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新明 作品数:39 被引量:8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三亚鹿回头海域疣状杯形珊瑚反射率光谱分析 2020年 珊瑚礁地物光谱特征是珊瑚礁遥感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作为遥感定性和定量研究珊瑚礁的依据。采用我国南海三亚湾鹿回头海域的优势物种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为研究对象,用光纤光谱仪测量其反射率光谱。利用珊瑚反射率光谱和导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健康和白化两种状态下疣状杯形珊瑚的反射率光谱的差异。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健康疣状杯形珊瑚的反射率光谱,在波长580,604.7和647 nm处出现了特征波峰,在波长669 nm处出现一个显著的波谷;白化疣状杯形珊瑚的反射率光谱明显高于健康疣状杯形珊瑚的反射率光谱,但是其波形相对较为平缓,在波长663 nm处存在一个相对较弱的波谷。反射率光谱导数分析发现健康与白化疣状杯形珊瑚存在多个可区分波段,其中主要可区分波段包括:一阶导数,404~425,456~466,513~532,563~568和661~667 nm等;二阶导数,408~420,542~556,563~573,615~634和687~695 nm等;四阶导数,402~418,466~472,478~481,617~622和684~689 nm等。 陈永强 雷新明 陈标 黄晖三亚鹿回头海域珊瑚、石莼和碎石反射率光谱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以南海三亚湾鹿回头海域八种常见造礁石珊瑚优势种的反射率光谱为代表,用光谱仪测量它们和此海域常见底质石莼以及碎石的反射率光谱。通过反射率、导数光谱法研究了三亚鹿回头海域造礁石珊瑚、石莼和碎石的光谱差异。石莼于561.4nm处出现反射率高达48%左右的显著波峰,在500~700nm波长范围和造礁石珊瑚反射率差异较大;碎石反射率明显高于造礁石珊瑚反射率,整体差异显著。导数分析结果表明造礁石珊瑚、石莼和碎石可区分波段为:造礁石珊瑚与石莼主要为一阶导数在485~487,505~510,515~529,559~578,587~593,598~603和667~670nm等波段。二阶导数在494.4~505.7,524~534.5,543.6~561.4和567.2~579.7nm波段。四阶导数在515.8~430,621~627.1,628.8~635.6,639.3~645,661.8~669.8和678.4~682.4nm等波段。造礁石珊瑚与碎石一阶导数反射光谱,主要为400~413.7,414~418,484.8~486.9,506~509.6,514.5~528.9,576.9~587.6和602.7~653.4nm波段。二阶导数主要为,451.6~461.6,564.5~570.7和677~685nm。四阶导数主要为,412.6~425.3,459.8~467,467.7~470.6,535.6~540.8,583.8~591.4,654.4~659.8和670.8~680nm等波段。 陈永强 陈标 雷新明 黄晖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石莼 碎石 鹿回头湾造礁石珊瑚对温度及富营养化胁迫的响应研究 雷新明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温度 胁迫 升温胁迫对珊瑚及其共生藻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08年 石珊瑚失去共生藻或光合色素就会发生白化。以石珊瑚体内、外正常与异常共生藻浓度及比例变化、珊瑚表面共生藻密度为参数,研究了3种珊瑚在3种温度(26℃、31℃、34℃)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未受(26℃)或受到较小(31℃)温度胁迫时石珊瑚体内、外共生藻浓度及比例保持稳定,正常共生藻占优势;受较强温度(34℃)胁迫时异常共生藻迅速占优势,游离出的共生藻增多,且3种石珊瑚都在该温度下48h内白化。石珊瑚及其共生藻处在相对稳定的共生体系中,受温度胁迫后大量共生藻游离出共生体系而发生白化至死亡。 雷新明 黄晖 王华接 李秀保 练健生关键词:石珊瑚 温度 胁迫 共生藻 白化 海南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2024年 为查明海南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于2023年3月18—23日对该区域开展造礁石珊瑚群落、底质类型、悬浮物沉降速率和水环境因子调查。结果显示:(1)本区域造礁石珊瑚共鉴定13科24属42种和7未定种,其覆盖率均值为(18.05±10.53)%,集中分布在水深1.0~2.5m;(2)造礁石珊瑚优势种以团块状或皮壳状生长型为主,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2年)与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伴随造礁石珊瑚的死亡,其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3)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与砂质底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溶解氧和悬浮物沉积物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性;水体浊度与光合有效辐射漫衰减系数Kd-PAR(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呈显著正相关,且其均值(3.81±1.10)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已超过影响造礁石珊瑚生长的胁迫阈值(3NTU)。这些结果表明,海底砂质覆盖率、悬浮物沉降速率、浊度、pH、溶解氧和Kd-PAR等是影响该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是造礁石珊瑚分布热点之一,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和覆盖率。然而,该区域造礁石珊瑚垂直分布范围较窄,且正面临多重环境因子胁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保护。 罗勇 罗勇 杨剑辉 杨剑辉 练健生 江雷 梁宇娴 江雷 雷新明 江雷 黄晖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海水升温对壮实鹿角珊瑚幼虫存活和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海水升温对石珊瑚幼虫存活及附着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海洋暖化背景下幼虫的扩散和种群补充动态.探究了海水升温(+3℃)对壮实鹿角珊瑚(Acropora robusta)幼虫存活和附着的影响.两个温度下孵育7d后幼虫的存活率均大于90%,升温对珊瑚幼虫的存活并无明显的影响;在孔水石藻(Hydrolithon onkodes)诱导下,3℃的升温使珊瑚幼虫的附着率提高了75%,同时升温改变了珊瑚幼虫的附着选择:30℃下孵育7d的幼虫中附着在塑料六孔板表面的比例是27℃条件下孵育的幼虫的13倍,然而二者中附着于珊瑚藻表面和侧面骨骼的幼虫比例相近.研究表明环境温度3℃以上7d的升温处理并不影响壮实鹿角珊瑚幼虫的存活,但会促进幼虫的附着进而缩短幼虫的浮游期,升温会限制珊瑚幼虫的扩散并对排卵型珊瑚种群间的遗传连通性产生潜在影响. 江雷 黄晖 张浴阳 刘胜 雷新明 袁涛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温度 珊瑚藻 幼虫 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珊瑚藻的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2年 珊瑚藻是海洋红藻中的大型钙化藻类,全球分布623种,中国现有记录共77种。随着生态科学研究的广泛展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珊瑚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尤其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科研人员对有关珊瑚藻的初级生产力、钙化作用以及在诱导底栖无脊椎动物幼虫的附着与变态等方面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然而,有关珊瑚藻生态功能的深层次机理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章着重围绕目前珊瑚藻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近年来珊瑚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珊瑚藻的认识,并促进对珊瑚藻生态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雷新明 黄晖 黄良民关键词:珊瑚藻 珊瑚礁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珊瑚用η形钉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珊瑚用η形钉及其应用,属于珊瑚礁生态人工修复技术领域。该珊瑚用η形钉包括长脚、短脚和过渡段,过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长脚和短脚以形成“η”形,短脚的远离过渡段的一端以及长脚的远离过渡段的一端均具有尖头部。该珊... 张浴阳 黄晖 雷新明 江雷 袁翔城 袁涛 练健生 刘胜三亚鹿回头海域盾形陀螺珊瑚和精巧扁脑珊瑚反射率光谱分析 2019年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珊瑚的光谱特征,选择三亚湾鹿回头海域两种常见造礁石珊瑚(褐色片状珊瑚: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和蓝灰色块状珊瑚:精巧扁脑珊瑚(Platygyra daeda))为样本进行测量和分析。于2015年7月22日上午采集两种珊瑚样品各7组。样品块大小~6 cm,并将其暂养于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重点实验站岸基实验室珊瑚养殖缸,养殖缸内水温控制在~26℃。待样品块暂养≥4小时后用光纤光谱仪测量其反射率,光谱采集条件为无云遮挡的晴天。所用光纤光谱仪(海洋光学USB2000+),波段为200~850 nm,光谱分辨率1.34 nm,步长0.6 nm,视场角为25°。珊瑚样品置于缸内的平台上,过滤后恒温~26℃的海水持续注入以保证缸内水温恒定;多余的海水自动从养殖缸上壁溢出以排除因光线折射入水体后引起的"汇聚现象";养殖缸内壁采用黑色尼龙布贴壁,以避免玻璃缸壁光线反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光纤光谱仪的探头与样品间距保持在5 cm,每个样品重复测量10次取平均值以代表该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测量光源为太阳光,每次测量前校正一次光谱仪,选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光谱进行数据分析。反射率光谱导数分析可以放大光谱间的差异,四阶导数光谱法在提高检测灵敏度、改善分辨率和加强抗干扰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故此对所测珊瑚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反射率光谱数据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和四阶导数分析,根据盾形陀螺珊瑚和精巧扁脑珊瑚反射率光谱导数之间的差异确定两种珊瑚光谱的敏感可区分波段。分析结果发现,可见光范围内两种珊瑚反射率差异明显;后者反射率光谱明显高于前者,仅~700 nm出现类似较高反射率。盾形陀螺珊瑚反射率介于4%~15%之间,波峰和波谷明显。400~450 nm反射率相对较低约为4%~5%; 480 nm后急升至~10%, 502, 578, 60 陈永强 陈标 雷新明 谢强 黄晖一种岸基造礁石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基造礁石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它包括养殖缸、样品固定架、支架平台和照明系统,所述的养殖缸在其侧壁下部设有入水口、在其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支架平台设于养殖缸内,支架平台包括放置于养殖缸底部的平台和... 陈永强 陈标 谢强 黄晖 雷新明 郭明兰 张浴阳 杨剑辉 练健生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