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娜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表达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Thrombospondin ,TSP)在正常乳腺和三种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10 8例乳腺外科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P蛋白表达。结果:TSP表达在四种组织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亦无明显差异。结论:TSP可能具有促进乳腺细胞增殖的作用,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影响不大。
- 陈再蓉吕新全吴继留阿米娜吉利力吐尼沙罗文伟
-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素免疫组化SP法正常乳腺手术标本乳腺外科转移组
- CD44v5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维汉族差异
- 2006年
- 目的探讨CD44v5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之间可能存在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汉族患者的乳腺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和维族及汉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3种病变中CD44v5表达情况。结果CD44v5表达率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IDC淋巴结转移组CD44v5表达率低于无转移组(P<0.05);在维汉族之间IDC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5可能对乳腺IDC的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其表达在维汉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 吉利力·依明吕新全买尼沙木吐尼沙阿米娜
- 关键词:CD44V5乳腺疾病淋巴结转移乳腺良恶性疾病
-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D44v5、erbB4和TSP-1的表达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TSP-1,CD44V5,erbB4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以乳腺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为材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种病变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IDC中erbB4的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组织(P<0.05),TSP-1,CD44V5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P>0.05);TSP-1的表达与erbB4呈正相关(r=0.404,P<0.05),而在TSP-1与CD44v5,CD44v5与erbB4间均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erbB4的表达可能促进乳腺IDC的发生,TSP-1的表达与erbB4的表达呈正相关。
- 吕新全李军李惠翔陈再蓉阿米娜吐尼沙吉利力
- 关键词:乳腺肿瘤TSP-1CD44V5ERBB4
-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和维汉族差异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的区别及维汉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了汉族患者的乳腺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和维吾尔族及汉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ductalcarcinoma ,IDC)三种病变的MVD值。结果 乳腺IDC中MVD显著高于良性病变 (P <0 0 5 ) ;两种良性病变间MVD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乳腺IDC中 ,汉族的MVD与维族的MVD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微血管增加在乳腺ID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
- 阿米娜吕新全吐尼沙罗文伟陈再蓉吉利力
-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CD34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 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TSP-1、CD44V5、HER4表达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 )的差异及其与TSP 1,CD44V 5 ,HER 4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 )组织中TSP 1,CD 44V 5 ,HER 4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 在IDC组织中的MVD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组织(P <0 .0 5 ) ;在3种组织中MVD与TSP 1,CD 44V 5的表达均无关(P >0 .0 5 ) ,但在IDC中,MVD值与HER4表达有关(P <0 .0 5 ) ,HER 4阳性的IDC组织MVD较高。结论 IDC组织的MVD高于良性病变;HER4的表达可促进IDC组织中MVD的增加。
- 李军吕新全李惠翔阿米娜陈再蓉吐尼沙吉利力
- 关键词:CD44V5TSP-1免疫组化SP法乳腺纤维腺瘤小叶增生
- 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erbB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erbB4在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了 3 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carcinoma ,IDC) ,5例纤维腺瘤和 9例小叶增生组织中erbB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IDC中erbB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82 1% ,显著高于纤维腺瘤 (2 0 % )和小叶增生 (4 4 4% ) (P <0 0 5 ) ;乳腺IDC中erbB4蛋白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P>0 0 5 )。结论 erbB4蛋白可能在乳腺IDC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
- 吐尼沙吕新全阿米娜陈再蓉罗文伟吉利力
- 关键词:ERBB4乳腺良恶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 维、汉2族乳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差异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TSP蛋白表达和MV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族和汉族IDC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调控可能与种族背景无关。
- 吕新全曹风雨李军陈再蓉阿米娜吐尼沙吉利力李惠翔
-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素-1微血管密度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