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宝刚

作品数:42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中医
  • 8篇思维
  • 6篇中医学
  • 6篇教学
  • 5篇辨证
  • 4篇证候
  • 4篇教育
  • 3篇证论治
  • 3篇中医辨证
  • 3篇西医
  • 3篇患者信息
  • 3篇黄帝
  • 3篇黄帝内经
  • 3篇教学改革
  • 3篇《黄帝内经》
  • 3篇辨证论治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多普勒超声技...
  • 2篇信息存储

机构

  • 35篇滨州医学院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中国科学院数...

作者

  • 42篇丁宝刚
  • 24篇孙喜灵
  • 22篇于东林
  • 22篇王斌胜
  • 9篇姜伟炜
  • 8篇于晓飞
  • 6篇孟庆刚
  • 6篇林霞
  • 5篇刘卓军
  • 5篇黄冲
  • 3篇王乐
  • 3篇谢晴宇
  • 3篇屈婷婷
  • 3篇王科军
  • 3篇叶蕾
  • 3篇张永光
  • 3篇王连心
  • 3篇宋琳莉
  • 3篇王雯
  • 3篇李瑞祥

传媒

  • 12篇中国中医药现...
  • 9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理论体系构建进程中知识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惯性方向被引量:4
2017年
从世界医药学的历史进程来考察中医理论体系的知识创新路径与基本特征,发现中医理论的起源与构建过程是先积累了天然药物的知识,后产生发展了基础理论。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围绕天然药物的准确应用与疗效最大化,建立起了临床适宜的中药运用的技术方法与体系,反映出的是"先药后医"的基本特征;中药理论和技术体系与脏腑经络气血和病因病机等理论融合为一个整体后,形成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知识体系。相比较而言,西方医药学一直没有出现医学理论与天然药物知识的融合,而是到近代在解剖生理与病因病理等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出新的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及临床诊疗的新方法和技术,呈现出的是"先医后药"的基本特征。
孙喜灵姜伟炜林霞张涛丁宝刚叶蕾
关键词: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构建
小肠“泌别清浊”文献源流探析被引量:10
2018年
通过梳理古代文献认为,中医对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认识存在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小肠"泌别清浊"的内涵是指小肠将胃传至小肠的饮食物分为津液和糟粕两部分,津液汇入膀胱,糟粕传送至大肠。小肠没有直接参与水谷精微的化生及运输,后世对小肠生理功能的认识可能是受到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厘清小肠的生理功能,对于完善中医的藏象理论及指导临床实践,将具有重要意义。
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关键词:小肠藏象
基于综合集成的中医信息评价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综合集成的中医信息评价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患者的就诊预约并采集患者的信息;将采集的患者的信息存储在患者信息存储器中;根据该信息对患者进行门诊分类,根据患者的门诊分类为患者分配诊疗医生并将患者的...
孟庆刚谢晴宇王连心宋琳莉王乐郭新宇丁宝刚李瑞祥王雯屈婷婷
文献传递
从“气分阴阳”的观点探析阴虚的内涵被引量:4
2017年
从"气分阴阳"的角度分析阴虚的症状表现,认为阴虚包括阴气不足、津液不足、血虚和精亏4个方面,并非只有阴气不足;气阴两虚是不同于阴虚的客观生命现象,与阴虚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治疗阴虚和气阴两虚时都应重视补气药物的应用,阴虚证用太子参、西洋参为佳,气阴两虚证用党参、生晒参更为妥当。
于东林丁宝刚王斌胜孙喜灵
关键词:阴虚阴气阳气气阴两虚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职匹配度调查
2023年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人职匹配度情况,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入职一年内研究生各方面工作能力满意度情况,寻找当前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使研究生培养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结果总体上,毕业一年内的研究生中医素养相对薄弱、临床能力相对不足,三甲医院除了注重职工的临床工作能力外,对职工的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此外,各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更倾向于招收临床以及学习能力强的研究生。结论研究生的教育要在传统的注重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基础上,增加学生临床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提升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
管桐高丽莎隋得志丁宝刚于晓飞于东林胡乃宝王斌胜
关键词:教育
拆方研究胃肠舒片对小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胃肠舒片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随机分9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复制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胃肠舒片、不同药物配伍及各单味药药液灌胃,连续用药7天,以葡聚糖蓝(BD)2000为标记物,观察胃排空和肠推进率。结果:胃肠舒片、白芍熟大黄、熟大黄甘草及单味熟大黄,均能显著提高胃排空和肠推进率,其中胃肠舒片与白芍熟大黄两组的胃排空率高于单味大黄组(P<0.05);白芍甘草、单味白芍及单味甘草对胃排空和肠推进率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肠舒片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芍熟大黄配伍后,芍药总苷和大黄素等物质发挥协同作用有关。
徐芳丁宝刚刘孟安孙喜灵
关键词:胃肠舒片拆方胃肠动力障碍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称量乌蛇30份,黄芪30份,红花10份,枸杞30份,骨碎补100份,桂枝30份,钻地风100份,鹿胶20份,鸡血藤50份,党参100份,当归50份,五加皮20份...
王斌胜李岩郑秋生丁宝刚于晓飞
文献传递
中医学专业本科贯通式实践教学的改革被引量:4
2019年
实践教学自古以来便是中医传承教学的一大特点,结合当前我校中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提出"贯通式"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五年制"实践能力贯通式"培养模式,让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达到全程实践的教学目的,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探索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王斌胜于京平于东林隋得志于晓飞丁宝刚
关键词:中医学本科教学改革
中医学缺失的技术内容与技术体系被引量:2
2018年
在中医学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更多时候提及的是中医理论体系,而忽略了还有多种技术和技术体系的存在。实际上,中医学应用于临床的技术比理论出现得要早,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学的技术内容并没有被很好地分化出来,亦未建立起符合自身规律的技术体系。中医学缺失的技术内容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操作能力、技术框架内涵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中医学特色的技术概念,明确各项具体技术的内涵,系统阐明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这是建立中医学技术体系的基础。
孙喜灵姜伟炜丁宝刚刘卓军黄冲张永光张涛
关键词:中医学
地理和文化环境对中医医者认知方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人类生存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其认知方式的形成必受当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中医医者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其认知方式的形成亦应如此。本文从近现代以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环境状况入手,探讨该历史时期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医医者认知方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地理和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医医者在认知方式上的某些共性和差异性,因此根据地理和文化环境的特点来把握中医医者的认知方式,不仅能为进一步模拟医者的思维轨迹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中决策群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丁宝刚孟庆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