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钊新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试井
  • 2篇试井分析
  • 1篇大学生
  • 1篇等离子体
  • 1篇多相流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素质
  • 1篇星系
  • 1篇星系核
  • 1篇星系结构
  • 1篇形态分析
  • 1篇森林火灾
  • 1篇身体
  • 1篇身体健康
  • 1篇生物材料
  • 1篇师资
  • 1篇师资培养
  • 1篇石油勘探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9篇钟钊新
  • 2篇周建军
  • 1篇孔祥言
  • 1篇徐燕侯
  • 1篇马富华
  • 1篇马富华

传媒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研究生教育研...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火灾科学(中...
  • 1篇安徽工学院学...
  • 1篇Resear...
  • 1篇’95全国水...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火焰旋涡形成机制和运动形态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火焰旋涡研究在防火中是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涡量输运方程出发,讨论森林火灾中火焰旋涡形成机制、类型和运动形态。
钟钊新周建军马富华
关键词:消防
着火物在火焰旋涡流场中运动规律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在森林火灾中,各种旋涡大量存在,着火物在旋转流场作用下运动导致火灾蔓延.本文采用二相流单颗粒模型,研究了着火物在火焰旋涡流场中的运动,给出了环境气流分别以Burgers涡和Sulivan涡作旋转运动时,着火物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着火物将在火焰旋涡流场作用下,被加速带到高空,并飞离流场,形成飞火传播.
钟钊新周建军马富华
关键词:森林火灾
多相流动基本方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
1990年
迄今,已建立众多形式的多相流动基本方程组,可归结为两大类:多流体模型和混合物模型。由于这些模型得到的方程组在形式上存在差异而引起许多争论。其中,关于各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压力在各相之间的分配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新近又提出了关于随体导数的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多相流动基本方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相容性原则、物质坐标不变性和物质客观性原则,其结果可以沟通这两大类模型的统一描述。
钟钊新马根娣
关键词:多相流相容性
河外射电双源中相对论激波和热斑的计算分析
1982年
本文用两种介质以相对论的速度相互碰撞的模式,根据相对论理想流体的激波理论,详细计算了射电子源形成初期的主要参数,包括分离速度和激波传播速度.对热斑从星系内过渡到星系际空间准稳定状态的演化过程作了定性的一般讨论.然后用强激波关系对准稳态子源的有关参数进行了近似计算.所得结果与观测数据大体相符.
孔祥言徐燕侯钟钊新
关键词:热斑激波传播理想流体激波星系核星系结构
多相流动试井分析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相流动试井分析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详细讨论了现有的Perrine-Martin方法、虚拟压力函数方法及压力平方法。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论述了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指出了在多相流动试井分析领域中近期应开展的研究工作。
王筼钟钊新
关键词:试井石油勘探
氩等离子体—生物材料颗粒二相混合物的比热和比热比简化式
1988年
本文根据我们导出的氩等离子体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的精确表述式,通过优化计算和量级分析,得到了该混合物定容比热、定压比热和比热比的简化式。这些公式的特点是:形式简单、意义明确、应用方便、精度较高。在医学或工程常用压力(0.1~10大气压)和温度(3×10~3~10~4°k)范围内,计算误差小于1%。
马根娣钟钊新稽震宇陈宝彦
关键词:氩等离子体生物材料二相流
部分穿透水平井的试井分析
钟钊新王员
关键词:井筒试井边界层
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
1996年
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钟钊新,马根娣我们处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现代教育,已不可能单纯地将学校视为一个封闭的孤立体系,只根据学校特点、历史和现状,去构思如何管理、培养人才和改革我们的教育,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在内……的开放体系,从市场...
钟钊新马根娣
关键词: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精神心理素质师资培养身体健康
创新素质培养结构——21世纪大学教育布局的设想被引量:1
1997年
创新素质培养,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占有目标位置,是构成合格人才标准的主要要素和重要体现,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创新不能恁空产生,创新本身需要才华,要靠才能支持。一要有创新的动力、胆量和能力,要培养有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的思想信念;二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使创新有牢固的基础。创新素质培养结构有两个层次:目标结构和基础结构。目标结构包括创新意识、心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应注重科学远见和开拓精神的培养。基础结构包括基础科学训练,包括适应跟踪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需求和科学发展的具有革新精神的综合性教育环境。
钟钊新
关键词:创新素质培养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