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妮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腹足纲贝类繁殖与发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文章从早期发育以及生殖系统结构和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对近几年腹足纲贝类繁殖与发育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
- 刘庆徐兴华陈燕妮
- 关键词:腹足纲发育繁殖
- 扁玉螺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优化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扁玉螺基因组DNA为材料,分析了Mg2+、d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以及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适合扁玉螺的ISSR-PCR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包括:2.0mmol·L-1的Mg2+,0.25 mmol·L-1的dNTP,0.8 U的Taq DNA聚合酶,0.2μmol·L-1的ISSR引物和40 ng模板DNA。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从3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为进一步利用ISSR标记研究扁玉螺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 孙始威孙振兴陈燕妮吴克
- 关键词:扁玉螺引物筛选
- 长竹蛏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9
- 2010年
- 研究以大连、烟台、莱州、青岛和赣榆近海5个不同地理居群的长竹蛏(Solen strictus Gould)为实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3个ISSR引物在5个居群中共扩增出20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记录15.4个位点,5个居群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3.56%—60.43%。长竹蛏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854和0.4390,在居群水平上分别为0.1674和0.2530。NJ聚类分析显示,青岛居群与赣榆居群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烟台居群与其他4个居群的亲缘关系较远。经Mantel检测,长竹蛏5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并无相关性(r=-0.0834,P>0.1)。AMOVA分子变异分析表明,长竹蛏的遗传变异有47.71%发生在居群间,52.29%发生在居群内,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长竹蛏5个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889,基因流(Nm)为1.3194。结果表明,长竹蛏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居群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 陈燕妮孙振兴常林瑞
- 关键词:ISSR标记
-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海洋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海洋动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检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品系鉴定及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 孙始威吴克陈燕妮李云玲
- 关键词:分子遗传标记海洋动物分子标记技术
- 适于长竹蛏的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以长竹蛏基因组DNA为模板,探讨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分子标记技术进行PCR扩增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分析了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以及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长竹蛏的ISSR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r,2.5 mmol/LMg2+,0.25 mmol/L dNTP,0.5μmol/L ISSR引物,0.040 U/μlTaqDNA聚合酶,1.6 ng/μl模板DNA。[结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适于长竹蛏的ISSR-PCR扩增。
- 陈燕妮孙振兴常林瑞徐建鹏祝伟
- 关键词:ISSRPCR
- 饵料对扁玉螺浮游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投喂小球藻、角毛藻、鱼腥藻、螺旋藻以及小球藻和角毛藻5组饵料分别投喂扁玉螺浮游幼虫,每天测定壳宽和存活率,结果表明,8天后,投有角毛藻的2组存活率较高,生长较快。笔者认为,角毛藻是扁玉螺浮游幼虫的适合饵料。
- 刘庆孙振兴陈燕妮徐幸华
- 关键词:扁玉螺浮游幼虫饵料存活率
-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08年
- 就目前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阐述重金属的来源、形态、理化特征、毒性机理和影响毒性大小的因素,以及对水生生物毒性作用做出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做出预测和展望。
- 张传永刘庆陈燕妮
- 关键词:重金属水生生物毒性作用
- 长竹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本研究应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北方沿海的长竹蛏(Gould)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群体遗传学角度揭示了长竹蛏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对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探讨了不同野...
- 陈燕妮
- 关键词:种质资源基因测序
- 文献传递
- 扁玉螺的形态以及行为与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扁玉螺Neveda didyma(Roeding,1798)俗称“肚脐菠萝”、“香螺”,隶属于扁玉螺属,乳玉螺亚科,玉螺科,中腹足目,前鳃亚纲,腹足纲,软体动物门…。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生活于潮问带至浅海的细沙泥质海底,属广温性种类,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扁玉螺是我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腹足类,其个体大、高蛋白、低脂肪、肉味鲜美、食后口余清香,广为沿海居民喜爱。但由于为肉食性动物,喜食一些双壳类,故对海水养殖的牡蛎和蚶类幼苗等种类有害。
- 刘庆徐兴华陈燕妮
- 关键词:扁玉螺繁殖生物学软体动物门西太平洋地区中腹足目前鳃亚纲
- 几种卤素类消毒剂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在水温18.5~20℃的静水条件下,用4种卤素类消毒剂对刺参幼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简称TCCA)对刺参幼参的24h LC50、48h 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Cs)分别为33.22、25.32、4.41mg/L,二溴海因(dibromodimethyl hydantoin,简称DBDMH)的24h LC50、48h LC50和Cs分别为371.17、339.65、85.32mg/L,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简称PVP—I)的24h LC50、48h LC50和Cs分别为3.14、1.45、0.09mg/L,季铵盐络合碘(quaternary ammonium salt—iodine,简称QASI)的24h LC50、48h LC50和Cs分别为4.24、2.02、0.14mg/L。研究表明,4种消毒剂对幼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三氯异氰尿酸〉二溴海因。
- 孙振兴赵彦翠陈燕妮杜岩岩张军营
- 关键词:消毒剂急性毒性LC50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