而未予静脉溶栓治疗,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MI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成自溶组(TIMI≥2级)和非自溶组(TIMI 0~1级),比较两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冠脉造影病变特点等资料,寻求发生SR假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非自溶18例,占总例数32.1%,该类病人存在老年、糖尿病、多支病变、侧支循环等因素,并发症多,预后差。结论:对于存在高度可疑自溶假象的AMI病人,积极的静脉溶栓或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仍是有意义的治疗,可降低病人病死率、改善预后。
郭曙军牛美霞马贺赵建全高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自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