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卫生科技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足三里穴保健灸被引量:11
- 2009年
- 从足三里穴保健灸源流、功效及用途、定位及取穴法、施灸方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操作不便之处,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 黄振宋双临
- 关键词:足三里保健灸治未病
- 穴位埋线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埋线组行穴位埋线和超短波治疗,超短波组行超短波治疗,药物组行常规药物治疗。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埋线组...
- 孟祥博黄振陈丽娜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穴位疗法埋线超短波疗法
- 文献传递
- 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放血对照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和放血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痤疮与单纯采用针刺或刺络放血法相比,能有效提高疗效。
- 黄振
- 关键词:痤疮刺血疗法拔罐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疗法与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从三个临床中心共选取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
- 黄振宋双临谭克平楚佳梅诸晓英曾友华王霞罗灵和刘庆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穴位埋线疗法
-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三个临床中心共选取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中心各6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埋线...
- 黄振宋双临谭克平楚佳梅诸晓英曾友华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穴位埋线多烯磷酯酰胆碱
- 文献传递
- 隔药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笔者2011-03~2012-03采用隔药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4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黄振宋双临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隔药饼灸
-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笔者从2010年8月~2012年7月采用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李希渊黄振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温针灸超短波
- 超声评价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前后超声的变化。方法将120例由超声检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各参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脂肪肝超声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方法。
- 卢利仁黄振
- 关键词:针刺疗法埋线针药并用
- 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方法。
- 黄振宋双临
- 关键词:针灸疗法埋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电针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瘦素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和瘦素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STZ尾静脉注射结合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每组8只。观察电针"胰俞"穴和"后三里"穴对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清瘦素(LEP)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前,电针组和对照组体重、FBG、FINS、TC、TC和LE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SI则降低(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后,电针组体重、FBG、FINS、TC、TC和LEP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而ISI则上升(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针能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减肥降脂作用。(2)电针能降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3)电针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瘦素抵抗。(4)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瘦素抵抗有关。
- 黄振阮继源
- 关键词:电针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瘦素瘦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