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耐药
  • 2篇菌属
  • 2篇粪便
  • 1篇单胞菌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标本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培养系统
  • 1篇血平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所
  • 1篇药性分析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病
  • 1篇应用抗生素
  • 1篇用药
  • 1篇原菌分析
  • 1篇致病

机构

  • 8篇福州市第一医...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8篇陈文
  • 3篇蔡立志
  • 1篇徐礼裕
  • 1篇包宇旺
  • 1篇卓健
  • 1篇张立欣
  • 1篇张英
  • 1篇徐慧珍
  • 1篇余侃
  • 1篇周永红
  • 1篇刘伟平
  • 1篇方跃华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功能性便秘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07年
徐慧珍张英陈文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便秘护理排便困难器质性疾病粪便干结药物所
兔肺隐球菌感染模型制作及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检测法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兔肺隐球菌感染模型制作方法及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检测法对肺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20只,免疫正常组10只,对照组6只。采用气管穿刺法对免疫抑制组及免疫正常组进行隐...
李小华包宇旺林新陈文方跃华徐礼裕蔡立志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动物模型G试验
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对棒状杆菌的检出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临床上各种标本初步分离时,常规方法多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一般细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可以生长良好,而棒状杆菌由于对营养要求较严格,生长缓慢,常规24小时培养通常不能发现,易被忽视。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对棒状杆菌具有选择性,大大提高了棒状杆菌的检出率。本文对62例临床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10株棒状杆菌,具体报告如下:
陈文刘伟平
关键词:棒状杆菌检出率血平板生化鉴定
636例应用BACTEC9050系统行全自动血培养结果分析
2008年
陈文蔡立志
关键词:血培养系统BACTEC菌株鉴定血标本APL
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分离的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KB法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CLSI推荐的D-试验测定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在160株葡萄球菌中红霉素总耐药率为64.4%,其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为24.4%(39/160)。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一组中,D-试验阳性有39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发生率为60.9%(39/64)。结论对临床分离的耐药表型为红霉素耐药、同时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常规要进行D-试验,以筛查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正确使用大环内酰胺类和林可酰胺类药物。
陈文蔡立志
关键词:葡萄球菌红霉素克林霉素
115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ATB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用加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纸片确证法进行ESBLs的确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1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69株,阳性率为60%。对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类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丁胺卡那的敏感率为84.1%。结论大肠埃希菌产ESBLs发生率为60%,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类和丁胺卡那对其均有较好活性。
陈文李玉花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抗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387例腹泻病人致病菌的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陈文周永红
关键词:腹泻病人致病菌急性腹泻气单胞菌属沙门氏菌属粪便培养
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2005年
张立欣余侃卓健陈文
关键词:病原菌分析肺部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痰菌培养广谱抗生素经验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