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亦群
-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合并胆石病的大肠癌根治术时的处理探讨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与胆石病之间存在的关联,胆石病的存在可能是大肠癌诸多发病因素之一。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仁济医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6月间收治的287例大肠癌病例中的57例合并胆石病的病例,其中18例在根治大肠癌同时处理了病变的胆囊,39例未同时处理胆囊病变。结果 未同时处理胆囊病变组有3例术后1周、3个月、11个月分别出现胆石病急性发作,给肿瘤的放、化疗带来影响,而同时处理胆囊组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合并胆石病的大肠癌如果条件允许,在根治大肠癌同时应处理病变的胆囊。
- 龚亦群王平治
- 关键词:大肠肿瘤并发症胆结石
- 大肠癌合并胆石病的治疗被引量:1
- 1999年
- 龚亦群王平治
- 关键词:大肠癌合并症胆结石
- 血栓内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
- 2005年
- 本文对血栓内溶栓与常规静脉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治愈及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85%。两组有显著差异(χ2=4·56,P<0·05)。血栓内溶栓操作简单易行,既能达到经导管灌注溶栓的高疗效,又节省了昂贵的介入治疗费用和避免了深静脉的穿刺,溶栓效果良好。
- 龚亦群顾永刚陈中皓俞志强吕杰捷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 TriVex曲张静脉切除系统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附38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TriVex曲张静脉切除术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38例(42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采用TriVex曲张静脉切除术和传统曲张静脉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结果TriVex曲张静脉切除术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美观,曲张静脉彻底地清除,手术时间缩短,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TriVex曲张静脉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曲张静脉切除彻底、短期复发少等优点。
- 龚亦群王学志顾永刚陈中皓俞志强吕捷杰
- 腔内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体会
- 2010年
-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价值。方法:21例TASCⅡC D型股动脉或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共26条下肢动脉硬化症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比较术前后患肢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2条肢体开通或部分开通,将肢体放置支架,1条肢体行股骨中段水平截肢,1条肢体行旁路转流术。随访1~6个月,多数患者肢体的临床症状有好转。结论:分段血管腔内成形术和膝下动脉行PTA后应用尿激酶对提高PTA的成功率和近期通畅率有帮助。
- 龚亦群顾永刚朱雷明俞志强吕杰捷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成形术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和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30例,Bassini腹股沟疝修补术29例。结果 术后伤口牵拉痛传统腹股沟疝修补组有16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组仅6例:传统腹股沟疝修补组2例复发,疝环充填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组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符合生理、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不易感染等优点,值得推广。
- 龚亦群顾懿帆吕杰捷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手术方法
- 超普疝装置与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肿差异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超普疝装置(UHS)的手术和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后血肿发生的差异。方法对同期采用UHS的15例患者和接受TEP手术的20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血肿的发生率,血肿部位的差异。结果 UHS组术后发生阴囊血肿1例,TEP组发生阴囊血肿1例,直疝假疝囊血肿1例,腹壁穿刺孔周围血肿1例。经穿刺抽液或皮硝外敷后均痊愈。结论采用UHS和TEP手术后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TEP术后易发生血肿的部位更多。
- 朱雷明高淳周欣峰朱建斌金志伟龚亦群顾永刚钱文良郑敏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
- 急性重症胆管炎死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龚亦群
- 关键词:胆管疾病回顾性分析
- 美洛西林治疗胆道感染性疾病80例疗效观察
- 2006年
- 顾永剛龚亦群俞志强吕杰捷
- 关键词:胆道感染性疾病疗效观察美洛西林临床医疗实践肝胆外科氨苄西林
- 纤维蛋白封闭剂预防血管外科手术并发腹股沟淋巴瘘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封闭剂对预防血管手术后并发腹股沟部淋巴瘘的作用。方法 :对 1 0 0例腹股沟部切口的动静脉手术病人 (其中 5 0例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 )的临床处理情况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的患者术后淋巴瘘发生率为 2 % ,而不应用的对照组则高达 1 0 % (P <0 .0 1 )。结论 :通过术中减少不必要的解剖 ,尽量结扎可视的淋巴管 ,加之配合使用纤维蛋白封闭剂 。
- 陈中皓龚亦群吕杰捷
- 关键词:纤维蛋白封闭剂预防措施血管外科手术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