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浓硫酸处理甘薯种子的发芽试验被引量:11
- 2003年
- 甘薯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浓硫酸浸种处理20~40分钟,种子的发芽率平均高达96%以上;浸种处理时间少于15分钟,发芽率低于90%;浸种处理45分钟以上,发芽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高仍达96%,不会灼伤种子。表明浓硫酸浸种处理20~40分钟为最佳时间,既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又可节省发芽时间。
- 黄宏城
- 关键词:甘薯种子处理种子发芽试验浸种
- 广东甘薯国际合作研究概述被引量:6
- 2004年
- 从1985年至今,广东甘薯分别与亚洲蔬菜研究中心(AVRDC)、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及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长期合作研究和广泛的科技交流,取得多方面的成果,为广东甘薯育种、资源研究,甚至为中国和东南亚甘薯生产作出重要的贡献。
- 张雄坚房伯平陈景益安康黄宏城冯祖虾
- 关键词:甘薯
- 中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抗薯瘟病鉴定研究被引量:12
- 1994年
- 采用病田种植,人工接菌诱发鉴定技术,对469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抗薯瘟病筛选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抗瘟性差异显著,发病率为5~100%,属HR~HS类型,其中表现S~HS草药的品种占81.2%,表现MR以上的品种有88份,占18.8%。此外,对66份品种在不同年份抗瘟性重复鉴定的结果表明,年份间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其抗瘟性比较稳定;对49份抗瘟品种进行薯块产量测定的结果,大部分抗瘟品种的产量较低,筛选出抗瘟高产品种8份。
- 谢春生冯祖虾林美莺黄宏城李绪志吴卓生
- 关键词:甘薯品种资源瘟病抗病性
- 优质高产抗病甘薯良种“广薯111”
- 黄宏城谢春生冯祖虾等
- 甘薯历来是中国粮食、副食、饲料作物,如遇灾年或谷物严重减产,甘薯则被视作救灾度荒的主要作物。因此,该院旱地作物研究所一向都非常重视对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广薯111是该院旱地作物研究所选用抗性强,干物率高,结薯性能好的亲本进...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病性甘薯
- 南方薯区甘薯脱毒苗生产体系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通过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培养和繁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南方薯区甘薯脱毒苗生产体系,该体系繁殖效率高、种苗容量大、成本低,并初步划分了各级种薯(苗)分级标准和生产要求。
- 张雄坚房伯平黄宏城陈应东谢春生林美莺
- 关键词:甘薯脱毒苗无性繁殖
- 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1997年
- 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的甘薯脱毒苗不同世代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显著,商品薯率明显提高,薯块粗裂变形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接近大田原种。如胭脂薯第1代增产58.8%-162.1%、第2代增产61.8%-134.9%;广薯16第1代增产16.4%-35.6%、第2代增产9.7%-32%、第3代增产8.4%-20.7%;普薯6号商品薯率第1代提高0.5-40倍、第2代提高0.3-26.5倍。
- 陈应东张雄坚郑平郑平冯祖虾黄宏城陈朝贵
- 关键词:甘薯增产
-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被引量:8
- 1994年
-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广东省农科院旱作所广州510640)甘薯是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近年来国内外部在开展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病毒鉴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病毒鉴定方法主要有血清鉴定(FLISA)、血...
- 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
- 关键词:甘薯脱毒苗病毒嫁接
- 同工酶分离技术在甘薯选育种方面的应用初报
- 1991年
- 用同工酶分离技术鉴定同一作物的品种间差异行之有效,而甘薯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在本研究室对甘薯的不同品种。
- 郑平陈应东黄宏城
- 关键词:甘薯育种同功酶
- 特优质甘薯新品种广薯88-70的选育被引量:3
- 2000年
- 特优质食用甘薯品种广薯88-70是从湛薯75-57的“计划集团杂交”后代中选出,经各级系圃鉴定和生产表证示范,于1994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并推广至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品种具有干物率高、食味特佳,薯形美观、黄皮橙红肉、耐贮藏、早熟、抗病、耐寒、易栽培等优点...
- 黄宏城
- 关键词:甘薯选育
- 高产稳产抗病甘薯新品种广薯92-66
- 1999年
- 林美莺房伯平黄宏城谢春生张雄坚
- 关键词:甘薯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