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子勋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F58.T细胞淋巴瘤microRNA187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王黎 闫子勋 赵维莅文献传递 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2020年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十分常见的γ-1型疱疹病毒,感染率多达90%[1]。EBV具有强大的诱导淋巴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其致癌作用首次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中得以明确,随后在其他淋巴瘤中也相继报道,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及其他淋巴瘤亚型[2-3]。 赵晨星 闫子勋 胡建达关键词:EBV病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生物学标志物 靶向治疗 21例原发乳腺淋巴瘤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至2013年所收治的2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比较手术、预防性腰穿鞘注、利妥昔单抗应用对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21例患者中6例行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术,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余均行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各1例。所有患者中仅1例肿块直径〉7cm(MALT淋巴瘤患者),其余均〈5cm。治疗后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各1例。中位随访14(6~75)个月,21例患者中l例死亡,3年总生存(OS)率为92.3%。化疗+手术组(15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较单纯化疗组(6例)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个月对22个月,P=0.05),但两组患者的CR率和O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例CD20阳性患者中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者17例,与未接受的3例比较,CR率和PFS、OS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尸值均〉0.05)。8例患者接受预防性腰穿鞘注治疗,与13例未接受者比较,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结论PBL以DLBCL多见,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治疗仅为明确诊断,并不延长患者OS时间。PBL患者行预防性腰穿鞘注治疗不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 罗必华 黄建清 闫子勋 赵维莅 王黎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手术 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microRNA34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microRNA34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行microRNA34a的实时定量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icroRNA34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呈显著低表达,尤其是在中高危及高危患者中其表达更低。多因素分析显示,microRNA34a的表达情况是患者治疗后能否缓解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croRNA34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低表达,且其表达情况可作为一个预示患者对常规化疗方案是否有反应的指标。 闫子勋 姜晓星 施若非 沈志祥 赵维莅 王黎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MicroRNA-187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通过研究microRNA-187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说明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icroRNA-187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反应性淋巴结炎组织,且具有促进淋巴瘤细胞增殖... 闫子勋 王黎 赵维莅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机制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生物学功能 文献传递 EB病毒相关miRNA与淋巴瘤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5万的淋巴瘤新发病例,而每年因其死亡人数则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发患者约4.5万人,因其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9位, 闫子勋 赵维莅关键词:EB病毒 MIRNA 淋巴瘤 CAR-T疗法,是如何打败血液肿瘤君的? 2024年 血液肿瘤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这三大类。近年来随着血液肿瘤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对广大患者朋友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这也给血液科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卿恺 闫子勋 薛恺关键词:血液肿瘤 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淋巴瘤 造血系统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