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娟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和基本核启动子联合突变的意义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区G1896A突变和基本核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 双突变,以及两者的联合突变对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40份HBeAg阴性、60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40份阴性对照血清,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CD PCR)检测G1896A突变及A1762T/G1764A 双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病毒含量。结果 G1896A突变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7.6%和6.7%;A1762T/G1764A双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7.9%和31.7%;其中两者联合突变在HBeAg阴性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3.5%。在HBeAg阴性患者中,G1896A突变主要出现在血清病毒含量低的患者,而A1762T/G1764A 双突变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联合变异株主要见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结论 G1896A 变异株复制能力较低,而A1762T/G1764A变异株对病毒复制能力影响可能较为复杂,对HBeAg合成的影响较G1896A变异株小。联合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其复制能力较单纯G1896A强,值得警惕。
- 雷春亮彭晓谋顾琳陈雪娟杨湛唐小平
- 关键词:HBEAG阴性突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检出率
- 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 2005年
- 【目的】构建表达人CTLA4Ig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IgA,经RT-PCR分别扩增含抑瘤素M信号肽的CTLA4胞外段及IgG恒定区(含绞链区-CH2-CH3)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入pCDNA3,阳性重组子以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目的基因CTLA4-Ig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与5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BJ5183,经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进一步感染HepG2细胞,采用RT-PCR及ELISA测定CTLA4Ig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表达人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可达6×10^9pfu/mL,并能在HepG2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CTLA4Ig。【结论】成功构建表达CTLA4Ig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移植排异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有力的手段与工具。
- 马会慧陆才生陈雪娟高志良李刚杨绍基姚集鲁
- 关键词:腺病毒基因表达
- TT病毒在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体检者和肝病患者中检出的意义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 通过研究TT病毒在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体检人群和肝病患者中的意义,探讨其致病性。方法 收集19 例谷丙转氨酶升高体检者和41 例转氨酶正常的随机对照的血清,以及182 例肝病患者的血清,采用PCR 方法检测TT病毒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 产物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分析验证。同时检测甲、乙、丙、戊、庚型肝炎病毒(HAV、HBV、HCV、HEV和HGV) 感染标志。结果 19 例转氨酶升高体检者中,TT病毒DNA 检出率为10-53% (219),对照组检出率为2-44% (141) ,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转氨酶升高者中,9 例为HBV 现症感染,1 例为丙型肝炎,1 例为甲型肝炎。2 例TT病毒DNA 阳性者均重叠HBV 现症感染。肝病患者中TTVDNA 检出比率为4-4% 。18 例非甲~庚型肝炎中仅1 例为TTVDNA阳性。结论 在本组健康体检人群中能检出一定水平的TT病毒感染,但引起体检者转氨酶升高的主要原因为HBV感染。在肝病患者中也存在一定水平TT病毒感染,但不是非甲~庚型肝炎的主要病因。
- 彭晓谋高志良陈雪娟卢建溪姚集鲁
- 关键词:转氨酶TT病毒病原学
- 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人群中检出TT病毒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了解新型肝炎病毒—TT病毒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探讨其核酸变异性。方法:收集19例健康体检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者的血清标本,采用PCR方法检测TT病毒的DNA。所得PCR产物再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一些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同源性。结果:19例转氨酶升高者中,2例PCR检测呈阳性反应,其产物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证实为特异性产物。DNA序列分析显示,2个阳性产物间的核酸同源性为987%,与Takahashi等分离株和Okamoto等分离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87%和892%。两个TTVDNA片段中均存在精氨酸取代丝氨酸变异。结论:在中国广东人群中存在TT病毒感染,其核酸序列与Takahashi等在日本得到的分离株高度同源。因而,设计PCR引物时宜选择Takahashi等分离株为标准。精氨酸取代丝氨酸变异的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 彭晓谋高志良陈雪娟卢建溪周元平黄仰苏姚集鲁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病因学TT病毒谷丙转氨酶
-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对临床病情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出现YMDD变异后对临床病情及病毒量的影响 ,以及YMDD变异与前C区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对 13 5例曾用过拉米夫定治疗后复发的住院病例 ,按检查结果分为两组 ,YMDD变异组 61例 ,未变异组 74例 ,对两组病情诊断、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 ,YMDD变异与HBeAg、前C区变异的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YMDD变异与未变异在慢性肝炎 (轻度 )分别为 9.8% ( 6/ 61)与 8.1% ( 6/ 74)、慢性肝炎 (中度 )分别为 44 .3 % ( 2 7/ 61)与 48.6% ( 3 6/ 74)、慢性肝炎 (重度 )分别为 2 6.2 % ( 16/ 61)与 2 9.7% ( 2 2 / 74)、慢性重型肝炎分别为 9.8% ( 6/ 61)与 14 .9%( 11/ 74)、肝硬化分别为 4.9% ( 3 / 61)与 10 .8% ( 8/ 74) ,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病毒载量 <1×10 4copies/ml者分别为 1.6% ( 1/ 16)与 2 0 .3 % ( 15 / 74,P <0 .0 1)、1× 10 4~ 10 6copies/ml者分别为 9.8% ( 6/ 61)与 2 9.7% ( 2 2 /74,P <0 .0 1)、≥ 1× 10 7copies/ml者分别为 88.5 % ( 5 4/ 61)与 5 0 .0 % ( 3 7/ 74,P <0 .0 1)。肝功能 6项指标中ALT、ALB、A/G、TBIL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ST、PTA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5 )。YMDD变异组中HBeAg阳性率 68.9% ( 4 2 / 61) 。
- 江水清朱建芸崇雨田陈雪娟黄仰甦
- 关键词:YMDD变异前C区变异病情诊断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ALT
- 串联重复信号放大系统检测HBV DNA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研究
-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本课题组在构建新的串联重复序列信号增强系统(Tandem-repeated Signa...
- 顾琳彭晓谋张宇峰陈雪娟李建国黄仰甦高志良
- 关键词:乙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检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1年
- 本研究对入院第一诊断为阿米巴肝脓肿的32例患者用IFAT和ELISA作了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和其它有关阿米巴病免疫学项目的检测。在确诊为阿米巴肝脓肿的24例中,仅6例(25%)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对临床上疑似阿米巴肝脓肿患者作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 杨绍基彭文伟姚集鲁陈雪娟
- 关键词:肝脓肿免疫球蛋白抗体阿米巴
- RT-PCR法检测HGV RNA和ELISA法检测抗-HGV意义探讨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检测HGV RNA和抗-HGV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对351例住院肝炎患者血清中HGV RNA和抗-HGV进行检测。结果:351例中有32例(9.11%)HGV RNA阳性,34例(9.68%)抗HGV阳性,5例(1.41%)两项同时阳性;在11例患者不同住院期间的检测中发现,7例检测结果无变化,1例HGV RNA阴转,1例抗-HGV阴转,2例抗-HGV阳转。结论:HGV RNA和抗-HGV同时阳性的病例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两者不是同时存在,诊断意义可能有所差异;HGV RNA阳性表示现症感染,而抗-HGV阳性可能是感染后期或恢复期的标志。在HGV感染过程中会出现HGV RNA阴转或抗-HGV阴转和阳转的可能。
- 陈雪娟李刚陈文思刘淑芳黄仰苏
-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 全文增补中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抗原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细胞模型上研究表明,HCV抗原能抑制细胞凋亡。本研究在体内研究水平进一步探讨HCV抗原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双染色等技术,对70例肝细胞癌(HCC)和10例慢性肝炎的组织标本进行研究。结果:HCV感染或组织HCV抗原表达阳性的患者中,细胞凋亡指数与阴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而仅有纤维化的慢性肝炎组织较伴有肝硬变的癌周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升高(2027±241vs847±324,P<001)。在分布上,慢性肝炎组织中细胞凋亡与抗原分布一致,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癌周组织中两者常不一致。结论:在组织水平上HCV抗原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相对复杂。感染早期,HCV抗原主要通过炎症反应而促进细胞凋亡。
- 彭晓谋彭文伟姚春斓陈雪娟顾琳
- 关键词:丙型肝炎HCV抗原表达细胞凋亡免疫学
- HBV携带产妇血清乳汁HBV-DNA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HBV携带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含量及其关系,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选择HBV血清阳性产妇11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清及乳计中HBV-DNA含量,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HBV血清阳性产妇中其血清HBV-DNA含量的阳性率为52.6%(60/114),乳汁28.9%(33/114),其中"大三阳"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1.8%和32.3%,"小三阳"血清和乳汁分别为7.55%和1.98%,且两者含量呈正相关(r=0.218。p<0.05)。结论HBV血清阳性产妇无论何种感染模式,其乳汁中均有HBV-DNA检出,临床应根据血清和乳汁HBV-DNA定量结果指导母乳科学喂养,确保喂养安全。
- 陈月燕王谭枫李桂侠陈雪娟
- 关键词:孕产妇母乳喂养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