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华瑞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
  • 1篇东海北部
  • 1篇通量
  • 1篇微量金
  • 1篇微量金属
  • 1篇西南部
  • 1篇邻近海域
  • 1篇龙口港
  • 1篇金属
  • 1篇近岸
  • 1篇近岸海水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颗粒物
  • 1篇颗粒物质
  • 1篇价态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黄华瑞
  • 1篇宋金明
  • 1篇马丽
  • 1篇李鹏程
  • 1篇詹滨秋
  • 1篇任建伟

传媒

  • 3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铬的行为被引量:7
1990年
作者于1985年8月,11月,1986年3月及1987年4月进行长江口海域铬的形态调查,表明该海域铬的分布趋势是江口高、外海低,并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枯水期,在3l°30′N附近出现外海低铬水舌向岸方向延伸。颗粒铬Cr(P)是铬的主要存在形态,但在夏季则是总溶解铬Cr(S)和三价铬Cr(Ⅲ)为主要存在形态。六价铬Cr(VI)占Cr(T)比率很低,所以是最次要形态,而Cr(Ⅲ)在溶解态中则是主要形态。黄浦江水中Cr(VI)含量要高于长江水,说明黄浦江存在着明显的铬污染。夏、秋季长江口物理、化学条件剧变时发生颗粒铬的迁移。
黄华瑞庞学忠
关键词:长江口海域
渤海西南部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被引量:18
1992年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渤海潮间带沉积物中Zn,Cu,Pb,Cd,Cr和Ni。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西南部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基本正常,但Zn的污染较为明显,可能与油田排污有关。黄河口重金属含量从高潮带向低潮带逐渐降低。本区沉积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性。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它们易与有机质结合,而沉降至底质。
黄华瑞庞学忠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潮间带
龙口港及其东北近岸海水中的重金属被引量:3
1993年
采用溶剂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龙口海港及邻近海域海水中溶解的Zn,Cu,Pb,Cd,Cr。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船舶、码头的污染密切相关。该海港5月重金属污染较重,而8月因大量减少污水排放,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接近山东半岛近海的重金属含量水平。
黄华瑞马丽
关键词:重金属
颗粒物质和微量金属在东海北部的沉积通量被引量:7
1993年
于1990年运用沉积物捕捉器采样,实测了东海北部(32.00°N,126.00°E)海域颗粒物质和微量金属(Cu,Pb,Zn,Cr,Fe,Mn和Al)的海洋垂直通量。结果表明,颗粒物质的沉积通量随深度和季节而变化,明显地受上升流的影响。沉积的颗粒物质以0.45—63μm的小颗粒为主;Cu和Zn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作垂直转移,Pb,Cr,Fe和Mn主要以弱键结合形式作垂直转移,Al则以硅酸盐的形式作垂直转移。沉积物中,颗粒Cu,Fe,Mn和Al以0.45—63μm的颗粒为主;颗粒Pb和Cr以大于63μm的颗粒为主;0.45—63μm和大于63μm的颗粒Zn在沉积物中占相近的比例。
詹滨秋黄华瑞庞学忠李鹏程宋金明任建伟
关键词:颗粒物质微量金属沉积通量
海水中不同价态铬的测定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研究了用Aliguat-336萃取,无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不同价态铬的方法。该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动系数为6.0%。回收率在80%左右,其特征量为6.3×10^(14)g,较好地应用于海水中不同价态铬的测定。
黄华瑞庞学忠
关键词:价态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