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玲

作品数:257 被引量:1,329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0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9篇心脏
  • 75篇先天性
  • 71篇先天
  • 66篇动脉
  • 66篇心脏病
  • 66篇先天性心脏
  • 63篇先天性心脏病
  • 48篇超声
  • 44篇心肌
  • 42篇儿童
  • 36篇胎儿
  • 35篇肺动脉
  • 34篇介入
  • 33篇心动图
  • 32篇缺损
  • 32篇超声心动图
  • 29篇间隔缺损
  • 23篇介入治疗
  • 18篇胎儿心脏
  • 18篇小儿

机构

  • 2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北京市心肺血...
  • 14篇北京大学第一...
  • 10篇北京安贞医院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青岛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美国芝加哥大...

作者

  • 251篇韩玲
  • 100篇金梅
  • 47篇丁文虹
  • 46篇肖燕燕
  • 44篇郑可
  • 40篇王霄芳
  • 33篇张桂珍
  • 30篇梁永梅
  • 26篇何怡华
  • 24篇吴邦骏
  • 22篇谷孝艳
  • 18篇刘晓伟
  • 17篇罗毅
  • 17篇郭保静
  • 15篇陆萍
  • 14篇张烨
  • 13篇程沛
  • 13篇郝晓艳
  • 10篇刘迎龙
  • 9篇李玲

传媒

  • 59篇心肺血管病杂...
  • 38篇中华儿科杂志
  • 16篇中国实用儿科...
  • 8篇中华胸心血管...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5篇THE 23...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心肺血管学报
  • 3篇中国循证儿科...
  • 3篇第十七届全国...
  • 3篇第八届北京五...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9篇2016
  • 10篇2015
  • 12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心脏移植及心肺移植进展及现状
自20世纪初期,医学科学家即开始了对心脏移植的研究工作,6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开展了大量的心脏、肺脏、心-肺联合移植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终末期心脏病,肺脏病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
韩玲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先天性心脏畸形免疫抑制药物
文献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与宫内肠道病毒感染
2001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与宫内肠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核酸杂交方法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组织及血清中肠道病毒RNA,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柯萨奇B病毒特异IgM、IgG抗体,取非心脏病原因死亡的新生儿心肌标本及非心脏病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标本中肠道病毒RN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而血清柯萨奇B特异IgM、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与非心脏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宫内肠道病毒感染有关,且生后病毒仍持续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王雪梅韩玲刘晓晔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聚合酶链反应心肌组织新生儿
272例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了解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简称干下室缺 )的临床过程 ,恰当掌握手术适应证。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的 14岁以下儿童干下室缺 2 72例 ,观察年龄与肺动脉高压和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窦瘤破裂 ) ;室缺大小与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病变的关系。结果  (1) 2 7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干下室缺 2 46例 ,符合率 90 4%。 (2 )随着年龄的增长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几率减少 ,程度减轻。年龄小于 1岁 ,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 70 % ,7~ 14岁为 2 8%。(3)随着年龄的增长 ,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有增长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7~ 14岁出现主动脉瓣病变38 7%。 (4 )随着干下室缺的增大 ,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几率、严重程度显著增加 ,干下室缺大于 10mm ,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达 5 2 3%以上。 (5 )随着干下室缺的增大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6 )手术方式以补片修补者 2 6 7例 (98 2 % ) ,直接缝合 5例 ,手术治愈 2 6 7例 (98 2 % )、死亡 5例(1 8% )。结论 干下室缺因其解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 ,无自然闭合倾向 ,且易合并严重并发症 ,因此该型室缺一经诊断即应早期手术。
刘灵韩玲陆萍金梅李磊梁永梅
关键词:心脏病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儿童手术适应证
先天性右房憩室—诊断与外科治疗
2002年
程沛韩玲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图手术治疗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α1肾上腺素受体 (α1 adrenergicreceptor,α1 AR)三种亚型α1A AR ,α1B AR和α1D ARmRNA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位置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大鼠肺组织α1 AR亚型mRNA相对表达量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10 ) ,缺氧 2周组 (n =13)、缺氧 4周组 (n =10 ) ,生理盐水组 (n =10 ) ,酚妥拉明组 (n =12 )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 ,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α1 AR三种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α1 AR三种亚型在正常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部位。结果  ( 1)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肺动脉压力升高。 ( 2 )各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α1 AR亚型mRNA的表达均以α1A AR为主 ,α1B AR次之 ,α1D AR含量最少。 ( 3)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α1A AR和α1B AR两种亚型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 ,缺氧 2、4周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缺氧 2、4周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 ( 4 )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α1D AR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多 ,但缺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5 )酚妥拉明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α1A AR ,α1B AR和α1D AR三种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显著性。 ( 6 )正常大鼠外周肺组织中三种α1 AR亚型的mRNA主要表达于肺小动脉和小静脉?
肖燕燕韩玲
关键词: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
ALPK3基因缺陷相关心肌病伴颅面-骨骼畸形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ALPK3基因缺陷相关心肌病伴颅面-骨骼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LPK3基因相关心肌病伴颅面-骨骼畸形患儿随诊11年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基因检测的特点,并以“ALPK3基因”或“ALPK3 gene”作为检索词在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0年11月的相关文献,总结ALPK3基因缺陷相关心肌病伴颅面-骨骼畸形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信息。结果:患儿女,10月龄,因“发现心脏扩大2个月”入院,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左心收缩功能减低,体检示耳低位,胸骨左缘可闻及2/6级柔和收缩期杂音,双侧通贯掌,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经治疗,1岁1月龄时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恢复正常,但室间隔及左心室壁较正常同龄儿增厚,修正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HCM)、先天畸形综合征待诊”。8岁前心肌肥厚进展缓慢,之后明显加速。9岁完善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染色体15q25.2的ALPK3基因存在外显子1 c.721dup(p.Y241Lfs*42)移码突变和外显子10 c.4840C>T(p.R1614*)无义突变,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最终诊断为“ALPK3基因缺陷相关心肌病伴颅面-骨骼畸形”。随访至11岁,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室肌进行性肥厚;11岁完善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多导联ST-T改变、T波倒置,QT间期延长;心脏磁共振成像示双心室心肌肥厚,心肌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示左右心室壁心肌弥漫性不均匀高信号影。文献检索共检索到文献7篇,其中中文0篇,英文7篇,共报道27例ALPK3基因突变致病病例,结合本例患儿,共28例,包含24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18例为纯合突变,10例为复合杂合突变。11例患儿病初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DCM),10例之后发展为HCM,且以疾病进展后的HCM为主;8例起�
丁文虹王本臻韩玲李自普张巍王辉肖燕燕
关键词:心肌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瞻望被引量:4
2004年
韩玲
关键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病学封堵术球囊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术合作者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CT)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78例患儿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为小儿心脏病 ,其中 7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 63例 ,非先天性心脏病变 4例 ,同时做EBCT增强单层容积扫描 ,并由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其中 2 5例行常规心血管造影 ,4 3例经外科手术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全组 2 0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共 176处畸形 ,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16种。心内畸形共65处 ,TTE漏诊 1处 (三尖瓣闭锁 ) ,TTE诊断准确率 98 5 %。而心外大血管畸形及心室 -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中两者有明显差别 ,EBCT诊断准确率为 96 4 % ( 10 7/ 111) ,TTE诊断准确率 86 5 % ( 96/ 111)。EB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差异非常显著 ( χ2 =6.964,P <0 .0 1)。手术纠治心脏病变共 10 9处 ,EBCT确诊 10 5处 ,诊断准确率 96 3 % ( 10 5 / 10 9)。TTE确诊 97处 ,诊断准确率 89 0 % ( 97/ 10 9)。EB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有显著差异 ( χ2 =4 .3 18,P <0 .0 5 )。TTE、EBCT对 4例非先天性心脏病均作出正确诊断。TTE与EBCT结合使诊断的总准确率提高到 99 4 % ( 175 / 176)。结论 E BCT对小儿心脏病变的检出优于TTE。EBCT血管造影与TTE及心血管造影相结合 。
陆萍韩玲郑可戴汝平金梅罗毅
关键词: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三维成像小儿心脏病
伴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的肺动脉瓣狭窄99例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郑可韩玲金梅吴邦骏王霄芳陆萍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PSASDPFO
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动脉导管未闭68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应用Amplatzer堵闭器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测量PDA大小 ,在透视下经传送装置将Amplatzer堵闭器置入PDA内 ,使之在PDA最窄处固定 ,即刻或 10min后再次造影。术后 2 4h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术后 6 1例 (89 7% )即刻无分流 ;7例 (10 3% )即刻有少量残余分流 ,其中 4例术后2 4hUCG示分流消失 ;肺动脉高压者术后均有所下降。结论 :应用Amplatzer堵闭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操作方法简便、治疗范围广、成功率高 。
金梅韩玲吴邦骏李志忠丁文虹陆萍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导管插入术PDA介入疗法疗效AMPLATZER堵闭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