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桂权

作品数:25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内镜
  • 8篇直肠
  • 8篇结直肠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肿瘤
  • 5篇消化道
  • 5篇化道
  • 4篇上消化道
  • 4篇上消化道出血
  • 4篇曲张
  • 4篇黏膜
  • 4篇消化道出血
  • 4篇结肠
  • 4篇静脉
  • 4篇静脉曲张
  • 4篇静脉曲张性
  • 4篇非静脉曲张
  • 4篇非静脉曲张性
  • 3篇窄带成像

机构

  • 25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陈桂权
  • 22篇刘宇虎
  • 13篇陈晓春
  • 6篇张志坚
  • 6篇李志坚
  • 6篇詹磊磊
  • 6篇陈碧茹
  • 5篇程树红
  • 5篇柳娟
  • 5篇黄妙兴
  • 3篇陈荣国
  • 3篇姚艳芳
  • 3篇陈君婷
  • 2篇傅利萍
  • 2篇傅莉萍
  • 2篇吴高梅
  • 2篇陈孟君
  • 2篇陈少芬
  • 2篇钟东
  • 2篇周红梅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胃出血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胃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胃出血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观察组和常规组分别实施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和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对比临床效果、止血成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有效率高达95.35%,远高于后者的74.42%;组间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程树红张志坚陈桂权刘宇虎杜立钧吴高梅
关键词: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胃出血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成功率并发症
内镜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新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1日-2017年1月31日来本院就诊的9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新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止血,对照组为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彻底止血率、出血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即时止血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止血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彻底止血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手术率为2.17%,对照组为10.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17%,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新型可反复开口金属夹能显著降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发出血风险,提高止血率,治疗效果更为稳定、可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陈晓春陈桂权陈碧茹刘宇虎
关键词:内镜止血复发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与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对比研究
张志坚程树红陈桂权朱林昌詹磊磊黄妙兴陈孟君梁永强唐志萍许哲何建方徐明符刘宇虎
课题来源与背景:EMR是指在内镜直视下将病变粘膜进行局部切除,只涉及切除粘膜层及部分粘膜下层,不涉及切除固有肌层的治疗。它的效果明显优于创伤大的传统外科手术。ESD是在EM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内镜下逐步剥离病变。E...
关键词: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病理组织学肿瘤手术治疗
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无蒂型锯齿状腺瘤(SSA)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于本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1 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SSA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SA检出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11 3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入筛选,最后纳入7 733例患者,其中男性4 655例,女性3 078例,平均年龄(58.2±8.3)岁;7 733例患者检出息肉者1 678例(2 918枚),息肉检出率为21.70%,其中SSA检出76例(86枚),检出率为0.98%,息肉构成比占4.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息肉大小、腺瘤检出率与SSA检出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瘤检出率是SSA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并发SSA风险更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此类病变的警惕性。
刘宇虎詹磊磊陈桂权彭冬陈靖张世豪
关键词:腺瘤检出率
miR-551b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miR-551b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法检测UC患者miR-551b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75例UC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67%。预后不良组重度活动度、初治时应用激素类药物、肛周病变、基底浆细胞增多、肠切除术史的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miR-551b的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初治时应用激素类药物、肛周病变、肠切除术史及miR-551b与U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模型B(由疾病严重程度、初治时应用激素类药物、肛周病变、肠切除术史、miR-551b组成)评估U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iR-551b及模型A(由疾病严重程度、初治时应用激素类药物、肛周病变、肠切除术史组成)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551b与UC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miR-551b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张镕宇陈君婷陈桂权刘宇虎黄妙兴陈晓春李志坚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预后
《早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的诊治与随访》
刘宇虎陈桂权周燕凤廖真防陈荣国陈晓春柳娟李志坚姚艳芳孔宪和谢映辉
《早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的诊治与随访》为2008年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105150018。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与大肠癌关系密切,LST普通光镜下极易被漏诊,染色放大内镜有色素染色放大内镜和...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UEMR)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0例结直肠无蒂大息肉患者,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9.20%(49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60%(42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的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疗效确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张镕宇刘宇虎陈桂权詹磊磊郭伟仪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诊断方法,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方法治疗LST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LST经色素染色放大内镜或NBI-ME观察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pit)及表面微血管分型(MP),分别进行EMR、EPMR、ESD或外科手术治疗,并分析LST的病理特点。结果在399例病人检出有LST,共407个病变。LST大小在10~80mm。LST部位在直肠128个(31.4%),乙状结肠97个(23.8%),降结肠54个(13.3%),横结肠67个(16.5%),升结肠21个(5.2%),盲肠36个(8.8%),回肠末段4例(1.0%)。LST形态呈颗粒均一型145个,结节混合型161个,扁平隆起型63个,假凹陷型38个。LST腺管开口分型以ⅢL和Ⅳ为多。405个LST经肠镜微创电切治疗,228个行EMR切除,165个行EPMR切除,12个行ESD切除,均在内镜下成功电切,另2例LST行外科手术治疗。出血发生率4.0%,术中即刻出血4例,术后3天迟发出血12例,无肠穿孔发生。LST病理结果:管状腺瘤46个(11.3%),管状绒毛状腺瘤146个(35.9%),绒毛状腺瘤181个(44.5%),增生性息肉10个(2.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个(4.7%),黏膜内癌3个(0.7%),黏膜下癌2个(0.4%)。术后复查肠镜无复发。结论色素染色放大内镜或NBI-ME方法有利于检出LST,EMR、EPMR、ESD是内镜下治疗LST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宇虎柳娟陈桂权张志坚傅莉萍陈少芬陈晓春姚艳芳
关键词:结直肠
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38
2018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ANVUGI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治疗,联合组采用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即时止血、72 h后再出血、有效止血、外科手术情况,记录内镜操作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72 h后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内镜操作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Resolution金属夹联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ANVUGIB能保证止血效果,还可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住院费用,且安全性较好。
陈碧茹陈桂权陈晓春刘宇虎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技术肾上腺素
经内镜微创电切治疗122例结直肠巨大息肉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22例直径≥3 cm的结直肠巨大息肉患者,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的基础上,依据息肉大小及形态、有无蒂及蒂的粗细,辅助钛夹、尼龙绳圈,内镜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电凝电切、黏膜切除术、分片黏膜切除术,采取一步电切法或多步电切法进行治疗。结果 122例患者共127个巨大息肉,123个巨大息肉均在内镜下成功完整切除,3个注射后单纯结扎,1个电切后病理发现为浸润癌转外科手术。有4例术后并发出血,出血发生率3.3%,3例为迟发出血,1例为术后大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和镜下治疗止血成功。均未发生穿孔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电切成功率99.2%。结论经内镜微创电切除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宇虎陈桂权张志坚傅莉萍程树红柳娟陈晓春姚艳芳
关键词:内镜治疗电切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