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宫颈
  • 3篇宫颈病
  • 3篇宫颈病变
  • 3篇病变
  • 2篇人乳
  • 2篇乳头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变
  • 2篇术式
  • 2篇塑形
  • 2篇皮内
  • 2篇瘤变
  • 2篇瘤病毒
  • 2篇内瘤
  • 2篇宫颈上皮
  • 2篇宫颈上皮内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薛月珍
  • 6篇韩玲
  • 2篇罗曼
  • 2篇江立珍
  • 2篇张文璎
  • 1篇陆丽华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首届沪浙妇产...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LEEP术式在治疗宫颈病变后宫颈塑形观察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术式在治疗宫颈病变后宫颈塑形情况。方法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赘生物、宫颈湿疣及中重度宫颈糜烂共209例宫颈疾病患者行宫颈LEEP手术。手术方式包括浅宫颈环切术、深宫颈环切术、宫颈锥切术以及类似冷刀宫颈锥切术四种。术中记录手术切除宫颈宽度及深度,术后观察宫颈塑形情况。结果209例宫颈疾病患者宫颈塑形满意179例(85.6%);宫颈塑形欠满意24例(11.5%);宫颈塑形不满意6例(2.9%)。浅宫颈环切术、深宫颈环切术以及宫颈锥切术宫颈塑形满意度高。宫颈塑形欠满意中宫颈柱状上皮外翻15例(7.2%);宫颈塑形不满意6例(2.9%),其中宫颈柱状上皮严重外翻3例,宫颈穹窿变浅及宫颈缩短2例,严重红斑1例。结论LEEP手术在宫颈病变治疗后宫颈塑形满意度高,但仍然存在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宫颈穹窿变浅、宫颈缩短、严重红斑等宫颈塑形不满意情况,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薛月珍韩玲江立珍
关键词:宫颈病变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是一组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近年,CIN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增加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除少部分CIN进展为宫颈癌外,大部分未经治疗的CIN可自然逆转。宿主的免疫状况对CIN自然转归起重要作用。
韩玲薛月珍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免疫机制NEOPLASM人乳头状瘤病毒CIN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接受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HPV DNA检测、且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的女性1 806例,分析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 806名女性总hr-HPV感染率为35.5%(641/1806);正常女性感染率仅为23.2%(301/1299),明显低于宫颈病变病例(P=0.000)。在高病毒负荷量中,只有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1之间的差异显著(P=0.049),危险比值比为8.5,95%可信区间为1.0-71.4。在中、低度病毒负荷量中,C IN2、C IN3和宫颈癌对比C IN1均无显著性差异。C IN1、C IN2、C IN3和宫颈癌各组的相对光单位比值(RLU/PC)行对数值转换,中位数差异不显著(P=0.712)。结论检测高危型HPV能很好地区分病变宫颈和正常宫颈,而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不密切,能否作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预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文璎薛月珍韩玲罗曼
关键词:病毒负荷量宫颈病变杂交捕获
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病变后宫颈塑形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术式在治疗宫颈病变后宫颈塑形情况。方法:对 CIN、HPV感染、宫颈赘生物、宫颈湿疣及中重度宫颈糜烂共209例宫颈疾病患者行宫颈LEEP手术。手术方式包括浅宫颈环切术、深宫颈环...
薛月珍韩玲江立珍
文献传递
拓扑替康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及放疗增敏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TPT)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和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噻唑蓝法(MTT)和流式细胞仪法(FCM)检测不同浓度TPT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克隆形成法进一步检测TPT作用24h和48h后对HeLa细胞抑制及放疗增敏作用,应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放疗增敏比。结果TPT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作用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程度越大(P<0.05)。TPT作用24h时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为8μg/mL,显著低于作用48h和72h时IC50(P<0.05)。FCM检测TPT联合放射线辐射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为68.2%,明显高于单化疗组(45.7%)和单放射线辐射组(14.4%)(P<0.05)。细胞克隆形成法表明TPT作用24h和48h后联合不同剂量放射线,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提示TPT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应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生存曲线得到24h和48h放疗增敏比为1.167和1.344。结论TPT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抑制和放疗增敏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放射线损伤修复功能抑制有关。
张文璎薛月珍罗曼韩玲
关键词:宫颈肿瘤HELA细胞拓扑替康放疗增敏
电子阴道镜联合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1125例妇女行TCT筛查,744例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宫颈病变者行EC检查,并对706例异常EC图像者或可疑病变者行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EC和EC联合TCT检查诊断SPI、CIN和宫颈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8.74%、88.79%和90.63%;特异度分别为85.44%、80.38%和96.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06%、68.90%和91.1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93.61%和96.2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单独采用一种检查明显增高(P<0.05)。结论TCT适合作为筛查宫颈病变的参考指标,联合EC对宫颈病变定位并镜下活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对宫颈SPI和CIN的早期诊断率,是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韩玲陆丽华薛月珍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电子阴道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