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勇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吸光度
  • 3篇光度
  • 2篇学成
  • 2篇色素
  • 2篇稳定性
  • 2篇化学成分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乙醇
  • 1篇色素稳定性
  • 1篇食用红色素
  • 1篇提取率
  • 1篇显色反应
  • 1篇黄色素
  • 1篇红色素
  • 1篇薄层
  • 1篇薄层层析
  • 1篇95%乙醇
  • 1篇层析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陈海涛
  • 4篇王海棠
  • 4篇阳勇
  • 1篇吴云骥
  • 1篇尹卫平
  • 1篇田子俊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参红色素的研究(Ⅰ)—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被引量:11
2004年
从丹参根茎中提制天然食用红色素。通过薄层层析并与6个标准品化合物相对照,确定了该色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个丹参酮,分别为: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次甲基丹参酮及丹参酮I。对几种提取工艺和几种精制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及筛选。以色素得率、成本及吸光度 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丹参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V(75%乙醇):m(丹参)=5:1, 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最佳精制工艺是:乙酸乙酯萃取色素粗浸膏,萃取液经浓缩、真空干燥制得色素精品。本研究为丹参红色素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王海棠王忠东陈海涛阳勇
关键词:化学成分食用红色素丹参酮吸光度
小米黄色素的研究Ⅱ—提取工艺及稳定性被引量:24
2005年
开发研究了小米黄色素,对其提取工艺条件及几种提取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v(乙醇):m(小米)=3:1,室温提取3~4次,每次2~4h.研究了光、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小米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还原性和耐氧化性;但耐光性差,宜避光保存;Fe3+对色素有破坏作用,K+、Na+、Ca2+、Mg2+、Zn2+、Cu2+、Fe2+无不良影响;可与Vc、蔗糖和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调和使用.
王海棠田子俊阳勇陈海涛
关键词:稳定性提取率吸光度色素稳定性黄色素95%乙醇
小米黄色素的初步研究—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1
2004年
从小米中提得天然食用黄色素 ,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和光谱分析 ,并与玉米黄色素和 β—胡萝卜素标准品相对照 ,确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胡萝卜素 ,可能有 :玉米黄素 (3,3′—二羟基—β—胡萝卜素 ) ,隐黄素 (3—羟基—β—胡萝卜素 )和叶黄素 (3,3′—二羟基—α—胡萝卜素 )等。应用试验表明 ,小米黄色素可用于多种食品、饮料及糖果着色。安全无毒 ,着色力强 ,色泽明亮自然 ,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小米黄色素的生产、应用和研究以前未见报道。
王海棠尹卫平阳勇陈海涛
关键词:化学成分显色反应薄层层析
丹参红色素的研究(Ⅱ)—稳定性及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光、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丹参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应用试验表明,丹参红色素可用于多种食品、饮料及糖果着色。安全无毒,着色力强,色泽明亮自然,具有多种抗病、保健作用。丹参红色素的生产、应用及性质研究以前未见报道。
王海棠吴云骥王忠东陈海涛阳勇
关键词:稳定性吸光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