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 作品数:2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机械原理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机械技术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实践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高校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探讨机械原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章以高校机械原理课程为例,对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促进我国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 姜澎涛黄颖
-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 创业教育模式浅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拓展市场和创造更多岗位的能力,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对社会和学生发展均有益处。但由于学科、专业上的差异,创业教育并没有全部适用的模式。依托校办企业,探索机械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鼓励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黄颖郝美玲高华张秋
- 关键词:创业教育模式专业型创业团队
- 机电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被引量:2
- 2020年
-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建设领域中,机电一体化工艺已经被普遍应用,并且在机械项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对机电设备安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将对机电设备安装中潜存的隐患进行探寻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关解决方法,以优化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确保项目有效、顺利实施.
- 黄颖
- 关键词:机电设备
-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2019年
- 文章阐述了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并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汝晓艳薛莹黄颖杨家旋
- 关键词: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创新创业能力
- 机械类应用型课程“四步走”的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
- 2021年
- 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产教融合落到实处的关键。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专业核心能力,兼顾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组建教学团队,依据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系统化的“三化”设计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并在分析学情基础上选择实施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达成标准和评价方式。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应用型课程实施教学的有效方法。
- 黄颖汝晓艳杜香丽谢伟东敖林喆
-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 应用型高等教育“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4年
-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成为承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应用型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 杨立锋黄颖于连波
-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校企合一产学一体
- 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非常规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应用型高等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重视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文由应用型本科改革需求出发,通过课内外实验活动可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非常规思维能力及非常规实践能力。
- 汝晓艳刘宇黄颖郭香敏杨立锋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 机械专业系统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被引量:1
- 2020年
- 大学终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的培养,不能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改革中,知识、技能、教法是重要的,但育人应该是更重要的。本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尝试将思政教育从校、系、专业、课程四个层面综合考虑,系统设计思政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因素,力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 黄颖汝晓艳敖林杜香丽谢伟东
- 关键词:系统设计教师
- 实施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增强学生非常规能力被引量:1
- 2014年
-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和发展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更重要,所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十分必要。在教学中,适当的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增强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常规与非常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 黄颖汝晓艳郭香敏杨立锋
-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2016年
- 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的提高和使用寿命的增加与组成产品的零件加工质量密切相关,零件的加工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基础。衡量零件加工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零件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冷作硬化、残余应力、金相组织的变化与磨削烧伤)、表面质量影响零件使用性能等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来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
- 林柏川黄颖汪露露惠远航
- 关键词:机械加工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