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鸿钧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浆
  • 4篇动脉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脏
  • 4篇衰竭
  • 3篇心房
  • 3篇心肌
  • 3篇雄性
  • 3篇血症
  • 3篇脂血症
  • 3篇睾酮
  • 3篇高脂
  • 3篇高脂血
  • 3篇高脂血症
  • 3篇高脂血症大鼠
  • 3篇充血性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房纤颤

机构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作者

  • 20篇丁鸿钧
  • 11篇章同华
  • 11篇秦永文
  • 9篇郑兴
  • 3篇丁继军
  • 3篇王成海
  • 3篇胡建强
  • 3篇陈福杰
  • 2篇荆清
  • 2篇顾明标
  • 2篇赵仙先
  • 1篇张国元
  • 1篇李闻捷
  • 1篇纪松岗
  • 1篇蒋美英
  • 1篇李萍
  • 1篇陈士明
  • 1篇陈士明
  • 1篇边长勇
  • 1篇于建敏

传媒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年份

  • 1篇2002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6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穿刺动脉导管栓塞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经皮穿刺动脉导管栓塞术治疗6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年龄11~39岁。动脉导管最狭窄处的平均直径为0.55cm(0.4~1.0cm)。5例栓塞成功,术后连续性杂音消失。1例动脉导管直径1.0cm者栓塞失败。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秦永文陈福杰章同华丁鸿钧丁继军胡建强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栓塞术
L-丙酰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损害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观察 L -丙酰肉碱对异丙肾所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损害模型 ,心肌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心肌损害程度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观察 L-丙酰肉碱对二甲基亚砜 DMSO碱性有氧体系产生自由基的作用。结果 :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前应用 L -丙酰肉碱明显减轻心肌损害程度 ;L -丙酰肉碱明显抑制 DMSO碱性有氧体系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2 )的产生。结论 :L -丙酰肉碱能保护心肌免受大剂量异丙肾的损害 。
胡建强丁鸿钧秦永文章同华郑兴陈士明严小敏
关键词:心肌损伤异丙肾上腺素
用TUNEL法原位检测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并建立原位检测在体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学。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参与了高血压左室重构过程。方法:运用HE染色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指数显著升高,心室游离壁可见凋亡的心肌细胞呈散在分布;调整TUNEL程序可获得与HE染色相似的阳性率,阳性细胞多具有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应根据特定的组织优化实验程序。高血压左室重构过程中心肌细胞以凋亡方式死亡。
陈卫兵秦永文丁鸿钧丁鸿钧张国元姜远英张国元
关键词:细胞凋亡高血压心肌细胞TUNEL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变化被引量:3
1992年
用放免法测定106例心脏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浆兔疫活性精氨酸加压素(ir-AVP)含量,发现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血浆ir-AV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房颤者的ir-AVP低于无房颤者(P<0.01),低钠血症患者的ir-AVP则高于正常血钠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血浆ir-AVP与血浆透压无关,而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有弱相关(r=0.256,P<0.01)。结果提示心力衰竭时不适当的AVP分泌增多与稀释性低钠血症有关。
郑兴章同华王成海乔德标丁鸿钧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精氨酸加压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与升压素、心房钠尿肽无关
1994年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3例心脏病患者及32例健康人的血浆内皮素(ET-1)、精氨酸升压素(AVP和心房钠尿肽(ANP)含量。结果显示心功能Ⅱ~Ⅳ级组血浆ET-1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心衰组血浆AVP和AN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患者组ET-1含量与AVP和ANP含量,与有无房颤及病程长短均无明显相关。提示心衰时ET-1升高可能是独立于AVP、ANP之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清郑兴李闻捷章建良章同华丁鸿钧王成海
关键词:心力衰竭内皮素精氨酸加压素
外源性睾酮对雄性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6
1999年
为研究外源性睾酮对雄性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治疗组( 环戊丙酸睾酮,2.5 mgkg,肌注) ,12 周后分别测定血脂、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及肝脏和主动脉脂质含量,光镜检查主动脉内膜形态。结果表明,治疗组与高脂组相比,血浆脂质及脂蛋白水平相差不显著,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治疗组肝脏脂质含量低于高脂组,而主动脉脂质含量高于高脂组,治疗组主动脉内膜粘附的单核细胞数及油红染色阳性泡沫细胞数均多于高脂组。提示外源性睾酮促进雄性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顾明标秦永文丁鸿钧张璞
关键词:睾酮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美西律正常人药代动力学及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报告美西律正常人药代动力学及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血浆药物浓度用二硫化碳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名健康志愿者,单次静注美西律(100mg/每人)后的药时曲线经计算机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自动拟合,符合三室开放模型。总药时方程为:C_t=079e^(-54.326t)+0.19e^(-3.202t)+0.23e^(-0.082t)。主要药代动力学检数:快分布相半衰期t1/2pi=0.011±0.007h慢分布相半衰期t1/2α=0.218±0.065h;消除半衰期t1/2β=8.156±1.682h;中央室分布容积VL=1.478±O.555l/kg;机体表观分布容积VB=6.984±1.115l/kg;清除率CLB=0.555±0.058 l/kg/h。对临床17例室性早搏患者的用药研究表明,美西律治疗血药浓度为0.3—1.7mg/l;剂量7.5—10mg/kg/d对大部分患者有效;首剂负荷量可使美西律快而有效地发挥疗效。
李萍纪松岗孔庆洪丁鸿钧陈绳林张奕栋
关键词:美西律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疗效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93例
1995年
应用乳胶尼龙网球囊导管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93例,女63例,男30例,平均年龄38(13~59)岁。成功90例。左心房平均压由2.13±0.81kPa降至0.20±0.17kPa(P<0.01),跨二尖瓣压差由1.66±0.75kPa降至0.33±O.36kPa(P<0.01),术后二尖瓣口面积由1.09±0.20cm2增加至2.00±0.40cm2(P<0.01),术后1周超声复查,左心房内径由4.49±0.85cm减至4.12±0.76cm(P<0.05)。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8例,轻度5例,中度2例,重度1例。心房壁穿孔1例,术后并发右眼颞侧视网膜动脉分支栓塞1例。结果表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
秦永文陈福杰赵仙先章同华丁鸿钧丁继军郑兴金爱娟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成形术球囊导管
内源性睾酮在雄性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研究内源性睾酮对雄性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脂去势组( 切除双侧睾丸及副睾) 。实验时间12 周。结果:高脂去势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血浆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浓度相差不明显,低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较高,低密度脂蛋白(LDL) +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水平较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 水平较低;高脂去势组肝脏TC、TG 含量高于高脂对照组,而主动脉TC、TG 含量低于高脂对照组,高脂去势组主动脉内膜粘附的单核细胞数及油红染色阳性泡沫细胞均少于高脂对照组。
顾明标丁鸿钧秦永文张璞
关键词:高脂血症睾酮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和亮啡肽变化及可乐定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放免法测定100例高血压病患者服可乐定前后血浆β-内啡肽(β-EP)、亮啡肽(LEK)、神经降压肽(NT)和精氨酸加压素水平的变化。服药前,患者组血浆β-EP、LEK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AVP水平高于正常(P<0.05),NT无变化。服药14天后,血浆β-EP和LEK明显升高,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静注纳洛酮后,血压和心率明显回升。结果提示,血浆β-EP和LEK的改变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和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有关。
郑兴章同华丁鸿钧王成海肖红徐荣良沈惠全
关键词:高血压Β-内啡肽亮啡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