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琼梅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细胞
  • 3篇烧伤
  • 3篇脱细胞
  • 3篇脱细胞真皮
  • 2篇血管细胞粘附...
  • 2篇血管细胞粘附...
  • 2篇粘附分子
  • 2篇伤创
  • 2篇上肢
  • 2篇烧伤创面
  • 2篇皮瓣
  • 2篇皮穿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粘附分子
  • 2篇肋间
  • 2篇穿支
  • 2篇创面
  • 1篇电烧伤
  • 1篇电烧伤创面

机构

  • 8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钟琼梅
  • 6篇陈思环
  • 6篇潘云川
  • 6篇徐家钦
  • 4篇陈彦堃
  • 4篇粱尊鸿
  • 3篇严恋
  • 3篇吴多能
  • 2篇王冰帘
  • 2篇梁尊鸿
  • 2篇林海燕
  • 1篇云瀚莹
  • 1篇陈彦
  • 1篇邱勋永
  • 1篇邓越
  • 1篇陈桃

传媒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国危重烧伤...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肋间皮穿支带蒂腹部皮瓣修复上肢创面
2006年
目的探讨肋间血管带蒂皮瓣覆盖上肢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2003年-2005年应用以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深度烧伤创面6例,皮瓣面积(16cm×12cm)-(9cm×7cm)。18天-21天断蒂。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切取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2cm×3.5cm面积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肋间血管外侧皮穿支带蒂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上肢手部、前臂、肘部的修复,与其他带蒂腹部皮瓣相比,具有优势。
潘云川陈思环徐家钦粱尊鸿陈彦堃钟琼梅
关键词:皮穿支腹部皮瓣深度烧伤创面深度创面穿支血管
上肢创伤患者病号服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上肢创伤患者术肢无法穿衣,上身全部或部分直接暴露于医护人员、家属、同室病友面前,既不雅观又容易着凉,患者甚至放弃住院期间必要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住院治疗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我科于2011年10月改良制作了上肢创伤患者病号服,经临床应用于673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林海燕王冰帘钟琼梅严恋邓越云瀚莹
关键词:创伤患者病号服上肢医护人员功能锻炼身心健康
中心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烧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危重烧伤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56例危重烧伤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和血流力学的监测,静脉穿刺插管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同时尽可能避开创面,选用双腔静脉导管和三腔静脉导管。结果 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的纠正休克,同时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变化。结论 在危重度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留管时间较长,感染机率低,创伤性小,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给予输液、营养支持治疗等明显的减少了危重烧伤病人的并发症,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优越性。
徐家钦潘云川陈思环梁尊鸿钟琼梅严恋陈桃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抢救危重烧伤静脉输液
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方法建立猪试验模型,采用同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猪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猪创面,猪自体皮移植组作对照组,分别在移植后3、6、9、12、15、30天时相点取得移植组织标本。流式细胞仪(FCM)检测V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术后3天各组VCAM-1表达无明显差别;对照组6天表达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9天-12天异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组与自体皮移植组对照VCAM-1均高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0.01);术后30天各组VCAM-1表达显著低于3天时相点(p< 0.01)。结论同种和异种真皮基质移植部位VCAM-1表达高峰迟滞于自体皮移植;VCAM-1表达可能与脱细胞真皮活化、血管再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潘云川陈思环徐家钦粱尊鸿吴多能陈彦堃钟琼梅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腕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腕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例腕背复合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术的患者,针对性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重点加强显微外科专科护理,密切观察移植皮瓣,正确判断动静脉危象,保持正确体位,早期及时正确进行手功能训练,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健康教育。结果术后7例游离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期愈合,无护理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伸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5例皮瓣臃肿,行整形术后外观满意。结论加强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早期预防、观察及护理,并及早发现和处理皮瓣术后血运障碍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同时,结合科学的手功能康复护理以促进手功能恢复,能使手术效果最大化。
林海燕钟琼梅严恋王冰帘邱勋永
关键词:皮瓣伸肌腱护理
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在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的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取近交系小型香猪15只建立猪实验模型,分别于每只猪脊背两侧制作6cm×6cm各3处6个创面。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猪刃厚自体皮移植;B组异体脱细胞真皮与猪刃厚自体皮复合移植;C组J-1型(人)脱细胞真皮与猪刃厚皮复合移植。分别于移植术后3、9、21及30d观察移植皮片成活情况和面积,于移植后3、6、9、12、21及30d各时间点取移植组织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V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术后3d各组移植皮片基底分离;9dA组皮片转红润基底粘连较紧密,揭开皮片可见渗血,B、C组皮片颜色次之,基底粘连不紧密;21d,A、B、C组移植皮片成活面积分别为94%±12%、92%±9%和91%±11%;术后30d各组移植皮片均愈合良好。各组VCAM-1表达,移植术后3d无明显差别;6dA组表达明显高于B、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9、12dB、C组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各组VCAM-1表达均低于3d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种和异种真皮基质移植部位VCAM-1表达高峰迟滞于自体皮移植;提示VCAM-1表达可能与脱细胞真皮活化、血管再生有关。同种和异种真皮移植物VCAM-1表达无差别。
潘云川徐家钦陈思环粱尊鸿吴多能陈彦堃钟琼梅
关键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肋间皮穿支带蒂腹部皮瓣修复上肢电烧伤创面
目的观察肋间血管带蒂皮瓣覆盖上肢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总结操作要点。方法 2003—2005年应用以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深度烧伤
潘云川陈思环徐家钦粱尊鸿陈彦堃钟琼梅
文献传递
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方法建立猪试验模型,采用同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猪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猪创面。猪臬体皮租用植级作对照组,分别在移植后3、6、12、15...
潘云川陈思环徐家钦梁尊鸿吴多能陈彦钟琼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