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玥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术后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护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痴呆
  • 1篇血栓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控制
  • 1篇言语
  • 1篇言语不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药物预防
  • 1篇舒适护理

机构

  • 5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5篇马玥
  • 1篇张兆钰
  • 1篇王君
  • 1篇吴丹红
  • 1篇张劲梅
  • 1篇王建萍
  • 1篇曲颖
  • 1篇周飞
  • 1篇刘丽娜
  • 1篇张秀艳
  • 1篇郭卉

传媒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醒后脑卒中桥接治疗1例
2023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 h”于2021年3月7日7:30入院。现病史:该患入院前1天21:00入睡(期间没有起夜),入院前2 h(5:30)晨醒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欠流利,当时右上肢不能持物,下肢不能行走而跌倒在地。病程中有右侧肢体麻木,有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意识障碍、抽搐发作及尿便障碍。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间断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欠佳。
张秀艳马玥
关键词:言语不清抽搐发作尿便障碍胃内容物血压控制
分析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对手术效果以及康复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骨折患者工110例,,分组后对比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状态、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抑郁、焦虑、VAS疼痛评分研究组更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情况比较好,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情面对治疗和管理,帮助其拉近与护理人员的关系,促进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对于医院整体外在形象的建立也有所促进。且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为病情恢复奠定基础。
曲颖郭卉王君周飞马玥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折术后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常规护理
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KASP)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和基因测序法测定聚集素基因多态性(rs11136000和rs9331888位点基因亚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结果 2组基因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F值分别为0.439和0.546,P>0.05),2组基因型分布频率达到基因遗传平衡标准,可体现人群基因分布情况,样本具有代表性,且观察组聚集素基因rs11136000位点TT基因型(1.14%)、TG基因型(32.95%)和T等位基因(43.18%)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50.00%、60.00%,而GG基因型(65.91%)和G等位基因(97.73%)分布频率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和88.33%(P<0.05)。观察组聚集素基因rs9331888位点CC,CG,GG基因型和C,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合并糖尿病史和高脂血症史的比例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与糖尿病史、总胆固醇水平、高脂血症史密切相关(P<0.05),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甘油三酯水平、婚姻状况、心律失常史、心肌梗死史、贫血史等因素无关(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1.677,95%CI=1.083~2.596)、总胆固醇水平(OR=1.587,95%CI=1.041~2.419)、携带GG基因型(OR=2.812,95%CI=1.341~5.900)、携带G等位基因(OR=2.863,95%CI=1.411~5.810)是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聚集素基因rs11136000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相关,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
马玥卢杉张鹏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
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筛查和预防药物应用的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早在1986年,国外就有学者建议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大量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表明,预防措施可使静脉血栓栓塞导致的病死率显著下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肺栓塞的发生,但由于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发生率低,因此大多数研究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为研究内容[1].有研究显示,由于大部分周围型血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73.1%,同时无DVT患者中仍有9.8%出现了DVT的症状[2].因此,笔者认为对DVT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张劲梅吴丹红张兆钰刘丽娜马玥王建萍
关键词:骨科术后静脉血栓药物预防
TOMM40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TOMM40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及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黑龙江地区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影响,为未来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提供研究方向。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老年人100名作为随机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进行问卷调查,以环境因素为变量,通过统计学分析环境因素对于血管性痴呆发病情况的作用;使用PCR实验方法数据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和TOMM40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以标准化回归系数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生活饮食、气温气候是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影响因素(t=4.100、-2.230,P<0.05);TOMM40的rs2075650位点基因型分布与血管性痴呆发病风险相关(OR=0.687,P<0.05),提示以上位点可能改变基因功能,并最终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发展。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因素和TOMM40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呈密切相关;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患病和黑龙江省内地区环境气候因素呈密切相关;因此基因-环境两因素的发生引发的交互作用与血管性痴呆患者患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玥张鹏卢杉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