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人工饲养繁殖树鼩专用笼具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人工饲养繁殖树鼩专用笼具。主要由笼架、笼子、窝箱、托盘、食盒、饮水瓶组成,笼子与笼架通过固定销钉相连,窝箱通过挂钩与笼子相连,食盒与笼子通过插销相连,水瓶用挂钩固定在笼子上,其特征在于窝箱和笼子制作成两个...
- 吕龙宝马玉华李贵邬继文常云艳王计平
- 一种树鼩自动吸奶器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树鼩自动吸奶器,它包括:吸奶杯、吸奶管、集奶容器、吸气管和主机,吸奶杯通过吸奶管与集奶容器相连,集奶容器通过吸气管与主机相连;吸奶杯为内直径略大于哺乳母树鼩的乳头直径的直桶形;吸奶管穿过集奶容器盖子,伸入...
- 陈佳琦吕龙宝吴世力马玉华张庆宇张晓迪邬继文谢丽分
- 云南省树鼩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解树鼩感染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情况,评价其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本研究采集了461份树鼩粪样,提取粪便基因组DNA;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序列,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59份野生树鼩粪样中检出隐孢子虫核酸阳性5份,阳性率为8.47%;经序列比对分析,4份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核酸阳性,1份为龟隐孢子虫(C.testudinis)核酸阳性。检出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核酸阳性9份,阳性率为15.25%;经基因型鉴定,2份为TB1,1份为TB2,1份为TB3,5份为TB4。402份驯养树鼩粪样中未检测出隐孢子虫,仅检出1份为毕氏肠微孢子虫核酸阳性,为基因型TB4。通过遗传进化分析,本研究所鉴定的微孢子虫基因型(TB1~TB4)和微小隐孢子虫均具有感染人的风险。本研究是国际首次对树鼩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进化分析的研究,为树鼩人兽共患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 曹富琼张庆宇邹扬马玉华吕龙宝李涛善陈红梁霞霞杨建发朱兴全朱兴全
- 关键词:树鼩隐孢子虫基因型人兽共患病
- 一种圈养非人灵长类动物保暖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圈养非人灵长类动物保暖舍,保暖舍之间通过隔墙和隔网隔开,隔墙一端设有保暖坐台,保暖坐台两端延伸入隔墙两端相邻的保暖舍中,形成左台和右台,保暖坐台内部设有发热管,并位于保暖坐台中部,不与保暖坐台顶面接触...
- 刘超胡正飞张飞燕张玉林王芸陈佳琦马玉华张庆宇谢丽分赵玲张晓迪邬继文金洁吕龙宝
- 野生树鼩实验动物化过程中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被引量:2
- 2020年
- 从云南昆明西郊野外捕捉6只成年野生树鼩,于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人工驯养6个月。于刚捕捉回(野生组)和人工驯养6个月(驯养组)时,收集新鲜粪便样本,共12份,运用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以16S rRNA的V3–V4区域为目标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树鼩在人工驯养前后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结果表明:树鼩粪便菌群的OTU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野生组树鼩粪便菌群的OTU丰富度Chao指数、Ace指数、Sobs指数均显著高于驯养组的;PCo A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树鼩与人工驯养树鼩的粪便菌群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同组内个体间的菌群差异不明显;在门水平上,树鼩粪便的优势菌门主要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但其在不同组树鼩粪便菌群的相对丰度不同;在纲水平上,野生组菌群主要有芽孢杆菌纲和拟杆菌纲,驯养组菌群主要有拟杆菌纲、梭菌纲和厌氧菌纲,γ–变形菌纲、厌氧菌纲相对丰度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目水平上,野生组菌目主要有乳杆菌目和拟杆菌目,驯养组菌目主要有拟杆菌目和梭菌目,驯养组的Selenomonad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在科水平上,野生组菌科主要有链球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驯养组菌科主要有普雷沃氏菌科和韦荣氏球菌科,驯养组的韦荣氏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在属水平上,野生组菌属主要有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驯养组菌属主要有普雷沃菌属和巨单胞菌属,野生组的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驯养组的(P<0.01),驯养组的巨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可见,野生树鼩经过人工驯养后,粪便微生物区系中的一些菌群发生了变化,菌群结构与野生组有差异,但不显著,粪便菌群结构变化呈简单化的趋势。
- 张飞燕金洁马玉华陈佳琪谢丽分张晓迪邬继文吕龙宝
- 关键词:树鼩人工驯养粪便
- 剖腹产术对猕猴繁殖性能的影响
- 2014年
- 为了探讨圈养环境下驯化饲养的猕猴进行剖腹产后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严格依照人医剖腹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手术操作。2年后此猕猴再次受孕生产,说明剖腹产对猕猴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 马玉华胡正飞王芸陈佳琪吕龙宝
- 关键词:猕猴剖腹产护理繁殖性能
- 猕猴体况评价系统的建立和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为了能及时了解人工笼养猕猴的健康状况,快速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人工圈养猕猴单位提供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初步建立猕猴健康状况评价体系。方法结合十多年的猕猴饲养管理经验,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饲养的500多只猕猴为研究对象,以精神状态、营养状况、采食状况、肢体健康状况、短期体重增减情况、年龄以及动物肥胖度等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并按综合得分将动物目前体况分为"Fine"、"Good"、"Normal"、"Bad"四个等级。结果建立了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人工笼养猕猴的体况评价体系;能有效的减少人为的、片面的,主观的判断,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猕猴健康状况评价体系,为猕猴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张玉林胡正飞刘超张飞燕马玉华张晓迪王芸吕龙宝
- 关键词:猕猴体质健康状况
- 树鼩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接近中国主要传染病发病率的一半,也是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方便有效的感染人类病毒的动物模型,对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致病机理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与人类在生理生化、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相似性远高于大鼠、小鼠等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并具有个体小、便于实验操作、饲养成本低、能感染多种人类病毒等特点,作为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突显优势和潜能。本文从地区分布、进化、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阐述了树鼩作为动物模型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的优势,包括在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研究中的进展。
- 张飞燕肖文娴马玉华邬继文邬继文谢丽分赵玲李乙江陈佳琦王芸
- 关键词:树鼩动物模型肝炎病毒虫媒病毒
- 一种树鼩实验用样本保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鼩实验用样本保存装置。所述树鼩实验用样本保存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板;圆板,所述圆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圆板上开设有圆形槽;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
- 张飞燕吕龙宝金洁谢丽分马玉华张晓迪邬继文刘超张庆宇王芸
- 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野生树鼩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野生树鼩粪便菌群的结构与组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新型实验动物奠定基础.方法 在云南昆明野外捕捉3 只野外成年雄性树鼩,采取粪便,用细菌16SrDNA 通用引物扩增V3~V4 区,采用Illu...
- 张飞燕金洁马玉华王芸张庆宇赵玲邬继文吕龙宝
- 关键词:粪便高通量测序优势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