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澜

作品数:17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态系统
  • 4篇土壤
  • 4篇茶园
  • 3篇施肥
  • 2篇养分
  • 2篇土壤肥力
  • 2篇气候
  • 2篇气候特征
  • 2篇作物
  • 2篇微生物
  • 2篇乌桕
  • 2篇小气候
  • 2篇小气候特征
  • 2篇钾肥
  • 2篇肥力
  • 2篇复合生态
  • 2篇复合生态系统
  • 2篇茶叶
  • 1篇氮素
  • 1篇氮源

机构

  • 13篇安徽省农业科...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黄晓澜
  • 7篇王允青
  • 7篇丁瑞兴
  • 4篇刘英
  • 3篇张琳
  • 2篇郭熙盛
  • 2篇武际
  • 2篇程为国
  • 2篇许厥明
  • 2篇周亚军
  • 1篇张祥明
  • 1篇朱宏斌
  • 1篇况晶
  • 1篇孙义祥
  • 1篇殷雄
  • 1篇赵决建
  • 1篇何泉珍
  • 1篇孙玉华

传媒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全国茶园土壤...

年份

  • 1篇2005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南红黄壤地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及施肥措施
1999年
研究表明,皖单4号、掖单2号在皖南广德红黄壤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产量较高。在玉米生育后期雨水较少情况下,氮素水平可减少60kg/hm 2,皖单4号、掖单2号产量达6 700kg/hm 2。
郭熙盛王允青黄晓澜朱宏斌武际
关键词:玉米造肥氮素
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农业技术水平度量及效益分析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剖析,并运用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实验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系统输出物类型和数量,自然资源利用率和抗逆性能,农田生态系统辅助能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不仅使实验区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全面增强.文中还成功地尝试了灰色系统理论对上述指标体系的度量.
黄晓澜程为国
关键词:砂姜黑土农业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被引量:2
1998年
在安徽省长江中下游棉区两地进行的棉花施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肥效试验表明,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与习惯施肥法相当,作为基肥可部分代替化学复合肥。棉花上施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不仅改善了经济性状,增加了有效结桃数,防止早衰,提高籽棉产量,在皮棉上也有同样的增产效应,提高了皮棉的档次和单价。
刘英王允青黄晓澜
关键词:棉花微生物有机肥增产效应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对油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在江淮丘陵区合肥和淮北平原怀远县两地进行了小麦和油菜的微生物有机复合肥肥效比较试验,初步证实在黄棕壤和砂姜黑土上施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可以作为基肥,尤其在合肥的小麦和油菜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采用城乡生活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接种有益复合菌制成生物有机肥在农田上施用,是变废为宝的一项可行的途径。
黄晓澜王允青张琳
关键词:有机复合肥小麦油菜微生物复合肥
皖南复合茶园与普通茶园茶叶内质成分的比较被引量:6
1990年
对皖南复合茶园与普通茶园不同季节的茶叶内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林复合生态系统可有效地提高茶叶品质,尤其是春季.而氨基酸与锌元素含量的增加,可溶性铝的下降和酚/氨比例的协调,则为其内质变化的基本特征.
黄晓澜丁瑞兴孙玉华
关键词:茶叶茶园化学组分
茶园冬季乔木落叶的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被引量:1
1991年
在我国南方存在着一种传统植茶方式——茶林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它在维持土壤肥力,抗御自然灾害和保证茶叶内质特性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对冬季乔木落叶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的作用尚无报道。本文是对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茶树-乌桕复合园和茶树-板栗复合园的冬季乔木落叶分解的研究,为全面认识茶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性质提供依据。
黄晓澜丁瑞兴
关键词:落叶分解
皖南茶桕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特性被引量:13
1989年
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乌桕复合生态系统土壤肥力水平比普通茶园有明显提高,主要反映在土壤三相组成、有机质含量与质量、水解酶系活性和有效养分库容量等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因此认为茶树—乌桕复合生态系统值得在皖南以至江南丘陵茶区试行和推广。此外,还对茶园土壤肥力指标及含义进行了讨论。
黄晓澜丁瑞兴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茶叶产量茶叶品质库容量有效养分
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研究初报
1999年
针对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皖薯3 号、皖267 比当地品种胜利百号分别增产35.9% 、36.6% ;施用钾肥能提高甘薯的产量,在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钾肥适宜用量为90kg/hm 2。
武际王允青郭熙盛朱宏斌黄晓澜
关键词:甘薯钾肥生态适应性施肥量
茶园生态系统昆虫类群的初步调查被引量:6
1989年
建立茶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地茶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的有效步骤。良好的复合茶园,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茶园生态系统昆虫类型及数量的初步调查,试图为合理管理茶园提供科学依据。一、研究地点及方法研究地点设在安徽省休宁县洪里乡。该地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湿润型气候(Cfa)特征,其特点是温度呈现一种中等强度年周期变化,各月降水量都相当大。
黄晓澜丁瑞兴
关键词:茶园生态系统昆虫
淮北农区几种农牧结合方式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对安徽淮北农区几种农牧结合方式的子系统、合系统的能量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农田培肥效果进行了概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大豆)—牛]结合型是该区近期农牧结合的主方向;[(大麦—山芋)—猪]结合型应注意适度发展;而利用农田种草发展[牧草—羊]结合型在目前不宜提倡。
程为国黄晓澜
关键词:农牧结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