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英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在血脂异常人群中应用的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在血脂异常人群中实施的效果。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于门诊诊断为血脂异常的病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提供门诊咨询服务;课程组参加6次健康教育讲座;电话组安排每月2次的电话跟踪随访;综合组同时给予课程组和电话组的干预,同时对4组开展24周连续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干预24周各组内及组间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血脂知识、患者态度、行为(KAP)得分情况。结果共纳入并配合完成本研究214例(常规组62例,课程组49例,电话组56例,综合组47例)。组内比较,干预后24周,课程组[血脂值以TC为例:TC=(5.14±0.87)mmol/L,KAP=(42.96±5.72)分]、电话组[TC=(5.22±1.07)mmol/L,KAP=(39.41±5.03)分]及综合组[TC=(4.00±0.79)mmol/L,KAP=(45.05±3.19)分]的血脂值及知信行得分较干预前[课程组:TC=(5.74±0.69)mmol/L,KAP=(35.22±1.67)分;电话组:TC=(5.63±0.58)mmol/L,KAP=(34.54.±0.97)分;综合组:TC=(5.60±0.48)mmol/L,KAP=(35.44±1.80)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常规组干预后[TC=(5.32±1.28)mmol/L,KAP=(35.28±4.02)分]相比干预前[TC=(5.66±0.54)mmol/L,KAP=(34.37±0.65)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电话组、课程组干预24周血脂值和KAP得分都优于常规组,而综合组干预24周血脂改善情况及KAP得分皆优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课程结合电话随访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相比单一一种方式对改善血脂状况及提高患者血脂健康意识的效果更明显。这种叠加式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的获得治疗效果,同时在开展过程中其监督和管理的作�
- 赵琚瑜陈惠英李晶陈萍危燕萍穆艳李娜陈丽丽金爽陈晓欢李红
- 关键词:血脂异常健康教育远程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 医院信息系统支撑下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践被引量:9
- 2017年
- 福建省立医院以患者等候时间问题为导向,以协调、整合、高效的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遵从循证决策的原则,由医院高层领导授权的多学科干预团队(患者服务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通过PDCA实现了有效改善医疗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富宏羽张琼瑶林茜陈捷陈惠英张瑜孙静刘远立
-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循证患者满意度
- 基于PDCA方法下的门诊诊室供需分析与管理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优化门诊诊室的配置,合理安排各个临床科室的门诊诊室数量和出诊时间,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2021年1—3月以及2022年1—3月门诊各个科室诊室使用情况和使用率、医生和护士平均加班时间、患者候诊时间以及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满意度4个维度的数据。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门诊诊室使用情况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门诊排班和门诊诊室优化配置方案。结果通过诊室调配,诊室使用率提高,医护人员加班时长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减少,患者对医院就医环境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对诊室进行合理的使用和调配能有效提高诊室使用率,减少医护人员加班时长和患者等候时长,改善门诊等待区域拥堵情况,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潘燕刘思佳张瑜陈惠英
- 关键词:PDCA
- 我院全方位便民医疗服务建设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从管理学角度,对医院现状进行分析,努力缩短患者就诊、取药等环节的等候时间,提高满意度,改善医院长期存在的“三长一短”问题。方法:在国内某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进行一项等候时间的纵向研究,运用综合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从管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制定各项措施,实施便民医疗服务。结果:平均缩短门诊患者候诊时间42分钟/人次、抽血等候时间28分钟/人次、取药等候时间18分钟/人次,日均减少患者2500次来回奔波窗口排队,缩短办理出区至顺利出院时间至4分钟。结论:我院便民医疗服务,简化就医流程、创新就医模式、提高百姓就医获得感。
- 许志君陈惠英
- 关键词:就医流程便民措施
- 早期护理干预对针钻一体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针钻一体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对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针钻一体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实施针钻一体穿刺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陈惠英苏美银
-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出血预后效果
- 阶段性调研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研究阶段性调研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护生实习不同阶段进行调研,及时跟踪并改进教学方法。结果:提高护理带教效果,对护生德、能、技等方面进行培养,也提高了护生、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论:阶段性调研简单实用,有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借鉴。
- 陈惠英陈荣王慕卿
- 关键词:护理教学
- 痴呆患者非药物治疗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4年
- 痴呆患者的各种症状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因此恰当治疗、管理痴呆患者的各种病症,对患者、亲属和照顾者都有益处。由于当前药物治疗疗效比较局限,因而针对痴呆的非药物干预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全面系统地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痴呆患者非药物干预研究。
- 陈惠英李红
- 关键词:痴呆非药物干预
- 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建立初探及应用效果分析
- 2020年
- 目的构建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通过与传统调查方案比较,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确定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管理制度、完善与应用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管理软件、设立数据分析岗位。比较互联互通调查模式与传统调查模式患者回复率、满意度分值等结果。结果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回复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6.36±20.615;年龄层次主要为中年,即35-59岁,构成比是37.83%。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的患者回复率较传统调查方案高(2.754%>0.914%)。有12道题项及总满意度,互联互通调查模式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传统调查模式的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评价应答率和真实性,节约了人力,有利于整改工作的开展。
- 林茜陈惠英沈金波
-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门诊医疗信息系统
- 福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镇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61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跌倒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年内共有102例老年人发生151次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8.2%,多次跌倒发生率为7.13%;男女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3.2%和21.71%,差异显著(χ2=6.570,P<0.05);随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P>0.05);在跌倒发生时间上,上午(8~11时)(47.7%)、下午(14~18时)(21.9%)及夜间(19~23时)(10.6%)是老年人跌倒的好发时间段;冬季跌倒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在跌倒发生地点上,前三位依次为家中(45.6%)、道路(20.5%)及楼梯(18.5%)。女性(OR=1.946)和患慢性病(OR=2.158)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福州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应重视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
- 庄嘉元陈惠英李玉妹
- 关键词:意外跌倒社区护理
- 应用云随访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云随访系统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0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干预组借助云随访平台依据不同孕周实施定制化健康宣教。结果:两组在年龄、分娩次数、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组在健康护理知识掌握水平、母乳喂养率、满意度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云随访系统的孕产妇专科健康宣教以孕产妇需求为导向提供定制化宣教内容,帮助孕产妇更好地掌握母婴护理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满意度。
- 陈惠英林茜柳芳登潘燕
-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