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大学市场化的背景与现状——大众化与卓越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大学的变化非常显著。大学的市场化在社会主义中国突飞猛进;大学的大众化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是古典大学模式的衰落。美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危机,是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市场力量"。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必须适应各国的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大学市场化改革存在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超越国家主义和市场原理,运用公正的竞争原理,来实现大学的新生。 黑泽惟昭 高亚杰 饶从满关键词:高等教育 市场化 施奈德的比较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4 2009年 施耐德的代表作《比较教育学》系统地考察了比较教育学的历史、概念、研究方法、教学等,集中体现了他的比较教育思想。施奈德确证了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包括"外国教育"和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发展、完善了因素分析方法,把影响国民教育制度的诸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强调二者之间的辩证作用。他的思想为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当今的比较教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亚杰 饶从满关键词:比较教育 学科性质 研究方法 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 道德教学理论是当代道德教育研究中颇为活跃的、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领域。而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尤其凸显出了这一特点:战后日本的道德教育理论以道德教学理论为中心,在道德教学理论中又以教学过程论和教学方法论为轴心。这些理... 高亚杰关键词:战后 情感主义 拿来主义 技术主义 文献传递 伊藤启一统合性道德教育论解析 被引量:1 2011年 统合性道德教育论是日本学者伊藤启一倡导并成为当代日本具有一定影响的道德教学理论之一。伊藤启一以核心关键词"统合性"为统摄,将教师主导的A型(传授·理解型)教学与儿童主体的B型(接纳·创造型)教学融合于多课时大主题的道德教学中,以实现一种简单易行、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道德性和人生观。 高亚杰 饶从满 魏薇关键词:道德教学 道德价值 教育理论 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特色 被引量:10 2010年 较为详细地考察了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创及其培养过程——"教育研究生院"制度的创设及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入学要求、招考方式、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师指导体制、毕业要求等方面的状况,并分析了日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 高亚杰 饶从满关键词:教育硕士 教育研究生院 现象学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应用 现象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哲学理论的现象学;一是作为研究方法的现象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态度”或“思维方式”。现象学作为方法首先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现象学方法被引入比较教育研究... 高亚杰关键词:教育现象学 比较教育 韩国《教师ICT应用能力标准》参考与借鉴 被引量:1 2008年 2000年,韩国完成了第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营造了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轻松上网的信息环境。为了完成第二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改变以往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的培训模式,向着各学科教学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培训模式转变。2001年,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制定了《教师ICT应用能力标准》(ISST,ICT Skill Standard for Teacher)。 崔英玉 曲飞 高亚杰关键词:ICT 教师 教育信息化 应用信息技术 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自为”的缺失与建立 被引量:6 2011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教育理念不断变革的新形势下,作为维系高等教育质量和未来人力资源素质的高校教师群体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深化的专业发展,这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议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是缺乏自主、能动的深层"自为",因而停留在浅层发展阶段而止步不前。事实证明,只有基于"自为"的内在自觉发展才能真正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高校教师必须突破被动、浅显的专业发展层面,转向自觉、能动的"自为"专业发展阶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激发教师自觉意识,创设良性支持性环境和构建科学发展机制是建立高校教师"自为"的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魏薇 陈旭远 高亚杰关键词:自为 高校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来自批判教育理论的检视 被引量:10 2011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赋予了教师愈来愈多的课程决策权力,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也直接关乎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效。重新省思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议题,激发教师的课程批判意识,促进教师参与决策实质性的更新与突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要。依循批判教育理论的视域来审视教师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行为,将赋予教师在参与课程决策上批判与建构的行动方法和精神气质。 魏薇 陈旭远 高亚杰关键词:课程决策 现象学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1年 现象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哲学理论的现象学;二是作为研究方法的现象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态度"或"思维方式"。现象学作为方法首先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现象学方法被引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打破了比较教育研究一直以来实证论独占鳌头的局面,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走向多元融合的开放道路做出了贡献。 高亚杰 饶从满关键词:现象学 教育现象学 比较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