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炜群

作品数:177 被引量:4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5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4篇细胞
  • 36篇软骨
  • 30篇酵母
  • 29篇蛋白
  • 26篇毕赤酵母
  • 24篇软骨细胞
  • 24篇骨细胞
  • 16篇肝损伤
  • 15篇四氯化碳
  • 14篇免疫
  • 14篇基因
  • 12篇抑肽酶
  • 12篇肽酶
  • 11篇细胞培养
  • 11篇纯化
  • 8篇软骨组织
  • 8篇骨组织
  • 7篇人工皮
  • 7篇人工皮肤
  • 6篇皮肤

机构

  • 159篇吉林大学
  • 2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8篇吉林大学中日...
  • 15篇沈阳军区总医...
  • 1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 6篇嘉兴学院
  • 5篇吉林大学口腔...
  • 5篇暨南大学
  • 5篇天津市红桥医...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广岛大学
  • 2篇大阪大学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177篇颜炜群
  • 49篇杨同书
  • 43篇侯立中
  • 34篇周余来
  • 16篇王芳
  • 16篇孟威宏
  • 15篇张馨木
  • 15篇侯宜
  • 14篇宿晓云
  • 12篇常淑芳
  • 12篇王毅
  • 12篇马杰
  • 11篇杨春伟
  • 10篇杨莉莉
  • 10篇贺巾超
  • 10篇王丁丁
  • 10篇石毅
  • 10篇孔宁
  • 9篇苏曼曼
  • 9篇牟旭鹏

传媒

  • 37篇吉林大学学报...
  • 2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2篇中国地方病防...
  • 9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国外医学(老...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吉林省第五届...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32篇2008
  • 22篇2007
  • 11篇2006
  • 15篇2005
  • 13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型流感病毒M2e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将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M2e)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融合,以构建高效分泌表达的毕赤酵母菌株。方法通过RT-PCR扩增HSA基因,构建pPICZα-HSA质粒,将人工合成的M2e序列与pPICZα-HSA质粒分别经BstBI和KpnI酶切消化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HSA/M2e,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X-33。用PCR法筛选Zeocin抗性阳性的克隆,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筛选高表达HSA/M2e菌株。结果经RT-PCR法克隆的HS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cDNA序列一致,构建的pPICZα-HSA/M2e真核表达载体,经电转化获得Zeocin抗性阳性的克隆。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甲醇诱导的培养基上清中含有HSA/M2e,分子量约为68kD。结论成功构建了分泌表达重组HSA/M2e融合蛋白的毕赤酵母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牟旭鹏韦安慧申茉函孔宁颜炜群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血清白蛋白毕赤酵母
几种因子对大鼠角朊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角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第2代大鼠角朊细胞(KC),以含有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当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分别改用含有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肝...
周余来石毅侯立中杨同书颜炜群
关键词:角朊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作用下牙齿应力分布与移动趋势的光弹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利用三维光弹应力分析法研究"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作用下,下颌牙齿牙槽骨的应力分布规律和移动趋势。方法制作上下颌三维光弹模型,对模型加载"摇椅形"不锈钢方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力,将下颌实验模型单颗牙进行三维方向冻结切片,利用三维切力差法,计算单颗牙牙槽骨各点应力值。结果在"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作用下,各牙齿均未受到较大正畸力。17整体龈向压低,颊向移动,冠向远中旋转,近中颊向远中舌向扭转。16整体龈向压低,颊向移动,冠向远中旋转。15整体向伸长,冠向远中旋转,冠颊向根舌向转矩。13整体向伸长,冠唇向根舌向转矩。12为向伸长,冠唇向根舌向转矩。结论"摇椅形"方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可以用来矫治开,随着弓丝直径增加,摇椅角度要减小。对于采用拔除双尖牙矫治的开患者,利用"摇椅形"不锈钢方丝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关闭拔牙间隙可以满足开矫治机理的五个方面。
张丽雯胡敏吴宏刘磊颜炜群
关键词:应力分布
重组pcDNA3.1-BMP7转染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及其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将重组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培养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观察BMP7基因在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8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完成。①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家兔1只,兔膝关节软骨切碎后取2.0~2.5kg软骨组织,进行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②脂质体与pcDNA3.1-BMP7DNA质粒形成脂质体-DNA质粒复合物,复合物的最佳比例为脂质体10μL、pcDNA3.1-BMP7质粒4μg。用含G418400mg/L的正常培养液筛选转染pcDNA3.1-BMP7DNA质粒的软骨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活性。③软骨细胞转染后7d和28d,分别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blot、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等方法测定BMP7蛋白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①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情况:家兔膝关节软骨切碎后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进行消化,能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很好地分离。接种24h,部分细胞开始贴壁生长,72h后分裂增殖,7d时细胞融合率为90%~100%。贴壁初期细胞呈圆形或三角形,以三角形为主,每7d传代1次。②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BMP7质粒转染兔软骨细胞情况:转染后的软骨细胞用G418筛选,4d转染效率约15%,阳性克隆细胞七八天融合率约为90%。G418连续筛选28d,阳性克隆细胞仍然存活,细胞融合率为100%。未转染pcDNA3.1-BMP7质粒的细胞,G418筛选4d时细胞全部死亡。③转染后兔软骨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结果在1.3kb处可见DNA条带,作为对照的软骨细胞未见此DNA条带。④转染后软骨细胞BMP7蛋白表达电泳检测结果: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000的电泳条带。⑤转染后软骨细胞BMP7蛋白表达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000的特异性条带。⑥转染后软骨细胞蛋白表�
曲福军侯宜周余来刘丽玲颜炜群杨同书侯立中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软骨细胞
伴刀豆蛋白A促进培养的静止软骨细胞分化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观察了ConA对培养软骨细胞的分化的影响。结果证实了ConA对培养的静止软骨细胞高分子硫酸化PG、AKPase,维生素D_3受体的合成及细胞外基质^(45)Ca摄取和沉积的钙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示了ConA具有特异地促进软骨细胞成熟化和终末分化的生物学作用。ConA的这一作用可由MeMan完全解除,并有明显的凝集素特异性。
颜炜群杨同书候立中铃木不二男加藤幸夫
关键词:软骨细胞分化
抑肽酶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第Ⅰ组为正常对照组;第Ⅱ~Ⅵ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12周建立慢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后,进行不同处置,即第Ⅱ组为模型组、第Ⅲ组为抑肽酶小剂量(2万kIU·kg^-1)组、第Ⅳ组为抑肽酶中剂量(4万kIU·kg^-1)组、第Ⅴ组为抑肽酶大剂量(8万kIU·kg^-1)组、第Ⅵ组为阳性对照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kg^-1)组。第8周后第Ⅲ~Ⅵ组分别用抑肽酶和肝细胞生长素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4周后测定各组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TP)、唾液酸(SA)活性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Hyp显著升高,血清SA、ALB和A/G比值显著降低。抑肽酶各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及Hyp含量降低,血清SA、ALB和A/G比值明显增高。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抑肽酶能显著减轻由CCl4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抑肽酶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张馨木常淑芳张赢予孙波颜炜群
关键词:抑肽酶四氯化碳肝疾病肝再生
重组人uPA_(17)-KPI大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的建立
2010年
目的建立重组人uPA17-KPI(rhuPA17-KPI)毕赤酵母工程菌在80L发酵罐中的大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方法对工程菌表达rhuPA17-KPI的pH值进行优化。在摇瓶中制备rhuPA17-KPI工程菌种子2L,接种至80L发酵罐中,采用优化的pH值,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对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控制和优化各种发酵条件,经甲醇诱导48h后结束发酵。将发酵液离心,经SP Sepharose XL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ourceTM 30 RPC反相疏水柱层析纯化。结果建立的发酵工艺为:控制发酵温度为28℃,pH值为5.5,溶氧值为25%~30%之间,在酵母细胞湿重达到190g/L时开始甲醇诱导表达,诱导30h,rhuPA17-KPI的分泌达高峰,为300mg/L发酵液。发酵上清经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疏水层析纯化后,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rhuPA17-KPI,产量为180mg/L,回收率为60%。结论已建立了rhuPA17-KPI毕赤酵母工程菌在80L发酵罐中的大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为其产业化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磊孔宁颜炜群周庆伟
关键词:毕赤酵母发酵纯化
皮肤细胞复合改性聚乳酸构建组织工程皮肤(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以改性聚乳酸为细胞外基质网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盐溶法制备机械性能得到部分改进的聚乳酸多孔泡沫网架,向改进的聚乳酸网架接种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以普通聚乳酸支架作为对照,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体外培养一周,对网架进行形态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一般形态观察②组织学观察。结果:复层组织工程皮肤在结构上与正常皮肤相似,具有真皮、表皮双层结构。改性聚乳酸网架上有双层细胞生长,生长的细胞与网架接触,并且在其表面形成较为明显而连续的细胞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表皮部分细胞层数逐渐增多,真皮部分细胞也逐渐增多,并向表皮层深入,位于表皮与网架之间。结论:双醛淀粉作为良好的增柔剂在改善聚乳酸网架的机械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代谢,可以进一步用作组织工程皮肤的支架材料。
冯颖王宗良师铁英石毅周余来颜炜群
关键词:聚乳酸双醛淀粉组织工程皮肤
壳多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的制备壳多糖细胞外基质网架的方法,考察该基质网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壳多糖溶于乙酸,搅拌成均匀泡沫状,冷冻铸型制成海绵状多孔基质网架。利用光镜、电镜等方法测定该网架的孔径和空孔率。分别应用该网架构建复层组织工程皮肤和组织工程软骨。结果:制备的壳多糖网架外观呈多孔海绵状,光镜下观察有大小不等的孔隙;扫描电镜下观察,网架错综相连成许多网孔,孔径为83~136μm,平均孔径为110μm,平均三维空孔率为78%。构建的复层组织工程皮肤具有与天然皮肤极为相似的表皮和真皮双层结构,皮肤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贴附于网架生长、增殖,形成连续的细胞层,细胞层数增多明显,并分泌角质样物质和基质样物质,网架逐渐降解。软骨细胞在网架上贴附、增殖良好,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组织学观察有新生软骨组织形成。结论:制备的壳多糖细胞外基质网架具有一定的孔径和空孔率,适于细胞贴附生长和增殖,将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陈彦彦陈昕王宗良赵雷石毅周余来颜炜群
关键词:壳多糖皮肤软骨
组织工程化人工复合皮肤的构建被引量:35
2001年
目的 为皮肤缺失的移植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表皮、真皮的组织工程化人工复合皮肤。方法 将体外传代培养的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在经冷冻干燥及戊二醛交联的 I型胶原基质网架的两侧 ,在液面下培养 1周后 ,改为气 -液界面培养 ,动态观测人工皮肤光镜下组织学形态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人工复合皮肤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培养过程中表皮逐步增殖、分化、发育 ,形成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 ;真皮基质网架渐渐降解 ,并逐步被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所取代 ,完成真皮构建。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人工复合皮肤 ,可用于皮肤缺失者的自体移植治疗 ,体外构建的复合人工皮肤可从根本上解决自体供皮不足 ,且细胞源于自体皮肤 ,排除了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具有安全、有效。
刘晋宇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
关键词:人工皮肤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