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新锋

作品数:44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皮瓣
  • 17篇缺损
  • 12篇外科
  • 10篇动脉
  • 9篇软组织
  • 8篇软组织缺损
  • 8篇组织缺损
  • 8篇外科皮瓣
  • 7篇支皮瓣
  • 7篇皮肤缺损
  • 7篇肌皮
  • 7篇肌皮瓣
  • 7篇穿支
  • 7篇穿支皮瓣
  • 6篇显微外科
  • 5篇四肢
  • 5篇皮瓣修复
  • 5篇背阔肌
  • 4篇手术
  • 4篇皮肤软组织

机构

  • 42篇南华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2篇黄新锋
  • 36篇刘鸣江
  • 24篇谢松林
  • 20篇黄雄杰
  • 19篇刘俊
  • 18篇夏晓丹
  • 15篇刘昌雄
  • 14篇唐举玉
  • 13篇吴攀峰
  • 11篇李匡文
  • 11篇肖湘君
  • 8篇王郑钢
  • 4篇邓翔武
  • 2篇吕红斌
  • 2篇宋剑刚
  • 1篇张辰昊
  • 1篇伍鹏
  • 1篇张卫
  • 1篇刘洋波
  • 1篇陶克奇

传媒

  • 6篇中华手外科杂...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 5篇中华医学会手...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2012中华...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1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足背踝前分叶皮瓣移植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报道足背踝前分叶皮瓣移植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1跖背、跗外侧血管、胫前血管的皮支为分支,构成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踝前上皮支的分叶皮瓣,选取其中二至四叶皮瓣移植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6例,除1例有一叶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他15例均顺利一期成活,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足背踝前分叶皮瓣质地好、皮瓣薄、疗程短,为临床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刘鸣江唐举玉谢松林刘俊吴攀峰黄新锋夏晓丹
关键词: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游离双叶骨间后动脉皮瓣修复两个手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游离双叶骨间后动脉皮瓣修复两个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相邻两指创面相隔距离的远近,利用骨间后动脉不同区域的皮支组合,设计以骨间背动脉为主干的一蒂双叶皮瓣,修复10例20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创面分布于拇、示指1例,示、中指2例,中、环指4例,环、小指3例。手指创面面积最小2.5cm×2.0cm,最大9.5cm×3.0cm,皮瓣面积最小3.0cm×2.5cm,最大10.0cm×3.5cm。结果10例19指皮瓣术后顺利存活。1指皮瓣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3.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8例外形美观,2例较臃肿,8指皮瓣吻合皮神经,两点辨别觉恢复到10—15mm。平均12.8mm。前臂供区的运动功能均无影响。结论游离双叶骨间后动脉皮瓣修复两个手指软组织缺损,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观与功能,供区损伤小,是一种较好办法。
李匡文刘鸣江刘俊黄新锋黄雄杰伍鹏
关键词: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显微外科
游离分叶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游离分叶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4指皮肤缺损,根据各指创面相隔距离的远近,采用骨问背动脉不同区域的皮支组合,设计以骨间背动脉为蒂的分叶皮瓣进行修复。2指皮肤缺损:采用游离双叶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10例20指;3指皮肤缺损:采用游离三叶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2例6指;4指皮肤缺损:采用双侧游离双叶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1例4指。皮瓣切取面积10.0cm×3.5cm~3.0cm×2.5cm,受区吻合血管为近节指固有动脉和指背静脉。结果术后13例29指皮瓣全部顺利存活,1指皮瓣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2.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10例外形美观,3例较臃肿,10指皮瓣缝合皮神经后两点分辨觉恢复至10~15mm。前臂供区运动功能均无影响。结论游离分叶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李匡文唐举玉刘俊刘鸣江谢松林黄雄杰黄新锋肖湘君吴攀峰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损伤显微外科手术骨间背动脉
臀大肌皮瓣在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应用
刘鸣江谢松林夏晓丹黄新锋肖湘君王郑钢黄雄杰李匡文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儿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儿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小儿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显微镜下分离胸背动脉主干与胸背神经,保护胸背神经及背阔肌不受损伤,形成单纯的穿支皮瓣,皮瓣切取面积6.0cm×13.0cm~8.0cm×19.0cm。结果本组皮瓣术后全部成活,平均随访8.5个月。受区修复外形满意,供区直接缝合,背阔肌的功能保留完整。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最大限度减少了供区的损伤;皮瓣较薄,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过分臃肿的缺点,是修复小儿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黄雄杰刘昌雄刘鸣江黄新锋宋剑刚周淑平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移植穿支皮瓣胸背动脉
臂外侧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8侧,红色乳胶灌注。观测桡侧副动脉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桡侧副动脉起自肱深动脉,起点在三角肌止点平面,发出3~7支穿支,穿支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1±0.16 mm,穿深筋膜前平均长度1.2±0.4 cm,相邻穿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纵向链式血管吻合,该血管吻合网血供稳定、可靠,是皮瓣血供的主要来源。结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具有手术的可行性。
刘鸣江黄新锋刘俊夏小丹李匡文
关键词:穿支皮瓣
足背三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011年12月,对10例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观察并测量皮瓣外形、血运、颜色、痛觉、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恢复、手指活动功能、供足的外观及活动功能。结果本组10例22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丰富,未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创面均一期愈合。经3~12个月随访,皮瓣颜色接近正常。耐磨,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73%,臃肿率仅22.7%。供区仅2例植皮部分坏死致肌腱外露,经换药3~8周后愈合;3例出现坶趾、足趾仲屈功能部分受限,供足均未见行走障碍及反复溃疡等情况。结论足背三叶皮瓣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黄雄杰唐举玉刘鸣江谢松林刘俊吴攀峰夏晓丹黄新锋
关键词:足背分叶皮瓣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综述
创伤骨科患者大多数由于受到意外的创伤所致,对其突然地改变生活习惯和环境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其中便秘就是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80%[1],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3天以上,便质干硬...
刘鸣江黄新锋
关键词:骨科卧床便秘护理措施
生活评定结合彩超检查在评价游离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刨面的应用
刘俊黄新锋李匡文邓翔武
文献传递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切取带腓浅神经的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其中1例携带第3、4趾趾长伸肌腱,1例同时切取第二足趾再造中指。皮瓣切取面积为5cm×4cm~21cm×12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1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发现静脉血栓形成,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存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9例皮瓣无臃肿,皮肤质地、色泽接近正常皮肤,痛、温、触觉部分恢复;1例皮瓣肤色较深,质地硬。3例供区植皮坏死、肌腱外露,其中1例经换药后瘢痕愈合,1例行小腿内侧筋膜皮瓣修复,1例行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结论应用足背皮瓣复合组织修复手背皮肤、肌腱和神经的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唐举玉黄雄杰谢松林刘鸣江吴攀峰黄新锋夏晓丹陶克奇
关键词:皮瓣手损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