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光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神经源性膀胱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误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23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 :研究非神经源性膀胱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 (NNDSD)作为误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的病因。方法 :对 2 3例经尿动力学证实的伴有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NNDS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症状持续时间 10~ 89月 (平均 3 8.6月 ) ,抗生素使用时间 43~ 15 6d(平均 64 .6d)。平均美国泌尿外科学协会 (AUA)症状评分是17.5± 3 .7,最大尿流率 13 .3± 4.2ml/s ,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 5 8.3± 10 .7cmH2O ,最大尿道压 12 6.4± 10 .5cmH2O。结论 :一些误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并行经验性治疗的患者实际上是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NNDSD的正确诊断。
- 郝建伟高建光张雪培武玉东张瑞莉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外括约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误诊排尿功能障碍最大尿流率
- 膀胱自扩大术治疗高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膀胱自扩大手术治疗高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方法及疗效。方法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5~36岁,平均28岁。尿动力学检查显示6例均为膀胱反射亢进,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病程5~10年,平均6年。对6例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前后膀胱容量,肾功能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120min。安全膀胱容量术前(182±52)ml,术后3个月(315±65)ml,术后10个月(420±105)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导尿间歇平均4h(3~5h),术前5例尿失禁患者尿失禁消失4例,1例经口服抗胆碱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前4例肾功能异常者3例恢复正常,1例改善。结论膀胱自扩大术结合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治疗高反射性小容量膀胱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 魏金星张雪培王智勇武玉东杨锦建高建光文建国Jorgensen Trols M
- 关键词:神经原性膀胱尿动力学
- 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孤立肾结石18例
- 2009年
- 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对18例孤立肾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Ⅰ期治疗成功率较高,结石残留率低,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 万福庆武玉东程传宇杨俊福高建光
- 关键词:孤立肾结石经皮肾镜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结石患者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3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7年
- 杨俊福蒋欣武玉东魏金星梁宏赵亚冰高建光
-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 可控输出道在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阑尾或肠管可控输出道在高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高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例,男性,年龄5-32岁,平均年龄19岁,脊髓脊膜膨出术后3例,盆腔畸胎瘤术后1例,隐性脊柱裂2例,均为膀胱反射亢进...
- 魏金星张雪培王智勇武玉东高建光
- 关键词:神经原性膀胱
- 文献传递
- 小剂量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内序列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至2004年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其中3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TURBt)电切术,1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入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肿瘤,术后1周开始应用丝裂霉C20mg加蒸馏水40mL,1次/周,6次后改为每月1次,维持1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随访12 ̄24个月,12个月内肿瘤复发3例,复发后进展2例,38例随访24个月无复发。42例中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仅有4例出现轻微尿道刺激症状。结论丝裂霉素C对浅表性膀胱癌有较明显的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灌注后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浅表膀胱癌的药物。
- 张春霆卢蓉刘冉录武玉东高建光
- 关键词:丝裂霉素C膀胱肿瘤膀胱灌注
- 后腹腔镜下腹膜后神经鞘瘤切除术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26例腹膜后神经鞘瘤均经腹膜后途径于腹腔镜下切除。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周围9例、右侧肾上腺周围7例、左肾下极2例、右肾下极1例、腹主动脉旁2例、下腔静脉旁5例。其中25例手术成功,切除肿瘤直径1.5-5.0 cm,手术时间45-105 min,出血量15-110 ml。腹膜损伤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后遗症。无大血管损伤、大出血及膈肌损伤病例。认为后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神经鞘瘤,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
- 程传宇武玉东张雪培魏金星高建光
- 关键词:后腹腔镜神经鞘瘤
- 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治(附12例报告)
- 2007年
- 吴国伟韩卫东高建光
- 关键词:移植肾输尿管梗阻
- 小儿尿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外伤及外伤后尿道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8例新鲜后尿道断裂中,3例行经耻骨上与会阴入 路的尿道修复术、尿道会师及膀胱造瘘各2例,1例女童行经耻骨后尿道吻合术。陈旧性后尿道外伤患儿18例,其中经尿道内 切开(TUR)10例,经耻、会阴联合修复尿道及经会阴修复尿道各4例,经直肠会阴修复尿道1例。结果:8例新鲜后尿道断裂的患 儿术后出现尿道狭窄5例、不全尿失禁1例。陈旧性尿道狭窄行经尿道内切开术(TUR)的成功率为60.0%,经会阴及经耻、会 阴联合入路永道修复术的成功率为91.7%,有不全尿失禁5例,会阴尿道造瘘尚未修复1例。结论:后尿道外伤的急症处理非常 重要,如患儿情况允许应尽量行经耻、会阴联合尿道修复手术。经尿道内切开适用于绝大多数单纯性后尿道狭窄,经耻、会阴联合 或经会阴修复尿道适用于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TUR失败者。
- 武玉东魏金星高建光文建国
- 关键词:尿道损伤儿童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KAI1 mRNA与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KAI1mRNA与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7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KAI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KAI1mRNA的相对含量为0.76±0.25,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9%,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1.35±0.38)与100.0%,P均<0.01)。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K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及预后相关(P<0.05或0.01)。结论:KAI1基因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复发及预后的新指标。
- 杨俊福张辉赵亚冰梁宏魏金星高建光
- 关键词:KA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