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癌
  • 2篇波谱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SA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抗原
  • 1篇前列腺特异
  • 1篇前列腺特异抗...
  • 1篇前列腺肿瘤
  • 1篇肿瘤
  • 1篇腺肿瘤
  • 1篇颅内结核
  • 1篇结核
  • 1篇抗原
  • 1篇核磁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韩悦
  • 3篇张业荣
  • 3篇高海涛
  • 2篇杨连海
  • 2篇赵博
  • 1篇赵阳
  • 1篇白玫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列腺癌MRS表现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在磁共振波谱检查中的表现特点。方法: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的MR波谱图,选择癌肿区域与非癌肿区域分别测定其波谱值,比较二者在不同区域的数值变化情况,评价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前列腺癌区与非癌区的(Cho+Cre)/Cit(CC/C)值分别为(2.35±0.78)和(0.82±0.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前列腺组织(CC/C)平均值小于1,而前列腺癌组织则大于2。结论:(CC/C)值在癌肿区域与非癌区域存在差别,MRS技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又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赵博韩悦杨连海张业荣高海涛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波谱
前列腺癌血清PSA与磁共振波谱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磁共振波谱(MRS)改变与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及两者比值(f/T)的相关性。方法:30例经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TPSA、fPSA及f/T值为参数,将3组数据分别与前列腺癌兴趣区所得(Cho+Cr)/Cit值的平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C/C比值与血清总PSA浓度平均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5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血清游离PS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1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f/T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18>0.05)。结论:CC/C值与血清总PSA浓度及游离PSA浓度呈正相关,而CC/C值较高患者更易于发现和确定前列腺内发生代谢改变的区域,因此PSA值较高患者行MRS更具临床意义。
赵阳韩悦白玫高海涛张业荣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波谱学前列腺特异抗原
核磁共振及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对颅内结核诊断价值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探讨MRI、CT检查对颅内结核诊断的优势与限度。方法36例经临床确诊的颅内结核患者,CT平扫36例,强化扫描33例,MRI平扫26例,强化扫描22例。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颅内结核各种病变的检出效果及各自优势。结果CT及MRI检查对颅内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强化扫描对于脑底池病变、脑梗死及异常脑膜强化的检出率均比CT强化扫描高(P<0.05)。而CT则可发现颅内异常钙化。结论MRI可以提高对于脑底池病变、脑梗死及异常脑膜强化的检出效果。CT检查则对钙化显示清晰。
赵博韩悦杨连海张业荣高海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