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光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柞蚕白茧新品种白茧3号、4号、5号、6号及其杂交种
- 金欣闵玉年何淑珍夏兴宏高德光赫崇智
- 白茧3号、白茧4号是采取杂交育咱,母、父本交配后,收集1小时日龄卵,经-12--13℃低温冲击30分钟后,收集孵化蚁蚕饲养继代而育成的青黄茧系统的白蚕新品种。白茧5号、白茧6号是采取杂交育种而育成的青蚕系统白茧新品种。白...
- 关键词:
- 关键词:柞蚕蚕种杂交蚕种
- 柞蚕品种幼虫全龄经过的遗传分析
- 为探索柞蚕早熟性状的遗传规律,以柞蚕幼虫全龄经过为研究重点,选择幼虫期全龄经过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8821和宽青为材料,通过配置P1、P2、F1和F2四个世代进行饲养管理,于秋蚕期调查其幼虫期的全龄经过,采用四世代联合分析...
- 朱有敏李青峰徐亮孟宪友闻雅男高德光常广辉
- 关键词:柞蚕早熟杂种优势
- 文献传递
- 柞蚕强健性新品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
- 朱有敏董绪国卢长祯李青峰何龙赵春山夏兴宏高德光闵玉年李敬涛陈凤林孟宪友黄先敏刘杰迟国立蔡兴臣
- 该项目探查、筛选柞蚕品种资源的抗病、抗逆性能以及综合生产性能,通过有性杂交进行基因重组,对母本“选大”、父本“抗病2号”的杂种后代进行定向的选择培育,各性状与抗A.pNPV能力的相关性研究与选择措施的实施同步进行,研究运...
- 关键词:
- 关键词:柞蚕强健性
- 柞蚕新品种早418的选育及杂交组合早418×抗大的选配被引量:5
- 2013年
- 以从印度、朝鲜引进的2个柞蚕品种981和941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柞蚕早熟多抗新品种早418,并与现行抗病高产品种抗大组配杂交组合早418×抗大。新品种早418及其杂交组合具有以下特点:春、秋季幼虫全龄期经过短,早418平均比抗大短8.43 d,早418×抗大平均比对照组合抗大×8821短6.90 d;抗病力较强,早418小蚕感染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后的死亡率比抗大低11.2个百分点,早418×抗大比对照组合低13.6个百分点;产茧量高,早418春、秋季平均千克卵收茧量为46 680粒,比抗大增产11.22%,早418×抗大春季千克卵收茧量为52 360粒,比对照组合增产16.98%,秋季千克卵收茧量为443.44 kg,比对照组合增产24.44%。新品种及其杂交组合既有早熟性状特点,又兼顾抗逆、丰产性能,尤其适合无霜期短的地区推广放养。
- 朱有敏李青峰孟宪友李喜升张俊红高德光常广辉石淑萍赵春山王凤城仝振祥
- 关键词:柞蚕品种早熟丰产
- 柞蚕幼虫全龄期经过时间的遗传分析
- 2014年
- 为探索柞蚕早熟性状的遗传规律,选择柞蚕幼虫全龄期经过时间为目标性状,以幼虫全龄期经过时间差异较大的2个品种8821与宽青及其杂交F1和F2代为材料,于秋蚕期调查各组材料的幼虫全龄期经过时间,并采用四世代联合分析法进行幼虫早熟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计算及幼虫全龄期经过时间受控基因遗传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柞蚕幼虫早熟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仅为2.95%,幼虫全龄期经过时间受控于多个基因,即为多基因遗传模型,不存在主效基因的作用,而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环境方差为3.723,遗传方差为1.391,多基因的遗传率为27.15%。研究结果提示:柞蚕育种过程中对早熟性状的选择比较困难,需要经过多代的累加选择而逐渐固定。
- 朱有敏李青峰徐亮孟宪友闻雅男高德光常广辉
- 关键词:柞蚕早熟性状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