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庆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育
  • 2篇社团
  • 2篇社团活动
  • 2篇教育研究
  • 2篇教师
  • 2篇儿童
  • 1篇奠基
  • 1篇心灵
  • 1篇心灵成长
  • 1篇学科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研究方法论
  • 1篇意向性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师
  • 1篇生活史
  • 1篇图像时代
  • 1篇情感
  • 1篇情感体验
  • 1篇情境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9篇余庆
  • 2篇李俊堂
  • 1篇陈玥

传媒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今日教育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当代教育与文...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五重路向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比较教育研究环境的转变,以往对外国教育的译介已逐渐不能适应教育研究所赋予其自身的历史使命。根据新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需要,应将比较教育研究划分为五重路向,即多学科路向、跨文化路向、实践路向、方法论路向和奠基学科路向。这五重路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同时彼此之间穿梭式互动,并且可以达到有效融合,共同致力于比较教育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比较教育学科向纵深发展。
陈玥余庆
关键词:比较教育研究跨文化教育实践
论经验与教师之教被引量:1
2014年
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即教师之教,它根植于教师对待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态度。操作主义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遭遇困境,加之经验之于教师之教的生成性,使得教师将目光转移到个体经验的积累上。在教育实践中,存在将经验的简单归纳等同于理论的倾向,实用的效果论代替了真理的符合论,经验取代了教育理论,理论的发展也难以摆脱经验的影响。
余庆
论课程发展中的要素与形态——基于“一”和“多”的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课程的发展显示出从单一理解向多样综合的演进趋势,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一"和"多"辩证关系。用"一"和"多"的关系视角审视课程的语言和文本两大要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课程形态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特点。课程的本质是多重因素复合的生成性知识,课程中师生关系是共生共存共赢的交互关系,课程结构是控制与开放、静态与动态的共同体。
李俊堂余庆
关键词:课程要素课程形态
教育意义的本体论追寻被引量:3
2015年
教育意义寓于教育实践之中,因教育实践而生,与具体的教育目标有着共同的价值意向,教育意义也因此获得了确定性。在教育活动中,理解是教育意义的存在方式,不仅教育本身需要理解,教育活动的主体也需要理解,教育意义指向将来的可能性。将教育目的落实到理解能力的提升上,基于学生理解的原初体验,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促进理解,能够助力教育意义的本体回归。
余庆李俊堂
关键词:教育意义本体论
从生活史角度看社团活动的价值性被引量:1
2014年
社团活动是价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生活史的角度出发,有助于理解社团活动的价值性,为价值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社团活动构成儿童价值成长的生活史,满足儿童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从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入手,考虑社团规模与制度化程度,将社团评价落实到学生兴趣及向他性情感的培育,能够助力儿童的价值成长。
余庆
关键词:社团活动生活史价值教育
图像时代的理解方式与语文教学变革被引量:2
2014年
世界图像时代到来,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变化,伴随视觉快感的读图成为主导,文字学习对形象思维的塑造功能被弱化,汉语学习的文化传承意义遭到消解。对比不同文字的行文方式,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在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需要明晰汉字对思维的形塑功能,挖掘汉字中的形象成分,亲身践行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余庆
关键词:图像时代汉字语文教师文化传承
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情境生成被引量:7
2015年
方法与方法论伴随教育研究的始终,方法论是怎么做研究的前提和依据,开启研究方法选择与使用的明证性,方法论的变革引领研究的价值取向。方法论的习得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学习,但受制于方法的技术化和方法论的知识化。自觉的教育研究方法论须从具体的研究情境中生成,维护教育研究的价值性。
余庆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论方法论情境
儿童价值学习的现象学诠释被引量:6
2015年
意识活动是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现象学对意向活动的结构描述和发生分析为理解儿童价值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现象学的视域中,价值具有自为的结构,价值学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奠基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对象的完形架构关系上,以儿童的兴趣为体现。儿童的价值意识导引着价值的发展,它们在具体的价值情境中进行价值评价,价值教育要努力促进儿童价值行为的习性化。
余庆
关键词:意向性
让社团生活助力儿童心灵成长
2015年
社团生活是儿童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不仅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而且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缤纷多彩。作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起点,社团生活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各有侧重,社团活动的主题丰富多样,体现儿童最为关心的内容,有充当时代先锋的,也有亘古流传不变的,社团活动的形式是自由的,儿童发挥着自己的积极性。在这一方小空间里,儿童自由、自主、自愿地参与其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余庆
关键词:社团活动儿童心灵成长情感体验公共生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