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霞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25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面上项目军队“十五”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探头超声在食管黏膜下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在提高食管黏膜下肿瘤诊断率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微探头和自制水囊,对经常规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73例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微型超声探头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93.9%。结论超声微探头和自制水囊检查能清楚显示食管壁各层判断肿瘤起源及浸润层次,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耿焱王爱民李元平张志伟高文月付晓霞
- 关键词:超声内镜微探头食管肿瘤
- 埃兹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 2017年
- 目的 检测埃兹蛋白(Ezrin)在正常结肠黏膜、不同类型的结直肠腺瘤及结肠癌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内镜下切除的结肠腺瘤患者共80例,其中包括管状腺瘤30例、管状绒毛状腺瘤30例和绒毛状腺瘤20例;以及外科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30例和癌旁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Ezr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 Ezrin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2.5%、86.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直肠管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绒毛状腺瘤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0.0%、7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Ezrin mRNA 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绒毛状腺瘤、结直肠混合性腺瘤、结直肠管状腺瘤、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分别为16.466±3.233、9.778±0.820、5.966±0.571、3.043±1.053、0.688±0.351.SNK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628,P=0.017).结论 Ezrin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瘤的增殖、恶变明显相关.
- 李洵樊丽伟张东姣付晓霞孟晓明王爱民
- 关键词:埃兹蛋白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
- 蛋白酶激活受体3和蛋白酶激活受体4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蛋白酶活性受体3(PAR3)、蛋白酶活性受体4(PAR4)基因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分为5组,分别为结直肠癌30例、与其配对的正常组织30例(距肿瘤〉5 cm)、管状腺瘤30例、绒毛状腺瘤20例及混合性腺瘤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观察PAR3、PAR4在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AR3在正常组、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50.0%、6.7%;PAR4在上述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0%、70.0%。FQ-PCR结果显示PAR3在正常黏膜、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依次降低,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787±0.040、0.453±0.023、0.410±0.050、0.368±0.032、0.259±0.017(P=0.011);而PAR4在上述各组中表达依次增高,分别为0.370±0.301、10.384±1.474、20.892±4.485、36.311±7.953、52.083± 12.550(F=43.342,P=0.009)。SNK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3、PAR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付晓霞张磊张志伟耿焱韩树青宋鑫王爱民
- 关键词: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
- 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2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TIMP-2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HSC株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终质量浓度为5、10、15、20 μmol/L),于24h后收集细胞,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IMP-1、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IMP-1 mRNA表达水平在罗格列酮5、10、15、20 μmol/L组分别为1.8087±0.0642、1.3517±0.0485、0.9510±0.0835、0.5653±0.0879;而空白对照组为2.0508±0.1576.TIMP-2 mRNA表达水平在罗格列酮5、10、15、20 l,mol/L组分别为3.1314±0.0717、2.0758±0.0730、1.4718±0.0623、0.8566±0.0744;而空白对照组为3.5784±0.0956.结论 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可抑制HSC表达TIMP-1、TIMP-2,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 付晓霞王爱民张莉周绵李洵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罗格列酮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 缝隙连接蛋白32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32(connexin 3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nnexin 32在80例结直肠腺瘤、60例结直肠癌以及6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connexin 3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connexin 3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明显相关(P=0.032),而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61)。connexin 3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结直肠腺瘤组及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6.2%、5.0%。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3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FQ-PCR结果显示connexin 32特异性扩增,connexin 3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依次降低(P=0.006)。结论connexin 32与结直肠腺瘤的恶变及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connexin 32表达下调提示结直肠腺瘤的癌变及结直肠癌发生。
- 汪景坤付晓霞王芳张磊王爱民
-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Ⅰ型胶原(COL Ⅰ)、Ⅲ型胶原(COLⅢ)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HSC株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终质量浓度为5、10、15、20 μmol/L),于24 h后收集细胞,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COL Ⅰ、COL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OLⅠ mRNA表达水平在罗格列酮5、10、15、20 μmol/L组分别为2.9755±0.0853、1.9866±0.0938、1.4935±0.1078、0.9603±0.1365,而空白对照组为3.4802±0.1331.COLⅢmRNA表达水平在罗格列酮5、10、15、20 μmol/L组分别为3.6207±0.0461、2.6150±0.0793、2.0051±0.0830、1.4175±0.0862,空白对照组为4.2714±0.4652.结论 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可抑制HSC对COL Ⅰ、COLⅢ的基因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 付晓霞王爱民李洵宋鑫汪景坤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罗格列酮
- 柴胡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柴胡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柴胡(1.0、0.5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柴胡1.0、0.5g/L两组分别为2.02±0.29、2.30±0.33,而空白对照组为2.13±0.30。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柴胡1.0、0.5g/L两组分别为0.82±0.13、1.11±0.13,而空白对照组为3.12±0.46。结论柴胡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但对基质分解素-1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 王爱民阴桢宏付晓霞马雪梅朱志坚王宝恩
- 关键词:柴胡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I型胶原基因表达
- Tat结合蛋白30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Tat结合蛋白30(TIP30)基因的表达,探讨结直肠腺瘤恶变过程中TIP30的作用及价值。方法收集结直肠癌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8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TIP30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显示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中TIP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67.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直肠管状腺瘤、结直肠混合性腺瘤、结直肠绒毛状腺瘤中TIP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66.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同时研究结果表明TIP30的表达与肿瘤的Duckes分期(P=0.008)、分化程度(P=0.015)、淋巴结转移(P=0.024)明显相关,而与性别(P=0.955)、年龄(P=0.815)无明显相关。荧光定量PCR显示TIP30特异性扩增,其表达量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管状腺瘤、结直肠混合性腺瘤、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5.135±1.474、18.701±1.596、12.412±1.677、6.579±0.795、2.137±0.535,F=250.931,P=0.015。结论TIP30可能对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 樊丽伟李洵孟晓明宋鑫汪景坤付晓霞王爱民
-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人宫颈癌基因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人宫颈癌基因(HCCR-1)在结直肠癌、腺瘤和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CCR-1在80例结直肠腺瘤、30例结直肠癌以及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CCR-1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结直肠腺瘤组及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62.50%、100.00%。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0%、66.7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F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对照组、管状腺瘤组、混合性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及大肠癌组HCCR-1表达量分别为0.609 2±0.326 1、4.034 6±1.188 4、12.353 4±2.828 0、22.563 7±78.952 0、43.202 9±7.675 4。结论HCCR-1在结直肠腺瘤的恶变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宋鑫王爱民贾树杰付晓霞李洵
-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人宫颈癌基因
- 丹参对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及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丹参对HSC-T6细胞间质胶原酶及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0.8、0.4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 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间质胶原酶(MMP13)及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13基因表达水平在丹参0.8、0.4g/L两组分别为0.25±0.05、0.27±0.06,而空白对照组为0.26±0.04。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丹参0.8、0.4g/L两组分别为0.76±0.10、1.55±0.23,而空白对照组为3.12±0.46。结论丹参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但对间质胶原酶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 王爱民阴赪宏朱志坚马雪梅付晓霞王宝恩
- 关键词:丹参HSC-T6细胞间质胶原酶I型胶原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