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RB3在代谢障碍与肿瘤间的桥梁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是一种细胞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机体的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肿瘤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和内质网应激在代谢疾病与肿瘤发生时常被激活。TRB3在UPR或内质网应激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肿瘤模型中均发现TRB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本文将分析TRB3与代谢障碍、肿瘤之间的密切联系。TRB3可能是由代谢障碍向肿瘤转化的关键因子,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以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张叶飞李杨钱波徐敏
- 关键词:TRB3代谢障碍肿瘤未折叠蛋白反应
- 多排螺旋CT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及腹部CT资料,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分布,肠系膜的形态、密度,肠系膜血管改变及肠壁厚度。结果: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中有1例为原发性,5例为继发性,其中4例继发于小肠炎症,1例继发于末端回肠炎。CT表现均为沿肠系膜血管呈簇状分布的肿大淋巴结,在原发性患者中位于右下腹,而在继发性患者中右下腹与左腹部均有分布,且原发性患者肿大的淋巴结短径小于继发性。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分布及肠壁增厚,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钱波孟名柱潘昌杰王小琴许轶群葛尚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肠系膜淋巴结炎
- RPLP1在MYC调控下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研究
-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一种来源于胚胎神经嵴细胞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其死亡率占所有儿科肿瘤的近15%。NB的发病年龄通常较早,约半数的NB患者初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NB临床异质性大,其行为范围可...
- 钱波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生物信息分析
- Minidose技术在双源CT心脏扫描中的初步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Minidose技术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左心室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临床怀疑为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检查。DSCT采用序列扫描模式,总扫描时间窗35%~95%R—R间期,其中40%~70%R-R间期时为全电流输出,数据用于冠状动脉重建,其余间期使用全电流的20%输出,数据用于左心室功能分析。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法,将冠脉图像分为16段,并采用4级法对每段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将DSCT检查时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并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LVEF值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者顺利完成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分析。共评价冠状动脉525段,其中可用于诊断的节段占97.53%(512/525),平均辐射剂量为(3.75±0.89)mSv。DSCT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2〉0.05),且两者相关性好(r=0.68)。结论:Minidose技术可以用于DSCT冠状动脉成像兼顾左心室功能分析的“一站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左心室功能分析结果可靠,平均辐射剂量低。
- 钱波李强徐烈富孟名柱潘昌杰钱农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成像左心室功能辐射量
- 胰腺未分化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本文通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胰腺未分化癌病例并检索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胰腺未分化癌的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 钱波李杨徐敏
- 关键词:胰腺未分化癌
- 心肌特异性高表达热休克蛋白27诱导小鼠心肌肥厚
- 背景和目的: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Hsps)亚家族的重要成员,其细胞保护作用在大量实验中已得到证实,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Hsp27对H<,2>O<,2>和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
- 钱波
- 关键词:热休克左心功能蛋白27
- 文献传递
-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钱波钱农荣伟良潘昌杰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 经皮肺穿刺CT或B超引导方法的选择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根据肺部病灶位置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穿刺引导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54例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资料,根据病灶部位、密度不同对选择的穿刺引导方法进行评价。结果54例患者行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均取得满意效果,良恶性病变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2.5%(50/54),无假阳性。气胸发生率为13.0%(7/54),无一例需放置闭式引流管。结论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活检的方法应根据病灶情况合理选择。
- 钱波潘昌杰王一波
- 关键词:计算机X线成像超声检查活组织检查针吸
- 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双能量CT图像质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双能量CT单能谱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方法对36例骨折金属固定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采用双能量扫描程序,一次性扫描采集2个不同能量的数据。所得原始数据的后处理采用100 kV及140 kV 2个不同能量的数据用单能谱成像技术利用不同的能谱直接进行不同密度的金属减影。所得数据进行单能谱成像法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容积显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MPR、VR、MIP 3种重建技术所得图像质量均可满足影像学评价,细节显示清楚,固定物位置及骨折对位或对线情况显示清晰;对于金属固定物的准确位置显示、骨折处小骨片或椎管内、椎皮质细节情况显示欠佳。图像质量为优者平均达90.7%。无图像伪影占87.0%。结论双能量单能谱CT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去除金属伪影,清晰显示骨折金属固定术后的细微结构,图像质量较高。
- 钱波钱农荣伟良潘昌杰薛跃君王一波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