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TGF-β1、Smad3、Snail1和FoxM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nail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蛋白在翼状胬肉与胬肉旁结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30例)和正常结膜组织(5例)的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Smad3、Snail1和Fox M1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对表达阳性的细胞进行计数,比较两种组织中4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胬肉旁结膜的上皮层次为3~5层,细胞排列整齐,固有层含有少量血管;翼状胬肉表面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排列紊乱,固有层内含有高密度分布的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主要分布于翼状胬肉的上皮细胞和固有层间质细胞的胞质内,另外3种蛋白主要分布于翼状胬肉组织的上皮细胞和固有层间质细胞的胞核内;翼状胬肉组织内TGF-β1、Smad3、Snail1及Fox M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胬肉旁结膜组织(均P<0.01)。结论:TGF-β1、Smad3、Snail1和Fox M1在翼状胬肉内高表达,病变的结膜细胞分泌的TGF-β1可激活TGF-β1-Smad3-Snail1-Fox M1通路,从而促进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 黄燕李梅胡新远史文涛肖寿华
- 关键词:翼状胬肉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SNAIL1
- 线上孕妇学校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线上孕妇学校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3月在本院产科进行产检的142例孕妇为观察组,实施线上结合线下的产前健康教育;以2019年10~12月的147例孕妇为对照组,实施线下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产前健康宣教有效率为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检完成率分别为95.8%及89.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巨大儿、产后出血、剖宫产、侧切、产道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孕妇学校结合线下一对一咨询,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个性化,值得推广应用。
- 黄燕刘兰萍
- 关键词:满意度
- 成人择期手术术前焦虑非药物管理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与促进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开展成人择期手术术前焦虑非药物管理的临床审查,构建基于证据的审查指标,系统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定行动策略。方法: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导组建团队,确定临床问题,系统检索、评价及整合证据,构建审查指标及明确审查方法,开展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从基于证据的变革、潜在采纳者和实践环境3个方面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及促进因素,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结果:最终纳入27条最佳证据,共制订16条审查指标进行质量审查,其中12条指标依从率<60%,其中9条指标依从率为0。对审查结果逐条分析,得出障碍因素:在证据变革方面,包括证据内容不具体、不可及;在潜在采纳者方面,包括增加护士工作量、护士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实践环境方面,包括缺乏多学科沟通机制、缺乏证据转化所需各项物质资料(如特异性的评估工具及流程、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术前教育材料等);主要的促进因素为:医院具备良好的循证氛围、获得领导支持、具备项目开展所需的相关技术人员等。结论:成人择期手术术前焦虑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可通过系统地深度剖析证据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制定针对性策略,以促进证据融入临床。
- 舒芳芳包磊朱丽群沈春华米元元朱蓓唐为定屠海霞黄燕赵倩
- 关键词:术前焦虑择期手术证据审查循证护理
- 巩膜隧道小切口在白内障复明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比较白内障巩膜隧道小切口与常规角膜缘切口手术效果. 方法 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术38例40只眼,常规角膜缘切口手术27例30只眼.术后1周及1月分别观察术眼视力及散光度数. 结果 小切口术眼视力恢复优于常规术眼,散光小,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本术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经济易行,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黄燕蒋沁
- 关键词: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复明
- 一种腹腔引流袋床边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袋床边固定器,包括C型夹板、插板、挂板以及挂扣组件,所述C型夹板上端一侧设有一插槽,所述插板位于所述插槽内部,且所述插板在所述插槽内上下移动,所述挂板位于所述C型夹板外侧,且所述挂板上端与所述...
- 黄燕董亚婷卓眉秀
- 角膜穿通伤后炎症因子的表达特征及其在房水中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角膜穿通伤后炎症因子在眼球壁的分布特征及其在房水中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角膜穿通伤后眼内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雌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角膜穿通伤后6h、24h、48h、72h组,每组各10只。角膜穿通伤组大鼠制作角膜穿通伤模型,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损伤后各时间点眼球壁组织中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90,HSP9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的组织定位;并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损伤后各时间点房水中上述因子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HSP90、IL-10、TNF-α和IL-1β在正常房水和眼球组织中含量较少。HSP90于损伤后6h在房水中含量达到高峰,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后逐渐减少,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其主要表达于视网膜视锥和视杆细胞层;TNF-α、IL-1β于损伤后24h在房水中达到高峰,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之后逐渐减少,主要表达于角膜、睫状体、视网膜;IL-10于损伤后72h在房水中含量达到高峰,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主要表达于角膜和视网膜。结论角膜穿通伤后应激反应可促使眼球局部炎症因子的表达,导致继发性炎症损伤。角膜穿通伤后应早期局部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眼球壁组织细胞。
- 黄燕宗海洋吴滢肖寿华张志坚徐三荣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90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10角膜穿通伤
- 优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负面情绪、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负面情绪、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9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前和产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和收缩潜能以及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产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产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离体子宫平滑肌自发性的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活动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缩宫素诱导下,两组产妇的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和收缩潜能均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减少产后出血量,但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尚不确定,需做进一步研究证实。
- 黄燕潘丽娟孙娟
-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优质护理干预负面情绪出血量
- 基于证据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其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及其新生儿实施基于证据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12月收治GDM产妇(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2020年1-6月收治GDM产妇(干预组)60例,实施基于证据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较护理前均降低,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无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GDM产妇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促进满意度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黄燕孙娟
-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综合护理干预循证护理
- 大鼠角膜穿通伤后局部应用IL-10抑制视网膜炎症和抗神经溃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角膜穿通伤后局部应用IL-10对视网膜炎症反应的抑制和对神经溃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损伤组和治疗组,后两组(每组21只)再分为损伤1 d、2 d和3d组(每小组7只)。损伤组用无菌注射器刺穿眼球颞侧角膜缘角膜,制作角膜穿通伤模型。治疗组在角膜穿通伤后用IL-10溶液滴眼。各组2只大鼠用于制作眼球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角膜穿通伤后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以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血影蛋白(α-Ⅱspectrin)及钙蛋白酶2(m-calpain)在视网膜中的分布特征;另5只大鼠用于提取视网膜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于角膜穿通伤24,48,72 h后,视网膜组织内NF-200和血影蛋白降解产物以及活性钙蛋白酶2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楚,IL-1β、IL-6、TNF-α和m-calpain免疫荧光很弱;血影蛋白和NF-200免疫荧光染色可清晰显示阳性神经纤维;角膜穿通伤后,视网膜结构层次模糊,TNF-α、IL-1β,IL-6和m-calpain免疫荧光增强,主要分布在内层;NF-200和血影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IL-10治疗后,TNF-α、IL-1β,IL-6和m-calpain免疫荧光减弱,血影蛋白和NF-200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多于损伤组。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损伤组视网膜组织内大分子的NF-200和血影蛋白含量逐渐减少,其小分子的降解产物以及小分子的活性m-calpain逐渐增加;在IL-10治疗组,NF-200和血影蛋白的降解产物以及活性m-calpain的增加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角膜穿通伤可刺激视网膜细胞高表达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导致组织的炎症损伤,同时激活m-calpain,后者降解视网膜细胞骨架蛋白NF-200和血影蛋白,造成神经溃变;局部应用IL-10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m-calpain对骨架蛋白的降解,从而对视网膜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 黄燕周月鹏肖寿华张志坚
- 关键词:角膜穿通伤白介素-10
- 角膜穿通伤后视网膜钙蛋白酶、细胞骨架蛋白α-Ⅱ spectrin和NF200的分布及其相对含量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角膜穿通伤后钙蛋白酶(m-calpain)、血影蛋白(α-Ⅱspectrin)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在视网膜中的分布特征,检测骨架蛋白降解产物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角膜穿通伤后视网膜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角膜穿通伤后6h、24h、48h、72h组,每组各10只。于眼球颞侧角膜缘用无菌注射器刺穿角膜制作角膜穿通伤模型。各组5只大鼠制作眼球切片,用相应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calpain、α-Ⅱspectrin和NF200在视网膜中的分布特征;同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另外5只大鼠眼球壁组织中上述蛋白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m-calpain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组织中蛋白相对含量较低;角膜穿通伤组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蛋白相对含量亦增高,于24h达高峰,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α-Ⅱspectrin和NF200主要分布于各种视细胞突起内,细胞界限和层次较清楚;角膜穿通伤组免疫荧光呈弥散分布,细胞界限和层次模糊不清;组织中α-Ⅱspectrin和NF200降解产物相对含量随m-calpain含量增高而增高,于24h达最大量,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角膜穿通伤可刺激视网膜细胞高表达m-calpain,后者对视网膜细胞骨架蛋白的降解是造成视网膜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 黄燕吴滢宗海洋肖寿华张志坚
- 关键词:角膜穿通伤钙蛋白酶神经丝蛋白血影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