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炘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血常规
  • 1篇源性
  • 1篇照射
  • 1篇体位
  • 1篇脾功能
  • 1篇脾功能亢进
  • 1篇脾亢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株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亢进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功能亢进
  • 1篇二氧化硒
  • 1篇肺癌
  • 1篇肺癌细胞
  • 1篇肺癌细胞株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靳炘
  • 2篇刘兆辰
  • 2篇何津祥
  • 2篇李丰旭
  • 2篇尉志民
  • 1篇王丽娜
  • 1篇裴广均
  • 1篇李博
  • 1篇祁宁
  • 1篇魏亚明
  • 1篇邵惠萍
  • 1篇曹小哲
  • 1篇于海建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甘肃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在肝源性脾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肝源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纠正由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改善临床症状,并与放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患者分为放射组和介入组,介入组行栓塞剂栓塞60%-70%的脾动脉,造成栓塞的脾脏缺血坏死;放射组给予等中心、挡铅后野和左侧野放射治疗,180—200cCy/次、5次惆,累计放射治疗剂量DB5—45Gy。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观测2组患者血常规和脾脏大小变化。结果2组在脾脏大小和血常规变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可行性。结论脾脏属于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对放射线较敏感,一般给予30Gy剂量的放射性外照射就可导致淋巴组织死亡,常规分割状态下脾脏整体累计接受35-45Gy剂量的外照射就可使增大的脾脏体积缩小,功能亢进状态得到缓解,达到治疗目的。
何津祥靳炘李丰旭尉志民祁宁刘兆辰李博
关键词:血常规
放射治疗与介入治疗肝源性脾亢75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放射性外照射、三维适形放疗及介入治疗肝源性脾亢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住院费用.方法:选择60名肝硬化脾亢患者和15名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分为肝硬化脾脏介入治疗组和肝硬化脾脏外照射治疗组;肝硬化脾亢采用脾脏外照射治疗,介入治疗采用部分脾脏栓塞术,肝癌合并脾亢采用脾脏三维适形放疗,评价3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脾脏大小、血常规指标、不良反应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脾脏均显著缩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但3组患者脾脏大小及血常规指标变化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肝硬化脾脏外照射及肝癌脾脏三维适形放疗组发热和疼痛评价指标较介入治疗组显著减轻(0.57±0.55,0.64±0.51vs1.80±1.21;0.36±0.63,1.67±1.12vs4.59±3.22,均P<0.05).肝硬化脾脏外照射放疗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肝癌脾脏三维适形放疗组和介入组.结论:放射性外照射治疗肝硬化脾亢、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达到和介入治疗相同的疗效,并能显著减轻发热和疼痛反应,缩减治疗费用.
王丽娜何津祥靳炘刘兆辰李丰旭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肝癌介入治疗
二氧化硒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和GLC-82细胞凋亡及对bcl-2、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二氧化硒(SeO_2)对肺癌细胞株A549、GLC-82的增生、凋亡以及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二氧化硒(SeO_2)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观察了细胞经过SeO_2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SeO_2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10μmol/L的SeO_2作用48 h后,A549细胞、GLC-8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8%、40.8%。用不同浓度(从3-30μmol/L)的SeO_2处理肿瘤细胞48 h,在A549细胞中,bcl-2的表达从65.8%下降至9.6%。结论SeO_2对2种肺癌细胞株均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在凋亡过程中涉及到bcl-2下调和p53上调。
于海建邵惠萍靳炘曹小哲魏亚明
关键词:BCL-2蛋白A549GLC-82
源皮距照射摆位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当标准源皮距时,成角照射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源皮距成角照射分为三种情况:SSD=SAD;SSD>SAD;SSD<SAD,利用几何原理的办法分别分析讨论三种情形下使用使用先对距离后转角摆位...
尉志民靳炘裴广均郭斌
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调节
目的: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摆位误差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部位,准确应用固定装置,精确摆位结果:正确的摆位及合理的使用辅助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摆位误差。
靳炘
关键词:体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