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贵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壳聚糖的表面性能及分子量与脱乙酰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应用红外光谱法对四种壳聚糖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估算了其脱乙酰度,并用粘度法测定了分子量。根据Washburn的浸渍理论和van Oss-Chaudhury-Good的组合理论,应用柱状灯芯技术,对壳聚糖的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壳聚糖的分子量和脱乙酰度都影响其表面性能。当脱乙酰度相同时,分子量与表面能γS及表面能分量γSLW、酸碱比值γS+/γS-成正比,而与其酸性力γS+和碱性力γS-以及极性率γAB/γs成反比;而分子量相近时,表面性能可能主要受脱乙酰度的影响。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壳聚糖的表面能γS及其分量γSLW、酸碱比值γS+/γS-都增大。实验所测得的壳聚糖的表面能数据得到文献的支持。
- 邵伟丁宏贵王旭沈青
- 关键词:壳聚糖表面性能脱乙酰度分子量
- 纤维素/聚乙二醇共混物中组分比例的变化对共混物Tg的影响规律及模型被引量:4
- 2006年
- 应用DSC方法和经典的高分子共混物经验方程估算了纤维素/聚乙二醇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研究了Tg与两组分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共混物的Tg随纤维素比例增加而降低,且明显低于两个独立组分的Tg,其规律为:Tg=A-B×Ln(WCell/WPEG)。与文献介绍的一些经典的高分子共混物Tg估算公式,如:Fox方程、Gordon-Taylor方程和Kwei方程相比较发现,其中惟有Fox方程似乎比较接近DSC实验导出的模型。
- 刘佃森沈青丁宏贵钟磊
- 关键词:纤维素聚乙二醇共混物
- 聚合度对纤维素表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根据Washburn浸渍理论和van Oss-Good-Chaudhury组合理论及应用柱状灯芯技术测试了具有不同聚合度(DP)的纤维素的表面性能,同时与已报道的纤维素的表面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的表面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主要是其Lifshitz-van der Waals力在起主导作用。研究还发现纤维素的表面能γS与聚合度DP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描述为:γS=37.56+0.02 DP,而纤维素的极性率P与聚合度DP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如:P=11.88-0.02 DP+9.10 DP2。
- 许园丁宏贵沈青
- 关键词:纤维素聚合度表面性能
- 含中草药成分的纤维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Ⅱ.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被引量:9
- 2004年
-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由于生姜是一种药物,故这种共混纤维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药物纤维。纤维强伸度测试表明该药物纤维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进一步加工与应用的要求;而在蒸馏水中的缓释性能的初步研究发现其缓释效果也非常明显。研究中还对所制备的药物纤维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红外光谱的测试。
- 丁宏贵李岚沈晓沈青
- 关键词:湿法纺丝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力学性能
- 含中草药成分的纤维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Ⅲ.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的药物缓释动力学模型被引量:5
- 2005年
- 应用电导方法研究了生姜成分从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中的缓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释放环境温度的升高,药物的释放愈加明显;但是当环境温度接近纤维本体玻璃化转变温度时,药物释放会受到抑制。生姜成分从药物纤维中的释放遵循零级、一级和二级并存的较复杂的动力学模型,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零级释放速率常数。
- 丁宏贵王志鑫刘佃森顾庆锋沈青
- 关键词:生姜共混纤维电导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