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银浩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仫佬族
  • 3篇文学
  • 2篇文化
  • 2篇民族
  • 2篇节日
  • 2篇传承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党史
  • 1篇党史学
  • 1篇党史学习
  • 1篇帝国
  • 1篇侗语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学
  • 1篇信仰
  • 1篇学人
  • 1篇学术论坛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 11篇银浩
  • 1篇周毅

传媒

  • 2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当代文坛
  • 1篇音乐探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四川党的建设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帝国意志的民间隐喻——仫佬族民间信仰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历史兴衰,不仅带来王朝更迭,更促成主流文化与底边文化的互渗。因此,一个边缘族群的民间信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中央王权不断博弈。面对强势文化,帝国霸权,仫佬族努力地对自身信仰体系进行调适,并有意识地将他者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拣选出来为我所用。这看似简单的过程,表面上是文化间的交流,但其深层却意涵着民间信仰与帝国政治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银浩
关键词:仫佬族民间信仰隐喻
罗城仫佬族银氏“五冬”清明祭祀活动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符号,而与节日相关的仪式活动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承担着族群赋予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此,以广西罗城仫佬族银氏"五冬"清明节祭祀活动为例,探讨该祭祀活动在仫佬族节日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银浩
关键词:仫佬族祭祀活动社会功能文化意义
仫佬族传统婚俗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婚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仫佬族传统婚俗中人生观、宗族观、神灵观等若干问题的讨论,揭示仫佬族"人、宗族、神灵"三者之间的关系。
银浩
关键词:仫佬族婚俗人生观
仫佬族白马娘娘崇拜与族群认同被引量:1
2014年
仫佬族的白马娘娘崇拜关乎这个族群对于自我的认同,但这样的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其中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博弈而发生位移。本文试图对仫佬族的白马娘娘信仰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仫佬族"白马娘娘"崇拜从无到有、从虚构到具象化的过程,进而讨论其所带来的族群认同问题。
银浩
关键词:仫佬族女神族群认同
阿来受聘为四川大学阿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13年
2013年8月2日,阿来正式受聘为四川大学阿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向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颁发了聘书。出席此次聘任仪式的还有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当代文坛》主编罗勇、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陈思广教授等。
周毅银浩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名誉作家协会聘任仪式
宇宙蛋:世界视域中的原始图腾物与民族文化存在——兼论壮侗语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卵生”型神话
文学人类资料表明,本体意义上的“卵”图腾及“卵生”型神话,以神话思维方式表征人类生存视域的渊源性、广远性和智慧性:一者标明人类与宇宙自然的血缘体认关系;二者以信仰崇拜方式和情感关怀方式强调人类激情永恒地栖居在这个世界。唯...
银浩
文献传递
仫佬族“节日”人观呈现
人类诞生之时起,对"人是什么?"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人类探寻未知领域的重要手段,各门科学都从各自的领域对"人是什么?"的千古谜题进行过或具体、或抽象的表述。  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
银浩
关键词:仫佬族
方法论问题:文学的人类学转向——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学术论坛扎记
2012年
2011年5月,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论坛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结合会议"文学向人类学的转向"的主题,回顾了人类学转向的源起与历史,展示了转向过程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化,肯定了人类学转向的重要意义。
银浩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挖掘红色基因 涵育标杆院系
2021年
作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今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将涵育标杆院系与学院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依托特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对党史的学习、整理和研究,本就是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应有之义。
银浩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院系党史学习涵育标杆
仫佬族“依饭节”若干问题研究——以广西罗城县龙岸镇马寨屯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依饭节"是仫佬族的传统节日,当中的祭祀仪式蕴含了丰富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统。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其存在样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文化变迁。文章以广西罗城县龙岸镇马寨屯的"衣饭节"为个案,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在现代多元一体的语境下重新确立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地位。
银浩
关键词:仫佬族传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