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瑞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病毒
  • 2篇血型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生物活性
  • 2篇天花粉
  • 2篇缺陷病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慢病毒
  • 2篇慢病毒载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免疫原性
  • 2篇抗体
  • 2篇活性

机构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余瑞
  • 9篇张献清
  • 9篇安群星
  • 8篇穆士杰
  • 7篇陈蕤
  • 5篇夏爱军
  • 4篇易静
  • 3篇陈晨
  • 2篇雷迎峰
  • 2篇刘宁
  • 2篇徐志凯
  • 2篇陈晓鹏
  • 1篇吉兆华
  • 1篇陈要臻
  • 1篇邵中军
  • 1篇吴原茹
  • 1篇胡兴斌
  • 1篇王文婷
  • 1篇张颖
  • 1篇贾宁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花粉蛋白突变体TCS_(KR173-174CG)生物活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2008年
目的:对中草药成分天花粉蛋白(TCS)进行定点突变,使其免疫原性有所降低而生物活性不受或少受影响。方法:选择TCS分子上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点(KR173-174)进行定点突变,并将所构建的突变体(TCSKR173-174C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随后与野生型TCS(wTCS)比较,分析其DNA酶活性、致核糖体失活活性、免疫原性和急性毒性。结果:初步检测发现,所构建的突变型TCS活性与wTCS活性几乎相当,而免疫原性有所降低。结论:通过该方法改造TCS是可行的,有可能为抗HIV治疗提供一种高效、低毒、廉价的药物。
安群星穆士杰张献清陈蕤雷迎峰余瑞刘宁徐志凯
关键词:基因转变
突变前后天花粉蛋白的生物活性及免疫原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进行定点突变,比较其与野生型TCS(wTCS)间的生物活性及免疫原性差异。方法:选择TCS分子上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点(YFF81-83和KR173-174)进行定点突变,并将所构建的突变体(TCSYFF-KR)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随后将其与wTCS比较,分析其DNA酶活性、致核糖体失活活性和免疫原性。结果:构建的突变体TCSYFF-KR其活性与wTCS活性几乎相当,而免疫原性有所降低。结论:通过该方法改造TCS是可行的,所构建的突变体TCS值得进一步研究。
安群星贾宁张献清陈蕤夏爱军易静余瑞穆士杰
关键词:天花粉蛋白定点突变生物活性免疫原性
三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ELISA法、传统的淋巴细胞毒性试验(CDC)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血小板抗体,确定一种准确、简便、稳定的试验方法。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对5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与血小板抗体相关)和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验证这三种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点和不足。结果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操作简单,且其准确度和特异度均与流式细胞法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检测效果均优于淋巴毒性试验的方法(P〈0.05)。结论ELISA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具有准确度和特异性高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特点。
陈蕤安群星胡兴斌夏爱军陈晨余瑞穆士杰
表达CCR5Delta32基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表达CCR5Delta32基因,研究是否对该细胞增殖功能产生影响。方法:构建pLenti-CCR5Delta32慢病毒载体,包装后产生重组慢病毒,将其转染PBMC,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及破伤风类毒素(TTD)刺激培养经转染的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其增殖功能是否受影响。结果:构建了pLenti-CCR5Delta32慢病毒载体,经包装后产生重组慢病毒,滴度约为5×105TU/mL。将其转染PBMC,观察到约半数PBMC胞浆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经Westernblot进一步鉴定为目的蛋白;转染的靶细胞经PHA或TTD刺激培养后,有着与正常PBMC相似的增殖功能。结论:构建了重组慢病毒并将其转染PBMC靶细胞,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安群星穆士杰张献清陈蕤易静余瑞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聚乙二醇修饰前后天花粉蛋白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天花粉蛋白(TCS)进行定点突变、聚乙二醇(PEG)修饰,并将修饰前后TCS的诸多性质加以比较。方法选择TCS分子上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点YFF81-83进行定点突变,并将所构建的突变体TCSYFF81-83 ACS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随后通过该突变体第82位刚引入的半胱氨酸残基进行PEG定点修饰。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所构建PEG修饰型TCS的DNA酶活性、致核糖体失活活性、免疫原性、急性毒性以及药代动力学性质。结果所构建的突变型TCS其活性与野生型TCS(wTCS)活性几乎相当,而免疫原性已显著降低。PEG修饰型TCS虽有活性下降,但其免疫原性比wTCS低(P〈0.05),急性毒性比wTCS低,LD50值约为wTCS的1.8倍(P〈0.05),血液内平均滞留时间和半衰期明显长于wTCS(P〈0.05)。结论通过基因工程及化学修饰方法改造TCS是可行的,所构建的突变型及PEG修饰型TCS值得进一步研究。
安群星雷迎峰穆士杰张献清陈蕤夏爱军陈晨易静吴原茹余瑞徐志凯
关键词:聚乙烯二醇类药代动力学HIV
人CCR5Delta32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克隆人CCR5Delta32基因并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CCR5Delta32,用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基因治疗研究.方法:从CCR5Delta32突变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提取人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CCR5Delta32全长基因,经EcoRI单酶切后与pUCm-T载体连接,随后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再将鉴定正确的CCR5Delta32基因亚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enti6/V5-D-TOPO并进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结果:经PCR扩增获得约650bp的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完全一致,克隆的目的基因已经正确插入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V5-D-TOPO中.结论:成功克隆了人CCR5Delta32基因并构建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CCR5Delta32,为进一步AIDS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安群星穆士杰张献清陈蕤张颖余瑞刘宁
关键词:基因克隆慢病毒载体HIV感染
西安市血液供受者HC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血液供-受者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制订防控措施、保障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西安市西京医院约40万份供、受血者HCV抗体检测结果及供血者ALT检测结果,按年份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供血者HCV抗体阳性率为0.47%,女性高于男性,年阳性率逐年下降;受血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92%,无性别差异,年阳性率逐年下降;供血者ALT阳性率为1.68%,男性高于女性,年阳性率逐年上升。结论:西安地区对HCV防控措施已见成效,供、受血者HCV抗体阳性率逐年降低,临床用血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安群星邵中军余瑞陈晓鹏吉兆华
关键词:肝炎病毒数据收集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自问世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8月,Takahashi和Yamanaka确定诱导iPS细胞生成的4种转录因子是:Oct4、Sox2、c-Myc和Klf4。2007年11-12月,日本的Yamanaka小组用这4种转录因子组合将人的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
陈要臻安群星陈晓鹏穆士杰张献清余瑞
关键词:多潜能干细胞诱导性CELLSC-MYCIPS
红细胞多凝集伴自身抗体成功输血1例被引量:3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既往无输血史,因间断鼻腔出血伴全身乏力2周余,头晕3d,血常规:RBC 1.5×1012/L,Hb 49g/L,PLT 4×109/L,于2013年6月25日以"鼻腔出血待查,PLT减少症"入急诊进行输血治疗。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现正反不符,正反定型全部凝集为4+,抗体筛查阳性,经进一步检测证实患者血型为"O,Rh(+)",现报告如下。
夏爱军李爱爱张献清党盼玉王文婷余瑞
关键词:ABO血型抗体鉴定输血
IgG亚型检测对高效价抗体孕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高效价IgG抗体孕妇血清中的IgG抗体亚型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血清IgG抗-A(B)效价持续≥512,ABO以外IgG抗体效价持续≥256的孕妇,用德国欧盟公司的亚型试剂盒测定其血清IgG亚型,对其出生后的新生儿脐血进行新生儿溶血系列检测。结果 10例高效价IgG抗体孕妇中5例检出IgG1或IgG3亚型,其生产的新生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给予静滴白蛋白,兰光箱治疗,2周后黄疸渐退;5例检出IgG2或IgG4亚型孕妇生产的新生儿未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对高效价抗体孕妇进行检测IgG抗体亚型,对检出IgG1或IgG3亚型的给予药物预防性治疗,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对检出IgG2或IgG4亚型孕妇可以不进行预防性干预治疗,从而有效提高预防性治疗的准确性。
夏爱军樊文昕张献清陈晨余瑞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IGG亚型血型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