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疆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眼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6
- 2006年
-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 E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Endo Optiks URAM-E2激光内窥镜系统对47例(51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进行ECP治疗(有4只眼接受2次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眼压变化、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分别随访6~16个月,平均10.8个月.结果 51只眼术前用药情况下眼压平均为(35.3±13.0)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周眼压平均为(19.9±13.2)mm Hg,术后1个月眼压平均为(22.0±11.6)mm Hg,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7.6±11.6)mm Hg,术后6个月眼压平均为(17.0±10.4) mm Hg,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3.3种,术后下降至1.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需应用药物治疗,而眼压≤21 mm Hg者26只眼,占51.0%;应用局部药物治疗情况下,眼压≤21 mm Hg者13只眼,占25.5%.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只眼中,有4只眼术后出现少量前房积血,分别于术后2~5 d吸收;有23只眼术后瞳孔区出现纤维素样渗出,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均在1周内吸收;2只眼术后发生渗出性脉络膜脱离,分别于7、16 d复位.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人工晶状体偏位或脱位、眼压过低、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或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结论 ECP能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手术操作简单,无明显严重并发症.ECP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 余敏斌黄圣松葛坚郭疆方敏
- 关键词:青光眼内窥镜检查睫状体激光凝固术
- 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初步评价眼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ECP)在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中的疗效。【方法】采用Endo Optiks,URAM E2激光内窥镜系统对21例2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进行了ECP治疗,观察术后眼压变化、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分别随访了6~26个月,平均18.7个月。【结果】21只眼术前眼压平均(5.08±1.69)kPa,术后平均眼压(1.96±1.23)kPa,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3.3种,术后下降到0.6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无需应用药物治疗而眼压≤2.8 kPa者占71.4%,需要应用局部药物治疗控制眼压≤2.8 kPa者占14.3%。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增高(P<0.05)。21只眼中有1只眼术后出现前房积血,有19只眼术后瞳孔区出现纤维素样渗出,1只眼术后发生渗出性脉络膜脱离。这些并发症出现在早期,井在1周内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眼压过低、眼内炎、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结论】ECP能有效地降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眼压,无严重并发症。ECP是一种治疗人工晶体植人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黄圣松余敏斌郭疆葛坚方敏
- 关键词:继发青光眼人工晶体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
-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系列研究
- 余敏斌黄圣松郭疆葛坚林明楷金陈进
- 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青光眼患者将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负担,而难治性青光眼是其中治疗最为棘手的类型,随着眼部炎症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的增多,以及各种眼内手术的广泛开展,难治性青光眼...
- 关键词: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
- 眼蛋白质组学被引量:4
- 2003年
- 蛋白质组学是对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分析研究,是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重心。蛋白质组学为研究眼部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和眼科疾病病变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眼科的应用作一综述。眼科学报2003;
- 郭疆吴开力余敏斌
- 关键词:眼科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青光眼晶状体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被引量:12
- 2003年
- 陈伟蓉林志洪王宁利张少冲郭疆杨文辉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恶性青光眼
-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倍频视野的改变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倍频视野(FDP)的表现.方法应用FDP的N-30全阈值程序和HFA视野计(HFA)中心30-2全阈值程序检查早期青光眼患者35例37眼、进展期青光眼患者36例43眼、晚期青光眼患者6例7眼;正常人21例25眼作为对照组.结果早期青光眼的FDP主要表现为相对性旁中心暗点和/或相对性的弓状暗点,上方弓形区(尤其是10°~20°的视野)和鼻侧视野在青光眼早期最易受到损害.FDP显示的视野损害与HFA的基本一致,但暗点的范围更大,部分早期青光眼病例HFA显示视野正常的部位FDP也可发现局限性暗点.早期青光眼FDP的三个视野指数(FMS、FMD、FPSD)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DP的FMD与HFA的MD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326,P=0.026).结论早期青光眼FDP的改变与HFA有较高的一致性,在POAG早期诊断中FDP可作为一种快速敏感的视功能检测方法.
- 仇长宇余敏斌郭疆黄圣松冯光强
- 关键词:青光眼倍频
- 兔眼内窥镜下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进行对比。方法正常灰兔5只,1只为正常对照,余每只兔随机选择1只眼行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另1只眼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第1、2、4、6周分别处死1只兔,取兔眼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睫状体病理改变及光凝部位的炎症反应。结果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光凝组织炎症反应轻,但均出现晶状体局限性混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有效地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但无色素上皮细胞有部分残留。结论与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相比,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对无色素上皮细胞作用更彻底,对光凝部位的损伤轻微。
- 郭疆余敏斌黄圣松方敏张平
- 关键词: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组织病理学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小梁切除术被引量:98
- 2004年
-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3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6只眼,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5只眼,眼压≥40mmHg)和对照组(41只眼,眼压<40mm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前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分别有2例,7例发生术后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都在1个月内逐渐恢复;术后近期的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31),但经激光巩膜瓣断线术、眼球按摩和滤过泡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球结膜下注射等技术的应用,两组的成功率均获得提高,最后复诊时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手术后视力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病例保留了较好的视力。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 黄圣松余敏斌方敏郭疆
-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小梁切除术持续高眼压手术成功率
- 前房角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进展
- 2003年
- 传统的前房角手术包括前房角切开术、外路小梁切开术、睫状体分离术等 ,此种手术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眼内窥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 ,前房角手术出现了 :激光巩膜造口术、前房角刮除术、前房角粘连分离术、前房角抽吸术、准分子激光小梁切开术、眼内窥镜引导下的前房角切开术、眼内窥镜引导下的激光小梁切开术等新术式。本文就前房角手术的历史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 郭疆余敏斌
- 关键词:青光眼外路小梁切开术
-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研究目的: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分析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后睫状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明确手术降低眼压的机理;并对比分析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手术后组织病理改变的异同,对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的降压机理和特点作出初步评价.2.通过临...
- 郭疆
- 关键词:青光眼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