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浙江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响应机制研究
- 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系统、CO2廓线系统以及气象梯度系统对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进行长时间观测,得到2011-2014年CO2通量及气象数据、2011年5-10月CO2廓线数据,并结合2011-2012年竹林叶面积指数(LAI...
- 陈晓峰
- 关键词: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二氧化碳浓度
- 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Phyllostachy sedulis)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测定了2014年毛竹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首次利用涡度相关法分析了毛竹林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最大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和初始量子效率(α)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各参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 5~1.525 7 mg/(m2·s)、0.001 6~0.002 4 mg/(m^2·s)、0.078 5~0.269 5 mg/μmol,毛竹林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年总量为1 596.22 g C/(m^2·a)。影响毛竹林生态系统Pmax和GEP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叶面积指数和饱和水汽压差,Pmax和GEP均随着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一定范围内的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长,SWC50 cm也是影响Pmax和GEP的重要环境因子(P<0.05),SWC5 cm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
- 许丽霞江洪张敏霞张敏霞宋新章陈晓峰
- 关键词:涡度相关光合作用环境因子
- 基于分布式协同VLEs的知识建构机制在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 2012年
- 本文针对国内外目前已有信息技术ICT运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将ICT的前沿技术和综合运用形式-分布式协同虚拟学习环境VLEs的知识建构机制引入到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去,在分布式协同VLEs的运用过程中参考HLA标准融入CSCW、DVR等技术,建立基于分布式协同VLEs的知识建构机制,在该知识建构机制基础上建立两种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应用模式:虚拟共享协作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为ICT应用于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决策参考。
- 姜小丽郝敬习曾斌周少成陈晓峰
- 关键词:分布式ICTVLES
- 基于VLEs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012年
- 目前国VLEs应用于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传统培养模式的制约,对人才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促进不明显,针对这些不足研究基于VLEs的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现vLEs知识建构机制是推进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探讨了VLEs应用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管理和机制方面问题和对策。
- 姜小丽曾斌周少成陈晓峰
- 关键词:V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