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东
- 作品数:120 被引量:61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同层即时灌浆构件受后续施工扰动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层即时灌浆构件受后续施工扰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首次检测时间;S2、在测试楼层布设标靶和扫描站点对预制构件进行第一次360度点云扫描检测;S3、确定后续每次的检测时间;S4、在测试楼层再...
- 高润东李向民施凯捷田坤董金芝
- 一种剪力墙水平接缝缺陷快速定量化超声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水平接缝缺陷快速定量化超声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S1)对超声波在剪力墙水平接缝的传播速度进行标定;(S2)进行大范围快速超声波检测,采用B扫描成像算法获取待检测的剪力墙水平接缝的B扫描图像,...
- 张东波金艳萍李向民高润东马福栋
- 文献传递
- 一种角度可调扇形复合阻尼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可调扇形复合阻尼器,包括复合阻尼体、一对连接件;复合阻尼体包括平面视角下呈扇形的粘弹阻尼体,粘弹阻尼体两侧各固定设置一呈扇形的摩擦阻尼体;粘弹阻尼体在纵剖面方向上具有相间而置的粘弹弧形外板、粘弹弧形内板...
- 田坤王卓琳冷予冰高润东张永群陈玲珠
- 模态分析在钢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一悬臂钢梁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孔应力集中原理,通过在不同位置钻孔对其形成若干局部损伤。试验时,对钢梁损伤前后分别进行了模态试验,包括位移模态试验和应变模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态分析时,根据频率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构件是否出现损伤,但无法判断损伤出现的具体位置;通过应变模态振型变化率可以准确判断出构件受损伤的位置,特别是第1阶模态振型变化率更具代表意义,而通过位移模态振型变化率则难以准确判断出构件受损伤的位置。研究成果可为应用应变模态分析对工程结构局部损伤进行识别提供科研依据。
- 龚治国高润东赵鹏
- 关键词:钢梁位移模态应变模态
- 钢纤维混凝土电杆的离心成型工艺
- 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钢纤维混凝土电杆的原材料选择、钢筋骨架的制作、离心成型工艺、常压蒸养工艺等技术要点。以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电杆为例,列出了其生产工艺流程,供推广应用参考。
- 赵顺波张波李晓克高润东
- 关键词:电杆钢纤维混凝土离心成型
- 文献传递
- 离心成型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设计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对研制的呼称高27m离心成型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进行了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断线工况荷载作用下,电杆的受力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杆身采用预应力和钢纤维双重增强作用,使电杆的抗裂能力提高,变形减小:一旦发生超载运行出现裂缝,裂缝细短且非贯通,卸载后变形回复能力强,残余变形很小:在极限承载时,整杆变形明显,具有良好的延性破坏预兆。同时,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电杆在预应力筋放张和杆段对焊组装过程中,避免了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在预应力筋挂板和杆段连接钢圈附近混凝土起皮爆裂现象。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建立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电杆抗裂度、裂缝宽度、挠度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成果为河南省漯河~淮阳220kv线路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科研依据,为钢纤维混凝土在预应力电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赵顺波高润东李长永张晓燕钱晓军
-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离心成型
- 针对套筒灌浆缺陷的钻孔注射补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套筒灌浆缺陷的钻孔注射补灌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一目标预制构件上存在灌浆缺陷区域的一套筒的出浆孔管道是否与所述灌浆缺陷区域导通;如不导通继续后续步骤,如导通,跳至步骤S4;S2:钻孔步骤;S3:清孔...
- 高润东李向民许清风张富文
- 文献传递
- 图像增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增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图像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对待处理图像进行下采样,得到第一图像;利用底层目标图像增强模型对第一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复原图像和第一图像的至少一种尺寸的特征图...
- 段一平陶晓明高润东韩超诣
- 角钢加固榫卯节点的方法
- 一种角钢加固榫卯节点的方法,包括角钢选型、加工和安装,通过在榫卯节点木梁端部上、下两侧用对穿螺栓固定与木梁等宽的角钢,提高榫卯节点承载力和极限变形,从而显著提高榫卯节点木框架的抗震性能,满足后续使用要求。
- 许清风高润东张富文
- 文献传递
- 低屈服高延性连杆的研发及其在装配式节点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宝钢生产的BLY225钢材研发了一种低屈服高延性连杆,然后将其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连接。试验研究表明:节点承载力高于现浇对比节点;节点正负向加载位移延性系数比现浇对比节点有大幅提高,延性性能明显改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连杆首先屈服并发生充分的塑性变形,梁柱基本保持弹性状态,达到了延性连接设计目的,但加载后期节点核芯区剪切变形增大,要求箍筋配置加密,这一点还需深入研究。
- 李向民高润东许清风
- 关键词:承载力位移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