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渊戈

作品数:38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稚鱼
  • 14篇仔稚鱼
  • 9篇水域
  • 8篇群落
  • 8篇长江口
  • 5篇群落结构
  • 4篇弹涂鱼
  • 4篇沿岸
  • 4篇沿岸碎波带
  • 4篇污染
  • 4篇卵黄蛋白原
  • 3篇沙滩
  • 3篇十足目
  • 3篇邻近水域
  • 3篇浮游
  • 3篇浮游动物
  • 3篇春季
  • 2篇底栖动物
  • 2篇定量荧光
  • 2篇短尾

机构

  • 3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3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浙江省淡水水...
  • 3篇浙江省海洋水...
  • 3篇江苏省海洋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上海市城市化...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36篇陈渊戈
  • 13篇钟俊生
  • 7篇徐兆礼
  • 7篇陈佳杰
  • 6篇毛成责
  • 4篇林楠
  • 4篇练青平
  • 4篇吴美琴
  • 3篇张宇
  • 3篇全为民
  • 3篇葛成冈
  • 3篇花卫华
  • 3篇张衡
  • 3篇方永清
  • 2篇史赟荣
  • 2篇田伟
  • 2篇胡芬
  • 2篇李圣法
  • 2篇闫欣
  • 2篇姜亚洲

传媒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生物资源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突额薄板蟹(十足目:短尾下目:膜壳蟹科)雄性特征首次描述
2023年
薄板蟹隶属于十足目,短尾下目,膜壳蟹科,是一类小型蟹类,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目前已报道了27种。突额薄板蟹新种发表时仅有一雌性标本,缺乏雄性个体特征,至今无人报道,然而雄性特征是螃蟹分类鉴定非常重要的指标。作者在浙江象山港海域采集到2只该种标本(包含一只雄性),雄性个体为该种的首次记录,其主要鉴别特征有:头胸甲近三角形,长大于宽;额向前突出形成三角形额角,具明显的额腹脊;颊区具一三角形小叶;爱德华兹开口仅愈合不到一半;步足细长,指节后缘具浓密的刚毛,近末端具2齿;腹部分5节,尾节三角形;第一腹肢背缘近末端具2根短刚毛,腹缘则具7根长刚毛。
田伟陈佳杰陈渊戈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雄性
浙江健跳港牡蛎礁的幼体补充量和附着底物筛选
2023年
本研究通过监测浙江健跳港牡蛎礁海域的牡蛎幼体补充量,并开展田间实验,比较了两种底物(牡蛎壳、岩石)的牡蛎附着效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牡蛎礁修复方式,推荐适宜的建礁材料。结果显示:牡蛎自然补充群体中共有4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福建牡蛎(C.angulate)和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补充量中以熊本牡蛎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达95%以上。牡蛎补充量介于0~44200个/m^(2),月平均补充量为(7165±1246)个/m^(2)。附着底物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潮区(P<0.001)和底物类型(P=0.004)均显著影响牡蛎补充量,两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F1,16=8.214,P=0.011)。4个实验组间附着牡蛎密度的排序为:高礁区岩石>高礁区牡蛎壳>低礁区岩石=低礁区牡蛎壳(P<0.05);相对于牡蛎壳,岩石是更为适宜的牡蛎附着底物。本研究得出浙江健跳港牡蛎礁为底物受限型,可在退化礁区投放岩石修复牡蛎礁。
刘琪姜伟行陈丽芝叶春宇程岩雄韩宇曾剑张文考范瑞良李楠楠欧阳珑玲陈渊戈全为民
关键词:牡蛎礁幼虫壳高
2018—2019年余姚市主要内河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变化特征
2022年
为探明2018—2019年余姚市主要内河(余姚江、临周江、长泠江和湖塘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变化特征,于2018年和2019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调查8次,比较分析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等参数,并采用优势度曲线和相似性分析方法,分析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数与累计丰度百分比,以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年际、季节及空间上的差异性。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9属67种,其中桡足类35种、枝角类32种;2019年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26属46种,其中桡足类25种、枝角类21种。2018年浮游甲壳动物、桡足类和枝角类种类数高于2019年。密度和生物量年际变化不大,各年度季节排序均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优势种年际更替率为78.26%。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年际差异极显著,季节上夏季两年之间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空间上各江段两年之间均差异不显著。2019年较2018年,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表现,水体亦有趋于富营养化的态势。
杨杰青林熙戎欧阳珑玲陈渊戈唐峰华茅树杰王云龙史赟荣
关键词: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年际变化
舟山金塘岛水域5月、9月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
利用2009年5月和9月舟山金塘岛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舟山金塘岛水域虾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地形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对虾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和9月虾类重量密度分别为6.07kg/km2和17.71kg/...
陈佳杰徐兆礼毕亚梅陈渊戈
关键词:虾类群落产卵场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为探明长江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13个站位点,用浮游Ⅰ型生物网(口径30 cm,网目0.2mm)共拖网156次,采集到浮游动物74种,浮游幼虫10类;浮游动物中甲壳动物共63种(桡足类43种,枝角类15种,其他5种),水生昆虫5种,轮虫3种,水母类2种,毛颚动物1种。最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优势度Y=0.52;其次为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Y=0.22。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碎波带浮游动物以河口半咸水性浮游动物为主,受长江径流量、外海水团、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淡水性种类和近岸低盐性种类平均密度呈季节性变化,不同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差较大。
张宇钟俊生蒋日进林楠葛珂珂陈渊戈
关键词:浮游动物长江口
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碎波带仔稚鱼群聚特征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以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碎波带仔稚鱼群聚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者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特征,并探讨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渔业管理和生物保护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长江...
陈渊戈
关键词:仔稚鱼多样性
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碎波带水域仔稚鱼群聚的比较被引量:17
2011年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按月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mm)在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碎波带水域采集仔稚鱼。在长江口南支碎波带拖曳26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11 066尾,隶属于11科40种,数量最多的为刀鲚(Coilia nasus),占渔获物的64.44%;在杭州湾北岸拖曳195网次,采集到仔稚鱼3 841尾,隶属于23科59种,普氏细棘虾虎鱼(Acentrogobius pflaumii)和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共占渔获物的61.73%。两水域虽然存在25个共有种,但地形和水环境的差异影响了鱼类组成,相异性指数高达0.925。发育阶段的组成也存在差异,杭州湾碎波带的仔稚鱼以后弯曲期仔鱼和稚鱼为主,而长江口仔稚鱼各发育阶段的比例差异相对较小。杭州湾北岸碎波带水域的仔稚鱼多样性高于长江口南支碎波带水域,其Margalef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K优势度曲线图也显示杭州湾北岸碎波带水域具有较高的仔稚鱼种类丰度。研究亮点:本研究首次对杭州湾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调查,为杭州湾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材料。同时调查了毗邻的长江口南支水域的仔稚鱼资源,通过比较两水域的仔稚鱼群落,探讨了地貌和水文对鱼类分布的影响。
陈渊戈张宇钟俊生葛珂珂毛成责方永清
关键词:长江口
象山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摄食习性被引量:5
2017年
2015年4月3日—6月10日利用方形网采集象山港水域仔稚鱼,分析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摄食习性及其与饵料生物的相关性。期间共进行10个航次的调查,采集蓝点马鲛仔稚鱼1108尾,体长范围4.0~41.1 mm,其中587尾个体用于摄食分析。结果表明:象山港蓝点马鲛仔稚鱼的饵料生物有11种,其中鱼类仔鱼个体占98.6%,以斑鰶(Konosirus punctatu)、鰕虎鱼(Gobiidae)、鮻(Chelon haematocheilus)等为主要种类;摄食率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卵黄囊仔鱼摄食率最低(为20.4%),弯曲期及之后的个体摄食率均在60%以上;蓝点马鲛仔稚鱼口裂较大,占体长的16.4%~25.1%,且与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个体生长发育,饵料体长逐渐增大且范围变广,与蓝点马鲛仔稚鱼的体长和口裂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调查期间饵料生物丰度出现3个波峰,蓝点马鲛仔稚鱼主要出现在饵料生物丰度的第二波峰期间,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蓝点马鲛仔稚鱼与饵料生物丰度呈显著相关(P<0.05)。
林楠王宇坛陈渊戈姜亚洲袁兴伟李圣法凌建忠
关键词:蓝点马鲛仔稚鱼摄食习性象山港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
综合比较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和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和泗礁沙滩碎波带的仔稚鱼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沿岸碎波带仔稚鱼隶属于40科,共计13...
闫欣蒋日进陈渊戈毛成责钟俊生
关键词: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仔稚鱼
文献传递
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2024年
为养护渔业资源和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鱼礁通常被投放至沿岸海域的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于2022年5月(投放后10个月)和10月(投放后15个月)调查了临海东矶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两次调查共记录到5类17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和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礁体投放10个月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519±289)个/m^(2)和(3657±273)g/m^(2),15个月后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0056±1858)个/m^(2)和(8300±2045)g/m^(2),15个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10个月的(P>0.05)。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Globe R=0.573,P=0.029),导致群落结构差异的物种主要是曲膝薮枝螅Obelia genicutata、侧花海葵、褐蚶Didimarca tenebricum、丽核螺Tritonoharpa leali、双纹须蚶Barbatia bistrigata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礁体投放10个月后和15个月后人工鱼礁附着猫爪牡蛎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075±37)个/m^(2)和(2194±397)个/m^(2),不同礁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临海东矶人工鱼礁表面分布有低物种丰度和高密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并发育成为以猫爪牡蛎为造礁种的人工牡蛎礁。
李楠楠毕远新翁歆之侯弘毅程岩雄范瑞良陈渊戈欧阳珑玲全为民
关键词:牡蛎礁双壳贝类演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