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海波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相互作用
  • 2篇相互作用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杂交筛选
  • 1篇早老素
  • 1篇早老素1
  • 1篇双杂交
  • 1篇同源
  • 1篇同源蛋白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7...
  • 1篇热休克蛋白质
  • 1篇热休克蛋白质...
  • 1篇羧基端
  • 1篇酵母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侯海波
  • 2篇刘润忠
  • 2篇易雪莲
  • 2篇洪水根
  • 2篇许华曦
  • 2篇张云武
  • 1篇周爱娜
  • 1篇霍淑芳
  • 1篇扬悦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β-分泌酶与二价阳离子耐受蛋白CUTA存在相互作用
2008年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BACE)和γ-分泌酶水解产生的,因此BACE1在AD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BACE1的作用机制,以BACE1胞内段构建诱饵蛋白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得到了二价阳离子耐受蛋白(divalent cation tolerant protein,CUTA)的阳性克隆,β-半乳糖苷酶实验表明CUTA和BACE1胞内片段存在相互作用。构建了两者全长基因的表达载体,证明二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样可以相互作用。CUTA可能涉及铜的代谢动力学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膜锚定,而铜的代谢失衡和AchE水平与AD发病密切相关。实验结果为BACE生物学功能和A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侯海波易雪莲周爱娜张云武许华曦洪水根刘润忠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Β-分泌酶Γ-分泌酶
早老素1与热休克蛋白70同源蛋白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
2008年
目的探讨早老素(PS1)蛋白突变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中的作用和PS1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分子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70同源蛋白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PS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在构建pGBKT7-PS1-C203诱饵质粒和含全长CHIP的pACT2-CHIP质粒表达载体后,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两者的相互作用;然后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用Co-IP和Western blot法测试其相互作用。结果获得了一个能与PS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即CHIP,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试、免疫共沉淀进一步证实了PS1和CHIP相互作用的特异性。结论CHIP既可以和分子伴侣蛋白相互作用,本身又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可调控蛋白的折叠和降解,PS1与CHIP相互作用的证实,有助于阐明机体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PS1的调控和进一步阐明AD的病理机制。
刘润忠易雪莲霍淑芳扬悦侯海波张云武洪水根许华曦
关键词:早老素1热休克蛋白质类
酵母双杂交筛选BACE1相互作用蛋白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沉淀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侯海波
关键词:BACE1APP酵母双杂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