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新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一书的评价
- 1988年
- 邓宏海同志所著《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在广泛的领域里研究了农业现代化问题,读后令人耳目一新。一、农业现代化概念的独特见解作者认为,对农业现代化应作两重意义的理解,即广义的理解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农业现代化,是指当时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普及化和集约化过程。
- 赵源陈言新
-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革命工业化传统农业农业现代化问题
- 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方向被引量:1
- 1988年
-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是较早出现城市的国家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人便有了筑城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模尚小,当时称为“国家”,实际上是城邦,几个城市就构成一国。进入西汉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活动不同程度的发展,城市规模开始扩大。例如当时的京城西安,“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余。”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许多城镇的军事功能常占主导地位,古代在边塞要地或交通便利之地驻戍守谓之镇,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城市;第二。
- 陈言新
-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功能人类历史小城镇
- 论地区性差别发展规律
- 1988年
- 一、问题的提出:
如果把近几年我国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加以比较既话,就会发现,尽管某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在不断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尽管贫困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尽管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也在逐年增大,但是与发展地区的经济水平相比,其经济指标的绝对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 欧阳旭初陈言新
- 关键词:贫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经济水平
-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1987年
-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发展经济学不仅研究经济成长、发展模式、投资、金融、市场、农业等问题,还研究人口、教育,价值观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学更注重研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障碍,比较各种发展模式,寻求解决办法等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学也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学说。 发展经济学从本世纪50年代初产生到现在,在理论上非常活跃。
- 陈言新欧阳
- 关键词:西方发展经济学经济学家二元经济结构金融
- 论贫困地区政府经济行为
- 1987年
- 政府经济行为是指政府在经济环境变化时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以及控制、管理和指导本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它主要以经济政策法规,经济手段和制订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主.
- 陈言新郑介甫
- 关键词:政府经济行为贫困地区环境变化经济政策
-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续)
- 1987年
- 三、成长阶段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决策产生过重大影响。所谓经济成长阶段,就是历史发展的直线模式,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这个历史过程。罗斯托把经济成长归纳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
- 陈言新欧阳
- 关键词:不平衡发展理论传统社会罗斯托西方发展经济学历史过程经济决策
- 论贫困地区政府经济行为
- 1986年
- 我国贫困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我们进行全国性比较时,贫困地区今后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将与经济发达地区大不相同。强调贫困地区政府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是强调政府经济行为在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决定作用。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我国贫困地区政府经济行为以及行为转化模式作一初步探讨。一政府经济行为,是指政府在经济环境变化时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以及政府控制、管理和指导本地经济发展的能力。贫困地区治穷致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
- 陈言新郑介甫
- 关键词:贫困地区政府经济行为地区政府地方政府
- 非均衡增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被引量:1
- 1988年
- 我国贫困地区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贫困特区”。通常所说的贫困地区,主要包括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老区和某些发达地区的周围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幼稚,经济基础脆弱,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处于重度贫血的畸型状态。显然,经济在这样的基点上起步与发展,仅仅承袭封闭的思想方式,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很难奏效的。唯有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缚。
- 陈池波余必龙陈言新
- 关键词:非均衡增长主导产业经济运行机制重度贫血少数民族聚居区
- 从兼业经营到专业化:中国农民经营形式的转换——兼与韩俊同志商榷被引量:11
- 1989年
- 中国农业经营形式的目标模式,到底是专业化还是兼业化,人们看法不一。韩俊同志在《我国农户兼业化问题探析》(载《经济研究》1988年第4期,以下简称《探析》)一文中认为我国农民经营形式的目标模式是兼业化。对此结论不敢苟同。相反,我们认为,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农业是一个处于波动和调整中的产业,农民的经营形式越来越取决于城乡工业的发展及其与农业的关联方式,现阶段农民的兼业经营将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农业本身的发展而最终向专业化方向转化。
- 陈言新彭展
- 关键词:农业兼业化
- 论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改革
- 1988年
- 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农村改革与农村发展已成为各方面所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当前农村经济的新形势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这是农业由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的开始,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农业发展迟滞所致,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经济改革进行了颇有意义的探索。本文无意评述这些观点,只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变革中,探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 陈言新
- 关键词:农村经济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农民参与政府经济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