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燕燕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阿魏酸酯酶
  • 2篇宇佐美曲霉
  • 2篇木聚糖
  • 2篇木聚糖酶
  • 2篇聚糖酶
  • 2篇基因克隆
  • 1篇真菌
  • 1篇水解
  • 1篇水解产物
  • 1篇水解酶
  • 1篇糖苷水解酶
  • 1篇曲霉
  • 1篇小麦麸皮
  • 1篇酶学性质
  • 1篇酶学性质研究
  • 1篇米曲
  • 1篇米曲霉
  • 1篇酵母
  • 1篇进化
  • 1篇进化关系

机构

  • 4篇江南大学

作者

  • 4篇邬敏辰
  • 4篇殷欣
  • 4篇龚燕燕
  • 3篇曾妍
  • 2篇唐存多
  • 1篇吴静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魏酸酯酶A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其水解产物的纯化被引量:5
2014年
为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A型阿魏酸酯酶并研究其水解功能,探讨大孔树脂对其水解产物阿魏酸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以米曲霉A.oryzae CICC 40186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克隆出了米曲霉阿魏酸酯酶A(AorFaeA)成熟肽的编码基因AorfaeA,并借助pPIC9K质粒实现了其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异源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纯化后的重组阿魏酸酯酶(reAorFaeA)为单一条带,其表观分子质量约39.0 kDa。以阿魏酸甲酯为底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该酶的最高酶活为58.35 U/mg。利用reAorFaeA和木聚糖酶复合酶水解去淀粉麦麸制备阿魏酸,用大孔树脂纯化小麦麸皮阿魏酸粗提液,所测树脂中HPD-300型大孔树脂的吸附量和解吸率较高,以50%的乙醇为洗脱液,当流速为1.0 mL/min时洗脱效果较好。在该纯化条件下,阿魏酸的回收率为92%,质量分数由原材料中的0.13%富集提高到10.55%。这些研究为阿魏酸的酶法"绿色生产"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曾妍龚燕燕邬敏辰殷欣唐存多
关键词:米曲霉克隆表达纯化
宇佐美曲霉阿魏酸酯酶与木聚糖酶协同作用降解小麦麸皮制备阿魏酸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利用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阿魏酸酯酶与木聚糖酶协同降解小麦麸皮,制备阿魏酸(ferulic acid,FA)。方法将工程酵母菌P.pastoris GS115/AusfaeA和GS115/Ausxyn11A经甲醇诱导发酵,分别获得重组阿魏酸酯酶和木聚糖酶。在pH 5.0、40℃、料液比1∶60(g∶ml)、水解10 h的条件下,探讨木聚糖酶添加量、阿魏酸酯酶与木聚糖酶协同作用对阿魏酸酯酶水解去淀粉麦麸(destarched wheat bran,DSWB),释放FA的影响,并检测酶解产物FA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在0.5g DSWB中单独加入56U阿魏酸酯酶时,FA的释放率为碱提等量麸皮总FA含量的19.48%;在此基础上添加木聚糖酶,能促进阿魏酸酯酶进一步释放FA,当木聚糖酶添加量为300 U时,FA的释放率从19.48%上升至70.10%;木聚糖酶单独作用于DSWB未检测到FA的释放;在反应体系中先添加木聚糖酶,能释放1.23 mg FA,比先添加阿魏酸酯酶提高了0.3 mg;随着FA浓度的增加,FA的还原能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稳定增长,各浓度FA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论阿魏酸酯酶与木聚糖酶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双酶共同作用,有利于小麦麸皮的降解,提高FA的释放率。
龚燕燕殷欣唐存多邬敏辰曾妍
关键词:宇佐美曲霉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小麦麸皮阿魏酸
宇佐美曲霉阿魏酸酯酶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了编码阿魏酸酯酶A的成熟肽cDNA(Ausfae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AusfaeA,将其经SacⅠ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通过抗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子GS115/AusfaeA,用甲醇诱导表达重组阿魏酸酯酶(reAusFaeA)。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reAusFaeA为单一条带,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36 000;以阿魏酸甲酯为底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酶的酶活为29.4 U/mg;reAusFae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并在45℃以下稳定;最适反应pH为5.0,在pH 4.0~6.0范围内稳定;多数测定的金属离子及EDTA对该酶的活性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P.pastoris中成功实现了AusfaeA的异源表达,该重组酶优良的酶学性质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龚燕燕殷欣邬敏辰曾妍
关键词:宇佐美曲霉基因克隆毕赤酵母酶学性质
糖苷水解酶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保守区及进化关系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糖苷水解酶第10家族(glucoside hydrolase family 10,GHF10)真菌木聚糖酶保守区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LUSTALW2软件对41条GHF10真菌木聚糖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获得完全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应用Block Maker和Consensus软件对CLUSTALW2比对结果进一步分析,确定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共有的保守区及保守氨基酸位点;应用Pymol软件对源于GenBank中登录的6种10家族木聚糖酶进行比对,并找到这41条序列中共有的β折叠和α螺旋;利用MEGA 4.0软件对CLUSTALW2比对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并根据进化树进行分组。结果 41条序列长度虽然不等,但均包含E270和E405两个谷氨酸催化位点。通过序列比对,得到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的5个高度保守区TPENSMK、RGHTLVWHSQLPSWV、WDVVEN、AKLYINDYYNL、TELDI以及20个完全保守的氨基酸位点,这些保守区和保守位点多数分布在木聚糖催化区域以及(β/α)8折叠桶的内壁上。根据木聚糖酶的亲缘关系,可将第10家族真菌木聚糖酶分为3个大组,其中第1和第3组的木聚糖酶分别有12和27种,且均来源于子囊菌门;第2组仅包含2种木聚糖酶序列,来源于Neocallimastigomycota和担子菌门。结论分析了GHF10真菌木聚糖酶的保守区及进化关系,为木聚糖酶的工程改造奠定了基础。
龚燕燕朱天地殷欣邬敏辰吴静
关键词:真菌木聚糖酶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