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多模态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态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其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激光雷达设备;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分别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
- 戚煜华陈洪波庄学彬张好鑫钟仕鹏陈志强冯大鹏
- 鼻窦内镜手术前矫正鼻中隔偏曲的意义──附33例报告
- 2003年
-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前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行鼻窦内镜手术前先矫正鼻中隔偏曲,对照组单纯行鼻窦内镜手术,术后对两组术腔、上颌窦口及鼻额管开放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术腔开放良好分别占73%(24/33)、57%(17/30),P<0.05;术腔粘连分别占18%(6/33)、27%(8/30),术腔闭塞分别占9%(3/33)、17%(5/30);上颌窦口开放良好分别占70%(23/33)、57%(17/30),P<0.05;狭窄分别占21%(7/33)、30%(9/30),闭锁分别占9%(3/33)、13%(4/30)。鼻额管开放良好分别占85%(28/33)、70%(21/30),P<0.05;狭窄分别占12%(4/33)、23%(7/30),闭锁分别占3%(1/33)、7%(2/30)。结论:在鼻窦内镜手术前矫正鼻中隔偏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党华甘嘉玉吴桂山陈志强曾志
- 关键词:鼻窦内镜手术鼻中隔偏曲
- 考虑感知退化的多传感器位姿估计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考虑感知退化的多传感器位姿估计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通过IMU初始位姿变量对LiDAR点云数据进行去畸变操作;基于去畸变点云数据和IMU初始位姿变量构建点对平面损失函数,并对初始Hessian矩阵进行奇异值分...
- 戚煜华陈洪波陈志强钟仕鹏冯大鹏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澳广)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4年
- 阿莫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杀伤作用、双氯四林为耐酶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能灭活多种产青霉素酶的菌体,可帮助阿莫西林杀灭其他耐药的革兰阴性和阳性菌,二者结合增强了杀菌力.
- 甘嘉裕党华孙悦奇吴桂山陈志强曾志梁伟英肖继前邓炳锋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青霉素类抗生素产青霉素酶
- 闭合性颈部外伤并喉气管分离患者的紧急救治被引量:3
- 2003年
- 党华甘嘉裕曾志吴桂山陈志强
- 关键词:颈部损伤气管切开术
- 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12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术野清晰,便于安全操作,且术后肿胀轻微,鼻腔内无粘连,无并发症,鼻腔粘膜无损伤,保存鼻腔生理功能且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 练键勤李光启陈志强
-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骨
- 关联规则挖掘在教务选课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 本文通过对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研究,结合选课系统的特点,提出将数据仓库理论和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并结合一个实际项目,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及实施方案。文章介绍了选课数据分析系统即数据挖掘模块的实现方法与相关技术。在对关...
- 陈志强
- 关键词:高校选课关联规则数据挖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